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保险业如何围绕“六稳”“六保”做文章

来源:中国财富网 2020-11-04 07:38:35

摘要
保险既是金融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保险业要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但要做好“六稳”工作却不是轻易而为的。对于保险业而言,重中之重是要把保险监管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保险市场治理效能,提高监管效率,防范系统性风险,在“

  保险既是金融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部门之一, 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

  保险业要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但要做好“六稳”工作却不是轻易而为的。对于保险业而言,重中之重是要把保险监管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保险市场治理效能,提高监管效率,防范系统性风险,在“六稳”“六保”的推进中有新作为。

  第一,抓好“六稳”“六保”, 要全面领会“上情”。

  党中央、国务院在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提出“六稳”“六保”。2018 年7 月,中央首次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方针;2020 年4 月,中央又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新任务。而在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保险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

  从全球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衰退时期,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甚至断裂,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莫测、全球金融变局影响国际金融合作,跨境金融交易受到压抑,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停摆。

  从我国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不畅,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陷入困境,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致使银行信贷风险加大。由此可见,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阴霾密布的经济形势下,金融市场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类风险加大,需要保险帮助解决问题。

  因此,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保险业发挥保障作用,提供风险解决方案,寻找新的风险释放路径。在这个风险关口上,保险机构要找准保险定位,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险服务研究和保险产品的研发,改革传统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弊端,调整深层次保险自身的利益格局,着眼于保险为稳增长添动力、增活力,解决不确定性因素的难题,在服务产融结合的协同中,实现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做好“六稳”“六保”,要准确吃透“行情”。

  做好“六稳”“六保”,要了解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不断提高保险业服务的能力,聚焦多元化金融生态建设,实现产融结合目标。一要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宗旨。要实施多元化保险产品和服务与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此来增强保险业内生发展动能,“强化保险保障功能”要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二要实施保险业务保险投资双向发力战略。扩大保险与投资双轮驱动并有效结合,做到相互促进,打通循环痛点和堵点,推动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同步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添加剂”。三要强化保险产品保障功能。保险业要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如“巨灾保险”可为洪水、台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保障;疫情期间,健康、医疗、重大疾病和流行传染病保险产品,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把风险管理作为“工具箱”。四要优化农业保险服务方式。保险机构要把服务三农、“米袋子”“菜篮子”放在心上,强化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价格保险功能,协同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与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保险要切实发挥作用,保粮食安全,三农保险要作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居民生活的“稳定器”。五要鼓励保险服务创新。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推进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建立行业保险与再保险的微循环、保险机构与客户的小循环、国内保险机构间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保险市场双循环的保险产业循环系统方面,保险要承担、分散和转移所承保经济风险,为产业链供应链断裂提供风险保障,发挥“焊接器”作用。六要服务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配置。做好国内制造业保险服务,提供所需要保险产品,优化重大成套设备保险服务,全面落实首台设备财税保费补贴政策,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收汇账款的保障功能,精准服务订单风险较高的国家地区的出口业务,保险要发挥“架桥梁”作用,为风险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七要聚焦数据资源配置导向。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坚持市场化配置保险要素资源导向,使保险数据资产化、保险资源数据化。深化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保险资本、人力、数据要素和保险定价精准化,确保保险资产负债数字化精准匹配,防范偿付能力不足的“灰犀牛”式风险。同时,数字保险要作为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抓手,合理配置保险资源,发挥保险数据资源的“加油站”作用,为投保企业全要素生产提供保障。

  第三,推进“六稳”“六保”,要深入理解“社情”。

  一要抓住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保险机构要主动了解国家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公共卫生、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改革政策措施,进而有针对性地研发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做到有的放矢,要有对结性保险服务方案。

  二要善抓金融改革机遇。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保险要参与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投融资管理模式,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保险业要有具体的保险行动方案。

  三要积极参与各项改革行动。在推动社会事业改革中,国家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要有保险对接方案。

  四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在推进科技创新改革中,要加快建设国家各类科技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保险业要加大保险科技投入的力度,建立与科技公司合作的关系, 要有保险合作方案。

  五要树立系统思维。“六稳”和“六保”是彼此联系的,要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的主线,带动消费、投资、进出口,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有保险发展战略方案。

  六要坚定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引进高水平的金融机构,同场竞技与高手过招,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升保险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有保险国际合作方案。

  (作者周延礼系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主席)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