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养老信托
摘要 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经济,又称“白发经济”,是中国避不开的话题。当前,中国存在“未富先老”的压力,还要面对养老金储备不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制度体系不完备等诸多问题。如何避免“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担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金李则看到了这一
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经济,又称“白发经济”,是中国避不开的话题。
当前,中国存在“未富先老”的压力,还要面对养老金储备不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制度体系不完备等诸多问题。如何避免“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金李则看到了这一挑战下的机遇。他认为,通过“大力发展养老信托”,可以培育出取代房地产的经济新动能。
发展养老产业可以提振内需,这是金李给出的第一个判断。“目前,我们一直强调提振内需,但是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不足。中高收入群体的一般商品服务基本饱和,而中低端群体支付能力不足。”
要解决上述问题,长期靠收入和财富分配制度改革,短期则靠精准分析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潜力。
金李分析称:“一个重要的未饱和需求正是养老产业。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进一步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中高收入群体也不例外。这是有强大支付能力支撑的需求,亟待更有效开发。”
那么,发展养老产业,为何要靠信托机制呢?
金李解释称,信托机制极具创新力和灵活性,和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契合度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规模足够大,发展迅速,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机制灵活,可以做到一企一策,高度定制化,利于早期商业模式试点;全频谱投资,信托业门槛较高,聚焦中高净值客群,而这类群体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风险容忍度大,适合养老商业模式探索。
他进一步阐释,如果养老信托发展起来,可以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和稳定性。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严重短期化,易造成资金的脱实向虚,推高系统性风险,带来不可持续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优质的长期资产。金李认为,解决资产久期错配问题,需要开发更多优质长期投资项目。而养老产业恰恰是可以提供大量长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助力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稳定性。
“国外经验表明,养老经济特别是以信托机制建立的商业养老资本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私募和风投等创新资本。这将极大支持我国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他表示。
对于如何推动养老信托产业发展,金李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税收优惠、借鉴他国经验推动制度建设,设置专门的行业协会、适当放宽部分政策限制等。
此外,他提出可以利用信托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可以参考基础设施REITS的模式,用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金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