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与“非标”界定明确 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20-07-08 08:25:00

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于2020年8月3日起施行。“标”与“非标”的界定终于明确。


  来源 | Wind资讯

  资管行业7月初又迎来重磅文件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于2020年8月3日起施行。

  “标”与“非标”的界定终于明确。

  01

  非非标即将成为历史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明确列示了部分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品类,并针对其他债权类资产细化了《资管新规》对于“标”的五大要求。

  五大要求分别是:

  (一)等分化,可交易。

  (二)信息披露充分。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对主要的标准化债权资产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列举,银登中心、北金所、保交所的相关资产明确被列入非标资产。

  分析认为,标准化票据满足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基本标准,后续若通过人民银行认定,可能纳入标准化资产范畴,但那时其是否仍属于“信贷”则需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金融管理部门另行制定”,资管产品能否投资于标准化票据,还有待标准化票据的信贷属性的进一步明确。

  过渡期内,“非非标”可豁免计入非标口径;过渡期结束后,统一按新的划分标准执行。也就是说,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收益权根据原有规定不计入非标资产统计,在过渡期内仍可以享受豁免,不计入非标限额管理,也无需执行资管新规的期限匹配要求;过渡期结束后,上述资产计入非标资产。非非标即将成为历史。

  机构解读:该文件意义重大

  02

  何为“标”,何为“非标”?

  苏宁金融研究院表示,通俗地理解,标类债权资产与非标类债权资产的区别在于条款有没有个性化特征,假如一项资产对于不同的交易对手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则是非标。标准化就是对所有的投资者都一样,而非标准化就是“一事一议”。

  标准化能减少投资人和融资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同时标准化债券有利于进行交易,更充分地反映市场投资者对融资主体的总体评价,充分对融资人的信用进行定价,这对于提高对资本要素的定价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苏宁金融研究院还指出,“标”和“非标”的核心是流动性及信息透明度,其他的规则都是围绕这两者的辅助功能(比如可交易、集中登记等)。本次四部门联合出台《认定规则》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明确了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清晰界定,正是对上述要求的执行,并且充分考虑了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实体经济融资的困难、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及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等因素,旨在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同时,该文件还设定了过渡期安排,为市场适应新规则保驾护航。

  央行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认定路径。为了尽量避免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

  03

  市场影响

  中金固收研报称,短期对债券市场影响有限,但信托监管趋严、非标减少仍将导致信用收缩和信用进一步分层,信用风险仍需要防范,利好利率债和中高资质信用债。

  正式稿将“非非标”定义成非标,短期内不会导致理财的投资比例明显超标,短期影响有限。但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及产品风险频发,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监管政策也整体趋严,未来非标的压缩仍是大势所趋。而且非标是风险偏好较高的品种,而表内贷款和标债都是风险偏好相对低的品种,两者不能自然衔接会导致整体社融受到抑制,信用也会某种程度上收缩,并且呈现更加明显的分化。

  不同省份、国企和民企、大小企业、大小金融机构的分化也将延续。信用投资仍需要持续防范风险。非标的压缩以及信用风险的延展,该机构预计将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利率债和中高资质信用债的配置,从而有利于这些相对安全的标债产品。

  华泰证券则认为,非非标定调后加剧理财老账户的处置难度,但受影响的理财资产规模有限,而且对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约束不大,会加重非标融资压力,但信用收缩风险可控,非标替代需求或利好权益等资产。

  华泰证券研报解释称,鉴于存量非标的处置尚面临上述非标转标和回表的困境,因此无论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理财增量投资大概率更多聚焦于标债。以往银行理财主要利器就是非标+成本计价+资金池,这几个优势都在弱化。当然,货币类理财相比货基仍具有期限错配、投向和实时取现等诸多优势。与此同时,负债端压力仍大,资产及负债端压力之下,银行理财不得不寻找其他高收益资产,权益等风险资产是受益,固收+策略得到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