财险“老三家”2019年净利增速均破50% 开年车险保费负增长趋势减缓
摘要 近日披露的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保费、净利润同步实现增长,其中净利润合计536.49亿元,日赚近1.47亿元。在业务结构中,上市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占比逐步下降,非车险业务占比小幅上升,但前者仍稳坐头把交椅。目前,疫情对财险业务影响已经减弱,业务正逐步恢复
近日披露的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保费、净利润同步实现增长,其中净利润合计536.49亿元,日赚近1.47亿元。
在业务结构中,上市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占比逐步下降,非车险业务占比小幅上升,但前者仍稳坐头把交椅。目前,疫情对财险业务影响已经减弱,业务正逐步恢复。
承保业务有盈有亏
2019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分别实现净利润249.31亿元、228.08亿元和59.1亿元,同比增长53%、85.8%、69.6%。其中,平安产险净利润增速最高。
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大增的原因,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所得税减少和投资收益增加。
从具体业务承保利润看,以人保财险为例,2019年,人保财险的车险、农险、货运险、责任险均实现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均不超过100%;信用保证保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等险种则分别承保亏损28.84亿元、9.82亿元,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21.7%、101.8%。
在中国人保(601319,股吧)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表示,信用保证险亏损主要是赔付率上升幅度较大,费用率相对较高。赔付率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信用风险上行,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不确定性增加,公司对准备金进行了合理的提取。此外,这是业务特点决定的,尤其是融资类信保业务的特点是先赔后追,追偿入账相对滞后,会出现赔付率先高后低的特征。
沈东称,一部分是意外伤害险业务质量良好,保持盈利;另一部分是健康险,其中社保业务占比较大。社保属于政策性业务,属于保本微利,盈亏平衡。此外,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综合成本率101.8%,同比上升2.3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赔付率相对较高,达到88.5%,费用率也上升3个百分点至13.3%。费用率上升主要是公司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分散型业务,个人类业务发展较为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市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占比逐步下降,非车险业务占比小幅上升。2019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车险业务在总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分别为60.9%、71.7%和70.1%。
这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互联网财险数据亦可窥见。2019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互联网车险和非车险业务占比的反转。2019年下半年,互联网车险和非车险业务占比差距不断增大,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突破50%后持续走高,直至年底业务占比高达67.26%。
疫情影响财险负增长
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中国太保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坦言,疫情对财险业务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增量有关,比如新车销售、新开工项目减少;二是与流量有关,限流后,人身意外险和物流险减少;三是与停工有关,停工停产后,基本保险需求减少。
沈东表示,人保财险今年1-2月保费负增长,最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也有去年同期增速高、基础大的原因。
其中,车险业务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发生后,新车销售几乎停滞,行业新车业务负增长;二是疫情带来经济活动的减少,部分地区营运性车辆停驶停运,保费收入减少。在非车险业务方面,则是政策性业务延迟续保,新兴的商业非车险业务发展滞后,疫情防控使得政府项目和招标项目延后。
沈东指出,目前保费负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后续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扩大投资等政策,全年公司业务发展受疫情影响总体可控。
麦肯锡咨询公司表示,在企业相关保险方面,疫情的影响会进一步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责任险、中小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和取消保险和雇主责任险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疫情期间,许多大企业和公司会给客户赠送“新冠主题保险”,未来这种2B2C合作模式也为保险公司提供新客户的触达机会;而中小企业“可持续性经营”风险的暴露,在政策支持、贷款信用违约风险防范等一系列领域,保险公司都将有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