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定增华谊遭“除名”,“忌讳”曾经的那个“野蛮人”?
摘要 公告显示,两项涉及阳光人寿认购定增股份的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分别是关于与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附条件生效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协议》及关于与阳光人寿签署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缺钱”的华谊兄弟在发布定增方案后不到一个月却将“财主”阳光人寿“踢出局”。如若像华谊说的两者“业务模式不契合”,却很难解释另一家寿险信泰人寿“安然无事”。到底是华谊兄弟公告所说合作时机尚不成熟,还是对阳光人寿有“忌讳”?
5月19日,华谊兄弟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公告显示,两项涉及阳光人寿认购定增股份的议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分别是关于与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人寿”)签署《附条件生效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协议》及关于与阳光人寿签署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反对的理由是认为双方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时机尚不成熟。据悉,在股东大会上投出反对票的是华谊兄弟的副董事长,此次股东大会的主持人王忠磊。
此前,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8.2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定增对象中包含阳光人寿和信泰人寿两家保险公司。
定增发布公告不到一个月,阳光人寿却“出局”华谊兄弟,在华谊兄弟急需资金之际,却放弃“财主”,这也引得市场纷纷猜疑,是如华谊兄弟公告所说合作时机尚不成熟还是“忌讳”险资在定增之后继续增持谋求控股权?
阳光人寿“出局”
近几年,曾经的“影视一哥”过得并不好,已经连续两年“巨额亏损”,市值也从近千亿“沦落”到如今的百亿。在风雨飘摇之际,华谊兄弟手头“捉襟见肘”,开始了“补血”之路。
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8.2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发行对象为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阳光人寿、象山大成天下、豫园股份、名赫集团、信泰人寿、三立经控、山东经达等九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中引入了两家保险公司,阳光人寿和信泰人寿,两家寿险公司规模均不大,其中,阳光人寿去年保费收入481亿元,信泰人寿去年保费收入210亿元。
根据认购协议,阳光人寿拟以不超过2.5亿元认购不超过8992.81万股,发行完成后,阳光人寿将合计持有华谊兄弟不超过2.49%的股权;信泰人寿拟以不超过3.9亿元认购不超过1.4亿股,持有华谊兄弟不超过3.88%股权。
彼时,华谊兄弟在公告中称“此次非公开发行之后,阳光人寿将成为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并与公司在短视频内容、知识平台、艺人代言、影视作品商务、保险业务、产业投资、管理经验分享、员工保险服务和公益事业等领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阳光人寿参与定增和战略合作两项决议被否,阳光人寿与华谊兄弟的合作也因此告吹。而关于定增是否会受到影响,华谊兄弟在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强调,本次定增事宜正在稳步落实中。
事实上,近年来,保险公司作为“最强买家团”一直在A股市场默默扫货,频频出现在前十大股东中,作为财务投资者的险资正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就在3月回天新材的定增预案中,平安集团的保险投资平台平安资管和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组建的复星保德信人寿均参与其中。
此次华谊兄弟将阳光人寿“踢出局”,而同为险资的信泰人寿却并不受波及。华谊兄弟明明缺钱却在关键的时候拒绝阳光人寿,这一“反常”行为也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疑。有分析人士称,阳光人寿曾经因举牌伊利股份,被市场质疑其是否是“野蛮人”。纵观险资举牌标的,均具有股权分散,无实控人等特点,而华谊兄弟王忠军、王忠磊两者持股最多,但合计未达到30%,这或许也是华谊兄弟担心的一点。
阳光保险的A股“版图”
纵观险资的A股运作,宝能系、安邦系在资本市场举牌以迅猛著称。作为第七家寿险兼营的保险集团公司,阳光保险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有过之而无不及。2015年12月1日,阳光保险更是大手笔操作,一天之内举牌了承德露露、京投发展和中青旅。
而真正让阳光保险声名大噪的是其举牌伊利股份。
阳光保险进入伊利股份的路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底。伊利股份2015年年报显示,阳光保险成为新晋股东,持股1.09亿,占总股本的1.83%,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沉寂半年后,2016年7月份和8月份,阳光保险开始持续买入,并在9月14日的持股比例达到5%。
5%的持股比例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似乎并不严重,但由于伊利股份股权较为分散,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过8.79%,阳光保险集团持股比例虽然只有5%,已经是第三大股东。
9月19日早间,伊利股份在临时停牌公告中称,停牌策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发行股票。显然,伊利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很可能希望通过稀释股权的方法来减弱威胁。
2017年,险资举牌一度被称为“野蛮人”,此事也引起监管注意,此后,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变得低调。
据不完全统计,阳光保险集团在二级市场投资近200家企业。目前,持股位列前十大股东有胜利股份、中青旅、凤竹纺织、京投发展、伊利股份、长江电力、北京银行、承德露露、京投发展、容百科技。此外还持有香港上市的福寿园6.72%股权。
由于阳光保险在“买买买”的过程中使用多个不同账户,当总持股比例未达到举牌线或单一账户没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时,阳光保险多处于“隐身”状态。因此,在其投资版图中,多只A股至今仍未浮出水面。
与宝能系、安邦系等举牌对象主要在地产行业的险资不同,阳光保险貌似更偏爱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公共事业等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阳光人寿在二级市场的“买买买”,惠誉表示,2019年末阳光人寿风险资产敞口(包括股票、权益类基金及非标投资)与资本金的比率高达2倍以上,尽管该公司已加码长期政府债券等固收类资产配置。高风险资产指标预示着阳光保险集团的资本水平对资本市场波动及潜在减值损失风险较为敏感。此外,阳光人寿面临单一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集中度风险,2019年末此项投资的规模大约相当于该公司资本金的34%。
阳光保险的“止步不前”
2004年12月,筹到符合股本金要求的阳光保险拿到了保监会批筹文件。2005年7月28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5月,阳光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2007年12月阳光人寿正式成立。2008年1月阳光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阳光保险集团保费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0年,阳光保险集团当年保费收入达到258.05亿元,产、寿险公司分别进入行业第七、第九位;2011年,阳光保险集团当年实收保费318.7亿元,行业排名第8位。集团总资产突破700亿元。
阳光保险从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这或许与其创始人有关,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曾在监管部门任职,对于保险行业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迅猛发展之际,阳光保险不断增资扩股。从中国石化、南方航空、中国铝业、中国外运、广东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集中持股的情况,逐渐调整,股权结构渐趋分散和多元化。
2010年,阳光保险迎来股权变动的一次大动作,深圳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9.73%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中国石化等5大初始股东所占股份均为9.46%,被大幅稀释。
此后,经过多轮增资扩股,目前阳光保险集团股权较为分散,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霖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0.36%;北京鼎晖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51%,位列第二大股东。
在股权结构渐趋分散和多元化之际,阳光保险的速度似乎慢了下来。2019年阳光保险集团营收1016.20亿元,同比增长18.07%;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增长24.36%。
2019年保险业务收入879.07亿,同比增长20.85%;其中产险收入398亿,同比增长14.70%;寿险及健康险481亿,同比增长26.6%,排名第8,与2011年排名持平,从保费排名来看,近些年阳光寿险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
与此同时,在保费排名停滞不前之际,阳光寿险的净利润由2018年39.02亿下滑至2019年的33.98亿,同比下降14.83%,而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提取198亿保险责任准备金。这是2019年排名前十的寿险唯一一家净利润下滑的险企。
从数据来看,阳光保险从2011年之后,保费增速开始变慢,而这时期,也是其股权大变动之际,民营企业大举进入,国有资本稀释股权,导致其无实控人,多股东掣肘或许制约了其发展。
而同为竞争对手的平安、国寿、太保大幅扩张、增加代理人,保费早已越过千亿级别,进入第一梯队。在目前排资论辈的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已定,第一梯队保费规模早已千亿,反观阳光保险,保费规模还在千亿以下,并且后面的竞争对手国华人寿和银行系保险也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