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又有新动作:大举招聘副所长 还首设首席一职
摘要 来源:券商中国原标题:招兵买马!这家老牌券商又有新动作,大举招聘副所长、团队负责人…还首设首席一职时值年中,券商分析师江湖又到动荡季节,业内转任、跳槽、挖角消息不绝于耳。近期,又一家老牌券商研究所大举招聘。日前,西南证券发布公开招聘,拟招聘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团队负责人等多个岗位。其中,首席
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招兵买马!这家老牌券商又有新动作,大举招聘副所长、团队负责人…还首设首席一职
时值年中,券商分析师江湖又到动荡季节,业内转任、跳槽、挖角消息不绝于耳。近期,又一家老牌券商研究所大举招聘。
日前,西南证券发布公开招聘,拟招聘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团队负责人等多个岗位。其中,首席经济学家一职系西南证券研究所首次设立。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周励谦表示,首席经济学家代表了证券公司的品牌形象,更是其公司准备大力发展研究所的一个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证券此次大举补充研究人员并不是例行的春季招聘,而是其研究业务战略升级的重要体现。西南证券表示,其将正式启动研究业务再升级战略,强化研究业务“内外并举”的定位,在中长期内加速探索研究业务转型,增强研究所的造血功能。
对于中小券商来说,通过打造研究能力从而带动公司整体发展的战略并不罕见,且有不少成功案例。某中型上市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研究业务属于券商最市场化的业务领域之一,不主动革新就将会被动出清。卖方研究的门槛会越来越高,经过此轮竞争最终生存下来的研究团队,将有望塑造出中长期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首次招聘首席经济学家
在首席经济学家越来越成为证券行业的icon之时,还未配备首席的券商研究所也开始争分夺秒。
日前,西南证券发布公开招聘,拟招聘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团队负责人等多个岗位。其中,首席一职系西南证券研究所首次设立。
在具体任职条件方面,西南证券对未来的首席经济学家提出以下四点条件:
第一,年龄不超过45周岁,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第二,具备5年以上金融领域研究工作经验,熟悉宏观经济研究;
第三,具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历史业绩,拥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业内知名度;
第四,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乍看之下,西南证券提出的条件并不算高。不过,据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周励谦介绍,其对候选人最重要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既要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历史业绩,也要认可西南证券研究业务的战略定位,即所谓的“志趣相投”。
为何在此时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周励谦表示,招聘首席具有多方面因素。首先,首席经济学家代表了证券公司的品牌形象,更是公司准备大力发展研究所的一个信号。另一方面,对于西南证券来说,未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的确需要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除了首席经济学家,西南证券此次还预计招聘多名多名副所长、团队负责人、区域销售副总监等,可算是研究所的一次“大补血”。
西南证券2019年年报显示,其研究发展中心共有员工83人。中证协从业人员信息显示,西南证券目前共有分析师32人,其中1/3系在2019年后登记。西南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其研究业务在努力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与创新。
“在卖方研究领域,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过去几年,作为中型平台的我们对此感受颇深。不避讳地讲,我们在短期内正面临着骨干研究人才的瓶颈问题。”周励谦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此次公开招聘研究领军人物将匹配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这也是对优秀研究员价值的认可。引进优秀人才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人才造血功能。
与此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周励谦表示,研究所也要加强自身平台能力建设,培育差异化优势,让引进和培养的研究人员对平台有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中小平台而言,引进明星分析师是搭建研究所的第一步。分析师队伍建设与平台建设两者并不对立。要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最好的做法是“相互成全”。”
为了提高对优秀研究人员的吸引力,在匹配市场化薪酬的同时,周励谦介绍,研究所后续还将适时推出研究合伙人计划、研究子公司等创新管理模式。“过去的十来年,新增的独立研究子公司屈指可数。我们将勇于尝试,也欢迎有相同理想的市场人士加盟,努力做好研究平台和研究人员的双赢。”
推出研究战略升级
对于西南证券来说,此次大举补充研究人员并不是例行的春季招聘,而是研究所业务战略升级的重要体现。
在招聘公告中,西南证券表示,其将正式启动研究业务再升级战略。在中短期内将继续加大对研究业务的投入,解决人才瓶颈和完善激励机制,构建稳定的政策预期;中长期内,将加速探索研究业务转型,挖掘研究的内在价值,增强研究所的造血功能。
回顾以往,西南证券研究所正式转向卖方研究还是在2014年。彼时,西南证券研究所从零开始组建团队,情况殊为不易。就分仓佣金情况来看,自2014年以来西南证券交易基金数量和总佣金数量稳步增长,行业排名也稳定在前1/5。
不过,在业内研究所纷纷发力卖方服务、行业研究严重过剩之时,西南证券2019年的分仓佣金水平也遭遇一定瓶颈期,近五年来首次跌落1亿元,同比下降12.28%,这或许也是西南证券重启研究所战略升级的动机之一。
“通道业务本质上都是无差异的。对于中小券商而言,提升资本管理能力和投资研究能力,寻找差异化的发展空间,将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周励谦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在研究所前期成功转型卖方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再次从战略层面明确研究所未来一段时间的定位,统筹设计推动研究与各项业务的协调发展。
周励谦称,早在转型卖方研究之初,西南证券就提出了研究发展的两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和提升研究实力的阶段,西南证券要有自己的研究实力。而卖方研究模式是提升研究实力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回过头看,这一阶段帮助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短板。”
在第二阶段,则需要把研究能力转化为对公司业务支持的阶段,把研究所打造成为公司的一项综合资源。周励谦介绍,西南证券第一阶段的卖方研究业务已经开展了五六年,经过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西南证券的各项核心业务也在逐步恢复。“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一脉相承,在当前这个时点推出再升级战略,既有公司的战略前瞻,也有行业变化的推动,我们认为是恰逢时宜的。”
具体来看,西南证券此次战略升级的方向为“内外并举”:对外仍然坚持卖方研究服务,依托卖方研究提升资产定价能力,获取市场定价权和品牌影响力,培养和积累专业的研究队伍;对内则基于卖方研究积累的专业队伍,更好地服务公司的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和企业客户。
“研究业务的转型,并不是简单地把卖方研究调整为买方研究,而且涉及团队、机制、程序、理念等一系列的复杂调整和相互配合,目标是在功能上最终将研究成果综合化。而在每个具体的岗位上,无论是卖方研究还是买方研究,仍然保持其专业化。”周励谦称。
研究实力渐成券商逆袭途径
随着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发展,券商研究也从对内服务走向卖方服务的主流模式。然而,在业内资源不断向头部券商倾斜之时,资本实力充足、投行优势突出、研究能力领先、科技实力雄厚的券商的综合竞争力会越来越强,这也逼迫中小券商更多地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所在。
在行业中,天风证券的成功经验可算是“珠玉在前”。在冲刺IPO之时,天风证券战略性投入研究领域,正式组建研究所并成功揽入多名知名分析师,其研究驱动的发展理念在业内也颇为创新。短短数年内,天风证券研究所即跻身行业前十。
“打造一流卖方研究所并带动公司整体发展”,天风证券在这条路上走得十分成功。在研究所的“名片”成功树立后,近年来天风证券陆续完成主板上市、收购恒泰证券、摘得AA券商等成绩,为一众中小券商提供了更多憧憬。
就近期情况来看,浙商证券研究所频繁“重金挖角”。今年1月,原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新财富白金分析师邱冠华在微信群中自曝入职浙商证券,将任浙商证券研究所所长。随后,华泰证券前宏观首席李超也加入浙商证券,成为首席经济学家;原新时代研究所所长邱世梁前往浙商担任上海区负责人。5月21日,国金证券前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在公开信中宣布,正式担任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
在2019年年报中,浙商证券提出的“五个提升年建设”,“研究提升年”排在首位。浙商证券表示,其将向一流研究所行列稳步迈进。着力提升卖方研究业务收入,将研究能力提升作为2020年“一号工程”加以推动;着力推动“研究+”业务协同发展模式,提升研究对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业务竞争能力。
此外,华西证券近年也将研究所建设放在重点地位。华西证券的研究所几乎属于“从零开始”,在此前华西证券2019年经营计划中,“重塑券商研究所”可算是重头戏。此后,2019年7月,在原太平洋研究所所长魏涛担任所长后,华西证券研究所即开始了“招兵买马”的历程。
作为建设时间不长的研究所,华西证券在2019年年报中称赞有加:研究所在短时间内已初步建立了口碑和品牌,实现了快速崛起,先后完成100户基金席位租用, 发布研究报告600余篇,路演与反路演1600余场。此外,华西证券还强调,其证券研究业务实现了实质性转变,全面转型为卖方研究业,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证券综合金融研究服务,进而为公司创造基金分仓收入,同时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某中型上市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研究业务属于券商最市场化的业务领域之一,没有资本限制且牌照壁垒较低,在新形势下如果不主动革新,就将会被动出清。针对公募机构的卖方研究服务呈现产能过剩,“卖方研究换佣金”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预计留给中小券商研究所转型的时间窗口已然不多,未来可能会出现个别券商研究所“突然消亡”的现象。
“一方面,佣金规模大幅缩水,以佣金收入作为研究价值的唯一体现这条路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深度研究的供给依然不足,低端产能过剩。”该负责人认为,卖方研究的门槛会越来越高,经过此轮竞争最终生存下来的研究团队有望塑造出中长期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行业变化风起云涌之下,中小券商能否凭借发力研究所走上逆袭之路?市场将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