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调整 信托业高管变动潮起
摘要 “目前来看,今年下半年信托高管变动可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一系列严监管下,信托公司今明两年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出现高管变动的情况,并且这样的趋势在5月份有集中体现。有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趋严、经营承压,不排除下半年信托行业“换帅”出现爆发的可能。《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
“目前来看,今年下半年信托高管变动可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一系列严监管下,信托公司今明两年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出现高管变动的情况,并且这样的趋势在5月份有集中体现。有分析认为,随着监管趋严、经营承压,不排除下半年信托行业“换帅”出现爆发的可能。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信托行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正面临发展趋于平缓、发展方式逐渐转变的现状,经营思路方面也会有较大调整。
而调整企业目标,引进或者调配适应新时期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指引公司更稳健地持续经营下去,是现阶段不少公司高管发生变动的深层原因。
高管变动频繁
近两个多月以来,信托公司高管变动十分频繁。
5月20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相关批复核准了徐众华爱建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同样在5月,广东粤财信托董事长莫敏秋、长安国际信托总裁刘斌以及苏州信托总裁张清和光大信托副总裁王志远的任职资格亦被监管核准。
此外,近期亦有媒体报道,五矿信托首任总经理徐兵或重返信托业,拟任金谷信托总经理。
无论是战略调整抑或是寻求破局,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行业已经来到了市场化以来第一个瓶颈期。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变动一般和公司的经营战略会有比较大的关系。信托公司是持牌金融机构,目前行业的大环境是合规要求高、转型压力大,这时候的高管变动往往会和信托公司自身的战略定位和业务侧重会有较大的关联。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信托行业的变化。
廖鹤凯指出,信托行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正面临发展趋于平缓、发展方式逐渐转变的现状,思路方面也会有较大调整。“调整企业目标,引进或者调配适应新时期公司的发展需求的人才,指引公司更稳健地持续经营下去,是现阶段不少公司高管发生变动的深层原因”。
明确战略目标
高管频繁变动之下的信托行业还好吗?
在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看来,稳定的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的稳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等方面。但目前来看,今年下半年信托高管变动可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一系列严监管下,信托公司今明两年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记者注意到,尽管2019年信托业整体业绩有所回暖,但不少信托公司在年报中指出,信托业的转型发展进入攻坚期,传统展业模式受到挑战,对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科技能力、运营能力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整个资管行业来看,竞争格局亦在深刻变革,或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毫无疑问的是,在业绩数据、行业排名之外,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转型阵痛下,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战略指引非常重要。
据记者梳理,在2019年年报中,已有信托公司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标。
比如,百瑞信托指出,根据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和股东要求,公司2019年制定了《2020-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全国性一流信托公司的战略目标。
建信信托也提出了成为一流全能型资管机构的经营目标,并以着力提升证券投资管理能力,做大做强证券业务、加强科技赋能以及提高交易撮合、客户服务、产品销售、投资研究等业务核心能力为战略规划。
在2019年年报中,光大信托提出的发展战略总体框架是:以“全方位领先,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中国一流信托公司”为十年战略目标,以“发展中转型,成为主业突出、规模领先、质效并举的信托公司,进入行业第二梯队”为五年战略目标。
云南信托发展研究部总经理王和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头部信托公司,在战略方面致力于全方位打造一流信托公司,定位综合金融服务商,而中游信托公司依据资源深耕优势区,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下游公司则缺乏战略规划意识,战略定位较笼统和保守。”王和俊指出,部分公司提出战略收缩,强调加强风险管理。
合规任重道远
有分析认为,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信托公司在合规经营、风险防控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守住合规底线异常重要。事实上,行业内并不是没有急速冲高而后坠落的前车之鉴。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指出,信托公司在前期规模扩张、快速发展过程中掩盖和积累的各种问题因内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和监管趋严而集中暴露,主要表现为信托风险项目增多、信托资产不良率提高,同时伴随着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处罚增多,罚单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
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分析认为,信托行业过去主要集中于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投、不能投、不敢投、不想多投的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金融监管或宏观调控密切关注的领域。
但这样的特点使得在顺周期中各家信托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一旦“退潮”,谁在裸泳就自然很清楚了。
记者注意到,中国信托业发展至今,行业已经经历多次洗牌,理由也各不相同,但总体多由过度扩张引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增霆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下行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主要的风险是行业经营之外的政策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但环比增幅较2019年末的0.57%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从风险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的环比变动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末,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环比增加79个,增幅为5.11%;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增幅11.45%。同比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末,信托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同比增幅分别为61.63%和127.2%。
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在新冠疫情以及监管部门加大风险排查力度的影响下,信托行业风险仍在持续暴露。不过,预计信托风险资产规模变化2020年将趋平稳,行业风险整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