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金融科技创新尝试空间 促其发挥更大作用
摘要 6月2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应用11个项目正式对外公示。在首批试点项目基础上,此次公示应用更加惠民利企、开放包容。记者注意到,公示项目横向覆盖了银行、保险、非银行支付等领域;纵向延展了申报主体,支持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应用场景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我们推动第二批‘
6月2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应用11个项目正式对外公示。在首批试点项目基础上,此次公示应用更加惠民利企、开放包容。记者注意到,公示项目横向覆盖了银行、保险、非银行支付等领域;纵向延展了申报主体,支持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应用场景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
“我们推动第二批‘监管沙盒’试点,就是要在明确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给科技创新突破和尝试的空间。”此前,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推动技术手段在监管领域的应用,就是要建立有利于培育技术创新的监管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在金融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金融科技正在重构金融业的发展模式。而只有提升以金融科技为主的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和监管创新,才能保持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通过建立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搭建了金融与科技资源融合的平台;实施金融科技“八一工程”,即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体系、一个示范区、一个产业联盟、一个研究院、一个“监管沙箱”机制、一个国际金融论坛和培育一批顶尖金融科技企业和领军人才,系统地促进了金融科技创新落地,助力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
霍学文表示,未来要进一步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金融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继续搭建金融科技研发服务平台,支持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底层技术系统;不断完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信息整合和金融数据共享。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已经建立了全市可共享的金融大数据平台。
二是加强监管科技研发和应用。北京是“一行两会”和各大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监管科技需求旺盛。在京金融机构也急需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深化服务能力,增强风控能力,满足合规要求,节约合规成本。要进一步推动技术手段在监管领域的应用。
三是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建设。任何创新只有通过标准化才能具备复制和推广的可能性。“我们支持国家级标准的创设和先行先试,支持人民银行在京设立国家级金融标准研究院和检测认证机构。鼓励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设立应用,服务国家标准转化提升为国际标准,推动个体创新带动行业创新。”霍学文说。
四是培育专业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急迫。金融创新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金融,又要懂技术;既要有专业精神,又要有职业操守。未来的趋势是程序员要了解金融知识,金融从业者要熟悉技术算法。为此,要从教育培养、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建设。
五是更加注重金融科技开放。金融的本质在于资本的流动,因此金融开放的潮流不可逆转。要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的国际化水平,举办金融科技国际峰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把北京金融科技品牌推向世界。
霍学文特别指出,当前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涌现了许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生态,这些创新代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也有一些打着创新旗号从事不法金融活动的伪创新,这对金融创新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持续开展“蜜蜂计划”,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加大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的力度,对非法金融活动实行零容忍。
而更多优秀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正在助力北京金融业大力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82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1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2.5%。
“疫情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金融创新打出了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复业的组合拳,提高首都金融体系的韧性,进一步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霍学文表示,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各区、各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开发了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帮助企业信贷审核数据填报量减少80%、审核时间节约40%,有效减少了疫情期间银行业务办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债权债务关系确权平台,发挥小微快贷和供应链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开发全国首家首贷中心,对政府公共数据信息,完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解决小微企业首贷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