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

来源:金融时报 2020-07-17 17:25:00

摘要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我国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稳健增长,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加大。

           

2019年,随着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监管政策相继出台,资管行业金融监管协同框架不断完善,银行理财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年报》)显示,2019年我国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稳健增长,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加大。2019年年末,非保本理财产品达4.73万只,存续余额23.40万亿元,同比增长6.15%。2019年,净值型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0.96万亿元,同比增长67.49%。2019年年末,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加4.12万亿元,增长68.61%。


2019年被称为理财子公司成立元年。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共有17家理财子公司或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0家开业;5家国有大型银行下设的理财子公司发行了理财产品,余额合计0.8万亿元,均为净值型产品。


净值化转型加速 同业理财规模持续压降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随着监管政策逐渐细化,银行理财在保持规模平稳的同时转型提速,净值型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净值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和存续余额在2019年实现双升,尤其是募集资金同比增幅高达67.49%,存续余额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已达43.27%。


同时,新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增加,非标资产同比下降。2019年内新发行3个月(含)以下封闭式产品募集资金同比降幅达53.36%,期限在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募集资金同比增幅则高达93.93%。七成理财资金配置了标准化资产。


“过去一年,银行业机构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积极稳妥开展业务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管圣义表示,理财产品出现的积极变化其实也是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基本要求。根据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理财净值化转型首先是产品端转型即产品净值化,不得再发行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同时投资端要以投向标准化资产、子公司运作为主。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同业理财规模持续压降,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三套利”专项治理成果显著。据了解,自2017年全面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即“三套利”)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关注同业理财动向,坚决遏制资金空转,严控交叉金融风险。2019年,同业理财规模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较2017年初的23%下降逾19个百分点。


产品净值随市场波动将成常态


《年报》显示,2019年年末,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8.27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8.06%。穿透来看,理财资金投向存款、债券(含同业存单,下同)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全部投资余额的71.75%。其中,债券资产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59.72%。


上述数据体现出银行理财以“债券+”为主的投资策略,这也意味着债券市场行情变化对理财产品的净值变化影响较大。


近期,受债券收益率上行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定期开放式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引发市场关注。


工银理财研究部主管赵柏功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资管新规实施两年多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未来,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净值化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产品净值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波动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从而真实客观地反映投资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是其发展转型期面临的必然挑战,也是理财产品逐步打破‘刚兑’面临的阵痛。这需要在理财管理端不断增强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市场端不断加强投资者教育及适当性管理。”中邮理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丽娜表示,近期部分产品净值波动较大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回撤风险总体可控,近期随着债券市场的企稳,前期净值波动较大的产品净值也逐步企稳,这些产品大多为具有一定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赎回压力可控。


投资者风险偏好体系待重塑


在积极转型的背后,银行理财稳健发展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尤其是投资者教育是业内公认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银行理财投资者相较其他资管产品投资者有明显特征,除数量多、年龄层分布广外,银行理财投资者整体对风险程度的偏好较低,对净值波动的容忍度较小。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过程中,理财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体系亟待重塑。


刘丽娜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银行理财通过识别不同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落实合格投资者准入,并让客户逐步打破“刚兑”期待,从负债端承接净值化转型压力;另一方面,要发力投资者引导及教育,通过产品说明书、客户手册、客户权益需知等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理财产品风险及收益,在中国理财网上进行产品信息集中披露,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以达到良好的宣教效果。此外,还要逐步布局混合类产品,紧抓市场时机,逐步调整银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随着银行理财日渐丰富的产品体系以及面临的盈利压力,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是必然趋势。


经过两年的努力,可以看到,“预期收益率”“保本保收益”等宣传字眼已经被“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取代,原来的理财“黑匣子”也开始定期公布净值走势、定期披露产品信息。随着理财产品期限的不断增加,投资者正逐步树立长期理性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