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跌破2%,债基却集体“撒钱”300亿,防御选手遭见顶信号?
摘要 近期,境外投资者买入中国债券热情正在“重燃”。根据中债登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0011.36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30.45%,环比增2.21%,这已经是连续17个月增加。4月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面额环比增量为433.19亿元,仅次于商业银行和非法人产品户,
近期,境外投资者买入中国债券热情正在“重燃”。根据中债登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0011.36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30.45%,环比增2.21%,这已经是连续17个月增加。
4月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面额环比增量为433.19亿元,仅次于商业银行和非法人产品户,且远高于3月62.15亿元的环比增量。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4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净买入1414亿元,从结构来看,国债仍是境外机构持有的最主要券种。截至4月底,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的国债面额达13948.07亿元,占比为70%,环比增3.8%,高于总托管面额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在这轮增持中,对中短端品种青睐有加。
余额宝收益跌破2%,债基会成为“理财替代”?
受到这次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在此背景下,全球政府大放水,美联储无限放宽货币政策,央行向金融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基金的收益和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银行间的资金面高度相关,放眼全球,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作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利率从3月以来快速下行,至4月6日跌破2%。而从4月6号开始仍旧持续下跌,已经连续十几日跌破了2%。
随着收益率的下行,余额宝收益跌破2%,今年以来走势喜人的债券基金一度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但是,从近期一连串的爆雷事件中可以看到,不少债券型基金的下跌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重仓科技股的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并不是大家传统印象里的低风险投资品种,债券如果发生了实质性的违约,债券型基金的风险也并不低于股票型基金。那么,当下债券基金是大众寻找“理财替代”背景下的好选择吗?
对此,拉曼资产信评总监张磐表示,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其收益快速下行是疫情爆发后,央行加大了流动性投放维稳经济,货币资金充裕,回购价格大幅度下行所致。而今年债券基金在一季度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因为疫情导致的避险情绪和流动性充裕叠加出现的,利率债大涨,但是其后续收益不太可能维持一季度的高水平,且近期利率债波动较大,出现了一定回调。但是收益率长期下行是较为确定的趋势,因此债券基金拥有良好表现也是大势所趋。其实无论理财还是债券基金,其背后的主要投资资产是比较类似的,都是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说,两者很难说“替代”,投资者还是要更多根据具体产品的封闭期、底层资产风险来自行选择,余额宝的优势在于流动性本身,不同产品也有不同优缺点。
海楚资产研究部则认为,境内债市今年一定要做好防守,不能因为牛市就盲目的加杠杆。去年投高收益债能有两位数的收益很正常,今年要稳健,就是6%-8%,好一点8%-10%的收益,今年投债券基金大概率没有惊喜,但是通过稳健投资不要让投资者失望,毕竟比不了股票期货的高风险高收益,应力求通过精选个券、控制久期、控制杠杆做到避免大幅波动。近3年债市确实暴雷频频,境内违约债券都在一千亿以上,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产业债,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产业债。海楚坚定的投城投,这一波疫情最大的受益发债主体还是城投。
后期债市配置价值如何?
此外,近期还有一个现象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和热议,就是公募基金的分红次数刷新了历史纪录。虽说基金分红十分常见,但今年的次数却特别多。据统计,基金年内分红累计达1425次,这是自1998年公募基金诞生以来,同期分红次数最多的一年,去年的分红次数为870次。疫情肆虐期间,债基的分红力度显然加大,从分红金额看,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的累计分红金额约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债基的分红金额占所有类型总分红金额比例超过60%。
由于3月市场恐慌情绪不断升温,全球股市遭遇重挫,鉴于股债“跷跷板效应”,很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作为防御型选手中“实力担当”的债券型基金。今年3月以来,债基也是很受市场欢迎,债券基金也出现了密集入市的场面,不少债基提前结束募集,部分甚至一日售罄。随着避险情绪的抬升,债券基金也出现了“比例配售”的火热销售场面。
拉曼资产信评总监张磐认为,关于债基分红有几个层面的因素:第一,自2018年信用债大面积违约之后,公募债基风险偏好显著下降,主要资产配置转向利率债和AAA级信用债,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在避险情绪和宽货币的共同影响下,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其实现的收益远高于一般低风险债基业绩的比较基准;第二,同样因为避险情绪,一季度AAA级债券信用利差收敛异常明显,债券也具备较好的交易机会。而后续十年期国债在2.5-2.6一线横盘,利差也出现波动,中短期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因此基金公司选择先落袋为安是比较正常。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利率债收益较好的背景下,之前可能已经爆了的债券估值方法是否公允、会否调整,对产品净值会不会影响需要警惕。
至于股债蹊跷效应,张磐指出,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依旧极大的背景下,货币、债券等强流动性产品仍然优于商品、股票等风险资产,当然A股的长期发展空间的确很大。
海楚资产研究部则表示,当下旗帜鲜明的观点就是要投美元债基金,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一方面由于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战,中东主权基金赎回美元资产导致美元紧缺,把美元债资产在三月份砸出一个黄金大坑,即使现在大部分失地已经收回,但看到很多境内外同一个发行主体还是有相当大的利差。另一方面,在境外发美元债发行人都有在境内发债,并且是境内发债主体前1/3的优等生才在境外发债,现在收益偏高,但这个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并不认为实质信用风险有太大的增加。信用利差现在这么大,还是会均值回归的,等最终疫情平复,岁月静好的时候,这里就不仅有高票息收益,而且还有资本利得的超额收益可以实现。因此,境内债市需要稳字当头,降杠杆,降久期,降预期。境外美元债风险收益比还是很高,拉长时间来看,投资的胜率很大,境外合格投资者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茂典资产介绍,在全球疫情尚未明显好转,各大央行接连放水之际,短期国内债券仍有望保持强势。机会一方面来自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国内本轮通胀高点已过,央行政策空间打开,未来可能进一步宽松;此外,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消失前,资金利率有望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低位。风险在于,国内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长反弹较为确定。国内债券收益率在大幅下行后配置价值降低,且机构浮盈较大,一旦全球疫情缓和,利多因素出尽,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止盈压力。
对于近期债市的调整,领睿资产则认为,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上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创一个月新高。公布经济高频数据偏暖,经济进一步回归正常轨道,压制债市做多情绪,盘中获利盘回吐增加。利率拐点未至,跌出来的是机会。短期而言,市场对供给压力的担忧难以证伪,两会召开带来的财政政策发力预期也有望延续,外贸数据超预期引发的市场对4月其他经济数据超预期的担忧也将出现,利率依然面临调整压力。但从中期来看,没有下游需求支撑的生产和投资难以持久,一方面外需的压力未来仍将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导致的就业压力和居民收入下滑最终将反映在消费上,因此经济下行压力难言真正缓和。经济下行压力仍在,货币政策的宽松趋势就将延续,财政政策刺激也需要货币政策宽松予以配合。央行宣布放开对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证券的额度限制,在中美利差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也有利于释放外资对国内债券的配置需求。因此中期来看利率的下行趋势尚未结束,利率的调整恰恰提供了波段交易更好的介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