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评级出炉传递何种信号 投资者如何理解?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20-05-25 09:31:15

摘要
来源:资管裕道人作者:裕道人原标题:信托公司评级出炉,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投资者该如何理解? 信托公司评级来了!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很多信托投资者在各大信托公众号都看到这样的喜报,称自家公司获批行业最高评级A类,评级结果来自于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信托协会”)。而根据相关报道,2019年行业评级A类公

  来源:资 管 裕 道 人 作者:裕 道 人

  原标题:信托公司评级出炉,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投资者该如何理解? 

  信托公司评级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很多信托投资者在各大信托公众号都看到这样的喜报,称自家公司获批行业最高评级A类,评级结果来自于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信托协会”)。

  而根据相关报道,2019年行业评级A类公司的名单已经基本敲定。来自记者的采访调查确认,以下信托公司拿下了A类评级: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百瑞信托、交银信托、上海信托、外贸信托、兴业信托和西藏信托等。

  这样一份评级名单,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和投资者的热烈讨论。很多人纷纷留言,表示评级结果看不太懂。比如所熟知的几家信托公司,如GD、ZR、JS等信托公司没有上榜A类,实在是觉得有点看不懂。

  对于投资者而言,看不懂是能够理解的。因为每天看到得到的只有评级结果,但是评级依据和评级过程并不为外界所知晓。更多的是业内的事情,而此次名单争议的背后,主要在于今年A类评级的信托公司,相较于往年出现了一定的缩水。一些名副其实的“优等生”,也无缘A类评级名单当中。

  但毫无疑问,此次信托公司评级结果其实传递了丰富的信号。无论是对于行业、对于信托公司还是对于投资者而言。

  一.评级结果是怎么来的?

  金融机构的评级,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证券公司的评级结果了。因为股民占据了绝对的数量,而对于信托公司这样定位高端私募的行业而言,关注度远低于券商,但此次评级结果哈市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和关注。

  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信托公司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的维度又是什么?只有了解了信托公司评价的维度和指标,才能更好地理解信托评级的意义。

  信托行业评级,是信托协会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发展水平做出一个综合评价。按照CRIS评级体系,信托公司评级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展开,即四大模块。它们分别是: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和社会责任,总共是四大模块和11个定量指标,形成的对信托公司综合评价。

  对于这样一套定量指标是如何选取的,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信托公司背后的评级体系的方法使用,是一个学术问题。毕竟综合评价方法太多,究竟使用哪一种方法更科学值得认真和仔细的探讨。毕竟对于综合评价体系而言,方法太多了。比如常见的AHP法、主成分、因子分析、专家打分等等。作为一个学术问题,信托公司采用的评价方法值得研究;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据了解,信托公司评级工作需要经历5个步骤。一般是前期准备、专题培训视频,协会秘书处评审、阶段最重要的公司,就像公司一般会最后得到的结果分为ABC三类,A类的得分在85~100分,B类在70~85分,而C类则在70分以上,简单概括就是优秀、良好和及格。

  二.评级结果传递了哪些信号?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信托公司评级结果传递了丰富的信号。

  A类信托公司缩水

  相比较往年拿A类评级的信托公司,今年评级结果的一公布,最明显的直观感受就是,入围A类名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

  按照以往的惯例,一般拿到A类评级的信托公司大概有25家,2019年的最终名单还有待公布。但从媒体得到消息来看,数量上肯定就在20家左右,与以往的25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信托公司的双评级

  很多信托投资者对于信托公司评级不陌生,不过信托公司还有一套所谓的监管评级。

  此次对外公布的是行业评级,是面向公众的,但是信托公司还有一套监管评级,主要依据是《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这个监管评级,是供监管部门进行使用的,对信托公司进行综合一个评判,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应的信托公司进一步采取监管措施。

  不过监管评级结果不对社会公布,仅供内部使用。

  这就是信托公司的“双评级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行业评级侧重于评价公司为投资者和社会服务,其目的是增强社会公信力;而内部评级报告,主要用于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提供内部使用评价,结果严格进行保密。

  可以看到这两个评级,即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

  三.监管趋严,行业分化加速

  A类信托公司缩水的背后,反映的是监管的趋严。结合2019年信托公司经营数据来看,可以发现行业分化在加速。

  监管的趋严

  2018年以来,随着《资产新规》的全面实行和落地,对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和文件也迅速填补空位。直指行业乱象和监管的灰色地带,以信托行业而言,非标资金池、土地前融等业务的禁入,从信托43号文开始,信托业更是迎来了史上最严监管。

  尤其是前不久出台的《资金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更是行业的深水炸弹。引发金融圈的广泛讨论,虽然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还处在激烈的讨论当中。但是资金信托办法的出台,被看做是《资管新规》对应项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早在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文件中就已经为信托业未来给予了定调。即信托公司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借鉴发展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方向都已经指明了,就看各家信托公司如何做了。

  信托公司分化加速

  2019年,整个信托行业开始加速转型,分化也逐渐明显起来。最新的对于各大信托公司的研究表明,信托公司格局分化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信托行业资本实力普遍增强,注册资本、净资产等关键指标保持平稳增速,尤其是头部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和利润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利润留存比例更高。和其他信托公司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是信托管理资产的中位数与行业平均值的程度进一步加大,优秀公司的管理规模上升;第二个是头部信托资产规模降幅更小,毕竟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公司业务大幅下滑;第三个是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第4个是头部和尾部信托公司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不仅如此,同样信托公司的转型也刻不容缓。

  按照银保监会的要求,资金信托、服务信托和慈善信托将成为信托公司未来产业的三大板块。而信托的差异化也是依靠自身禀赋,同时在兼顾三类业务之间的一个协同发展。不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信托公司的分化只会加强,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四.投资者如何看待评级

  说了这么多,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则是另外一回事。

  投资者并不关心评级指标体系有几个,也不关心评级过程与否,他们的疑惑就是。面对信托公司评级结果,我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托公司。

  从此次名单中可以看出,除了传统头部信托公司如重庆信托、中信、华能、华润以外,银行系的信托公司也悉数在列。其中建信信托、国投泰信托、西藏信托在行业评级中逆势上升,倒确实显得有些亮眼。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公司都进行了增资,大大增强了资本的实力。

  由于该评级结果是对外公布,而且是面向社会和投资者的。而行业评级较高的信托公司,一般具有业绩稳健、盈利模式可复制和风险可控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行业转型不断深化的当下,评级结果就仿佛一面镜子,能够让信托公司看见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A类信托公司的产品属于优选。B类和C类公司的产品属于慎选,大概就是行业评级的含义。

  但是投资者应该记住,信托公司评级不是购买信托公司的全部参考和依据。毕竟在信托破刚兑和信托暴雷不断上演的今天,没有一家信托公司的产品没有出现过问题,所以过去的那种“品牌信仰和头部信仰”可以丢弃了。投资者更多的还是要关注交易对手和底层资产自身,这才是投资信托首要和基本的要素。

  至于C类和B类的信托公司,也不是不能选择。很多信托公司属于小而美的系列,很多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而即使很多A类公司,很多产品也处于逾期当中。很多项目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所以行业评级不是全部。

  投资者要学会对自己的投资负责,而不能一味听市场和销售人员的一番忽悠。安信信托就是最好的例子,什么双监管,什么信托黑马,结果是一匹害群之马。即伤害了信托行业的信誉,更是让众多投资者陷入到了痛苦的深渊。

  信托公司评级和品牌、底层资产、交易对手,风控措施等等,都是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的,而不是简简单单什么央企信托+超配抵押+AA担保就是完美的,不存在的。几百万的资金,雷了真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总之,信托评级是一个参考,但不是全部;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写在最后

  此次信托公司评级,传递了丰富的信号。

  对于信托行业而言,随着资金信托最终办法的出台,也意味着信托公司的监管体系和框架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集中表现为监管更加严厉,风险进一步放大,业务进一步受限和压缩,转型对于行业而言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从业者喊难,业务越来越不好做;投资者喊难,产品收益降低,风险却在上升。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因任何人而改变。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信托公司评级出炉传递何种信号 投资者如何理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唐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