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稳资产:下半年该如何投资?
摘要 优稳资产:下半年该如何投资?
风格已切换,世道将轮回,悲剧莫重演。
我们在2017年底提出注意18年要规避风险,只是人言轻微,不知道多少朋友避开了18年的熊市。2018年底提出牛市将来,大幅提升权益仓位,至今超额收益明显,仅仅考核19年和20年,我们的业绩均依靠重仓权益资产而排名前列,如果把17年加进去,我们基本是孤单的存在,因为各大基金公司都不宣传他们18年的业绩,我们找不到一个可比的对手。
又到了半年度的资产配置选择时间,6月30日后,市场仅短短3个交易日,就将风格切换进行了确认。从博弈论的角度,各大基金公司完成了上半年的业绩排名考核后,面对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区间,60倍PE的创业板,提前从前期抱团的板块抢跑切换到未涨的低估值板块。他们这么做当然有十足的动力,既砸对手的场子,又拉自己的净值。我在过去很多次提到,赚钱效应让公募基金发行前期表现好的风格的产品,基金的仓位限制导致新申购资金被动买入对应风格的股票,导致风格分化在后期被天量发行的基金演绎到极致。然后由于继续推升需要的资金更多,需要维持基金的赚钱效应就要发行更多的基金,这导致抱团的股票上涨乏力,赚钱效应消失,基金发行无力,追高的基民没有达到预期的赚钱收益,反而被套,一旦解套就马上边套边赎回,基金规模下降,被动卖出抱团重仓股-不停的轮回。07年的金融股高点,15年的创业板高点,17年的蓝筹股高点,均是这样来的又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难以逾越,2020年6月会不会是XXX?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说这个逻辑了,其实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去追热点爆款基金。当下也是,不要去追上半年那些涨得好的那些科创医药类型的基金,不过我并不为大家担心,因为我相信,只要风格转换的够快,很快,新发的基金都会是低估值风格的了。基金公司都是什么热卖什么,谁叫客户喜欢买热点呢?有什么样的客户就有什么样的产品。
吐槽结束说正题。
先说结论,下半年投资品种排序:低估值股票,新三板精选层网下打新,农产品,贵金属,工业品,成长股,债券。
这个排序基本按照上半年的表现倒排,除了新三板精选层打新是新事物。
疫情后全球央行扩表,货币超发,然而只有奢侈品通胀,基本需求受疫情抑制未见通胀。这很好的用事实表现证明了,超发货币和降低利率,最受益的就是有资产有负债的富人阶层,负债少的普通人受益小。然而通胀不分贵贱,生活秩序恢复,通胀就会到来。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GDP负增长,企业各项数据均因疫情下滑,然而受益流动性充沛,科技股靠涨估值走出牛市,涨估值即讲故事,我也讲个鬼故事,7月科创板就一周年了,一周年就意味着开始解禁了。
我们前期的报告提到的均值回归何时到来?现在我们改成均值回归已经到来。上证50和券商股最近一周的表现足以吸引眼球,足以改变信仰。市场前期只有风险偏好提升,却未见传统低估值行业估值提升,但最终所有资产价格都会受益货币超发,不同风格的股票,农产品,房地产,贵金属等,那些没涨的都会涨的,涨的多的,要分析是不是涨的太多了,现在涨估值,以后还有业绩填估值吗?没涨的是被需求压制,需求恢复就会涨。涨了的却是靠流动性,需求恢复后流动性会减弱,反而会受压。所以,均值回归将随着需求恢复到来。
风格已经切换。
创业板已经涨了两年了,当前的科技风格基金就是蓝筹股基金17年底18年初面临的那个问题,继续推升需要的资金量太大,新增比春节后更大的基金规模难度太大,维持对应板块赚钱效应的难度太大了。新进的散户资金和杠杆资金可不是把钱委托给基金经理照着股票池买那么简单,他们更喜欢买没有涨的,很难去追高过去涨了2年的创业板,只有靠过去的创业板业绩做宣传去发行的科技行业基金会去追高,但是也不是没发生过名字叫做什么医药基金去重仓茅台招行的事情,也许茅台真的能治肝病吧,叫新兴科技名字的基金去买中国神华的事情也会有的,他们会告诉你中国神华的研发投入在科创板里面可以排名前几名的冷知识。牛市追进来的资金,会让全市场更均匀的收益,市场不会表现出分化,而是普涨,但是已经涨了太多的板块,估值高,新资金难以下手;流通盘大,获利盘多的股票,老板忍不住的减持,金额太大,坐庄资金不会去,所以接下来的市场将会是那些没涨的低估值板块更占优势,而且会发生把成长股的资金吸引过来的情况,毕竟卖涨了几倍的股票不心疼。
创业板PE超过了60倍,历史上创业板估值超过60倍时,往后一年创业板表现大部分是跌的。无论大家看到的微视经济有多差,但是宏观指标比如正增长的发电量,工业品价格,PMI数据皆指向了工业的复苏,未来利率难以继续下行。利率下行周期才是成长股跑赢低估值的时候,或者说是高PB估值的公司跑赢低PB估值公司的时候。
赚钱从来都是靠熊市布局,牛市套现;牛市进来的资金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在参与右侧投机,而不是价值投资。现在听到的很多论调比如核心资产是非卖品等,都意味着这些必须满仓(80%仓位限制)的基金已经在想办法把价值投资里的价值估值这个因子去掉了。但是你们谁买东西不考虑是贵还是便宜的?估值就是估值,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抛开估值考虑去投资的,千万别被洗脑了,难道单单买股票可以不考虑贵还是便宜?再好的东西,再美丽的梦想,都有合理的价格。买便宜的,卖贵的,就是下半年最朴实的投资建议。注意,我说的是下半年,不是说的未来,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新三板精选层和科创板的区别不大。但是表现会更差一些,打新赚钱没问题。根据最新的几批询价结果,发行估值还是低于科创板不少。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投资者的报价普遍低于机构投资者。作为新三板的老韭菜,我想我还是有一定的资格来分析一下精选层的。对于大家诟病以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表现,我这里给大家对比一下新三板和科创板或者创业板的区别。
实际上,新三板和创业板或者科创板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企业在挂牌的时候没有进行IPO融资,仅仅是做了挂牌。而所有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公司在挂牌的时候都进行了至少几个亿的股权融资,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创业板和科创板企业市场基本是按照PB在估值,一个5倍PB的公司,融资5亿就可以增加25亿市值,证监会帮投资者做了企业筛选,企业又融了比正常需求多的多的资金,企业生存风险大大降低,融资增加了PB可以带来市值的提升,这是新股炒作的核心逻辑。正是因为新三板企业只挂牌,不融资,这些小公司必然会有正常的淘汰率,注意是正常不是高,因为A股包括创业板那些公司的淘汰率是过低才显得他们高。正是因为他们拿了太多的钱,所以不容易被淘汰,退市率极低。而新三板正常的退市率和倒闭率就显得风险很大了。但精选层的挂牌企业都是有IPO融资的,而且大家可以看看每个公司融资额都是几个亿起,这样,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和科创板、创业板就没有区别了。在交易层面有两个区别,一个是投资者门槛,科创板是50万,精选层是100万,从打新的角度,只要有赚钱效应,在我看来区别也不大。最大的区别是精选层的老股不锁定,也就是没有一年解禁的小非,这会加大新股的炒作难度,这让精选层的破发率会高于科创板,首日涨幅也会更低,但是精选层的网下申购对个人开放,中签率更高,中签率可以弥补新股涨幅的劣势。从首批精选层的网上申购金额和中签率来看,仅仅只有千分之二,所以精选层的流动性不用太担心。只是网下网上10倍的中签率差异,投资人应该想办法去参与网下申购,也不应该错过这个网下申购的新的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