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改在即:尹江鳌、孙建平、陈勇、陈杰军、谢邦杰怎么看?
摘要 昨天,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了主题为“新时代车险的变革与创新”的云对话。会议邀请了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大地保险总裁陈勇和上海广汇德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军等多位大咖。一起看看,监管、险企、车商的代表对此次车险改革有何看法?
昨天,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了主题为“新时代车险的变革与创新”的云对话。
会议邀请了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大地保险总裁陈勇和上海广汇德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军等多位大咖。
一起看看,监管、险企、车商的代表对此次车险改革有何看法?
*大咖们,怎么看此次车险综改的影响?
*中小公司,又该如何打造自身竞争力?
*“去中介化“真的会到来么?
1
车险改革:价格更低、保障更多
服务更好、机制更活
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我相信这次改革之后,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当然,要落实好这些改革措施,我们行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今年6月末,我们国家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6亿辆,有驾照的已经达到了4.4亿人。
所以,车险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银保监会领导和财险部主要负责人对车险改革十分重视!
我个人的理解此次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改革的目标清晰,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具体来看,怎么样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我觉得有以下4点:
①价格更低
此次车险改革,根据实际风险变化情况重新测算了基准费率和基准保费。整个基准纯风险保费,应该说会下降,消费者实际的签单保费也将明显下降。
同时,也优化了交强险的浮动系数和商车险的优待系数,对消费者更加有利。
②保障更多
交强险的总责任限额,提升至20万,同比提高了64%。
商车险示范产品“加量不加价”,在降价的同时,保障责任扩展,涵盖了7个附加险的责任,责任限额上限也从500万元提高到了1000万元。
③服务更好
合理删除实践中容易容易引发争议的一些免责条款,增加车险增值服务的示范条款,实施电子保单等。
大家知道,北京地区今年以来推出这个互动快赔,我看了一下这个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④机制更活
这次改革提出来,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商车险示范产品由审批制改成备案制。
支持行业探索新能源车险,里程保险等创新产品,开发网销、电销等这种渠道的车险产品。
2
平安产险孙建平
从四个方面看车险改革
平安产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建平:本次车险的综合改革方案,附加费用率从35%下降到25%,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规范了车险的市场秩序。
同时,能够更快速全面的提升各家主体的风险筛选能力,运营效率和理赔服务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
具体来说有4个方面:
①从车主的角度
本次车险的综合改革深入的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核心目标。
这是,此次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更好更多的让老百姓(603883,诊股)得到了实惠,切实服务于民生。
②从产品的角度
本次改革比较全面、系统的解决了车险产品,多年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财产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一是交强险和商业险同步改革;二是是重新测算了纯风险保费,同时下调基准保费,完善了商业车险的条款费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三是在不增加车主保费支出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商车险主险的保障范围扩大,产品的风险保障更加全面。
③从渠道的角度
鼓励线上直接渠道的发展,让消费者购买车险,更加的方便快捷。
同时,规范了中介渠道的经营理,中介费用更加透明,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客户的认同感也会显著的增强。
④从服务的角度
此次改革丰富了商车险的产品,推出了包括带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车险增值服务险等的示范条款。
3
应对车险改革
保险公司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中国大地保险总裁陈勇:本次车险改革以人民为中心,保额提升、费率下降,更多的让利广大消费者。
在这种大背景下,附加费率又下降25%。这将更有效的减少车险市场的手续费的乱象。
同时,也倒逼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当然,这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①在监管政策方面
建议能够多维度审视各公司的费率方案。考虑到中小保险公司在固定成本上与大公司的差异,对中小公司目标成本给予一定时间的宽容。
同时,在改革落地后,希望能够更加严格的监控市场费用,坚决遏制市场的高费用情况。
②对保险公司来说
一方面要提高成本控制对车险经营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梳理各项费用的成本,制定和实施各项费用严格管控措施。
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的开展直销业务。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加强客户综合经营水平。
4
监管重视中小公司发展
一定会给政策支持
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中小财险公司的发展问题,监管部门一直很重视!
1.监管一定会给政策,但中小公司也要自身努力
对于如何看待中小公司的发展,以及怎样促进中小公司的创新发展,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探讨:
第一个层面,中小公司既很重要也很必要。
中小公司是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有2,509家财险公司。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公司,有一种很专业性的叫产权保险公司就有58家。
目前,我国财险公司是87家。其中,2019年保费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中小公司占了75家。
我国财险市场应该说发展的空间前景是广阔的,有很多空白领域要去开拓,老百姓的财险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也需要大量的中小公司去参与这个市场。
第二个层面,中小公司既有劣势也有优势。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推进,很多行业“强者恒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财险市场也是如此。
因为,中小财险公司在品牌、渠道、信息系统、成本管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整体竞争力不强。有些数据可以来证明这一点!
比如2019年,我国车险保费是8,188亿,前十大公司市场份额是85%,前三大公司净利润占比是86%。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得出来,中小公司劣势很明显。
同时,中小公司也有机制活、决策快,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细分市场、创新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第三个层面,中小公司既要政策扶持也要自身努力。
随着改革的实施,预计市场主体会更加分化。缺乏竞争力的中小财险公司,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这是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一个正常影响,也有利于倒逼中小公司转型升级。
为促进中小公司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变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监管部门也动了一些脑筋。这次改革对中小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产品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网销、电销产品;定价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执行更加灵活的一些自主定价系数的管理;费用政策上,我们支持中小公司执行更加宽松的优惠上限政策。
所以,对于中小公司,监管一定会给政策,但中小公司也要自身努力!
2.优秀的企业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中小财险公司要强化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可以从三个“化”的角度去考虑:
第一是要专业化,细分市场深耕细作。
中小公司要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比如说像制造业里面就有很多中小企业是隐形冠军。
第二是要精细化,要加强内控管理、优化成本控制、挤压理赔水分。
第三是要特色化,做好车险本身的保障和服务创新。
同时,要积极开拓非车险市场,培育自身的优势。因为,我国车险业务的保费占比为63%,但是,国际上占比一般是30%,所以,非车险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优秀的企业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希望中小财险公司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5
中小公司差异化道路
平安和大地有何建议?
1.关注风险敞口
大地保险总裁陈勇:对中小公司来说,差异化的发展,专业化经营,有特色创新产品,是中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以大地公司来讲,一是,把精算前置到我们的产品线上,做到精算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一直以来,精算与产品线都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监督,这样既鼓励创新,又避免了盲目的创新。
二是,创新模型的设计,必须要做到风险的敞口可控,成本可控。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做到一个健康持续的发展。
2.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创新产品
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
第一,车险产品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产品。
但是,目前我国车险产品的同质化还是比较严重。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改变,新的科技不断创新,迫切的需要行业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
比如,依托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科技的应用,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让车主实实在在受益的服务和产品。
第二,本次改革的重要变化之一,是鼓励中小保险公司走出一条差异化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道路。
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为中小公司开辟了新的赛道,可以促进中小财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6
费用空间被压缩
车商面临规模和佣金下降的压力
上海广汇德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军,表示“车商面临规模和佣金下降的压力”。
①费用空间再次挤压,对汽车经销商来讲,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面临车险保费总规模的下降,还有佣金收入下降的双重影响,佣金收入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简单测算,附加费用率从35%降至25%,佣金收入直接下降10个百分点;车险总保费规模的下降,保险事故车产值也会减少,影响社会的收入。
②建议给车商渠道差异化的手续费
一是,原车损险7个附加险并入了主险,保费充足度有所下降,导致车损险的风险成本增加。
建议在新车出单折扣上,对风险成本的增加有所反应。
二是车商渠道的业务,业务质量是最好的,保费规模也比较大。
所以,建议保险公司给予车商渠道差异化的手续费。
③针对此次改革,广汇汽车(600297,诊股)也将积极应对
一是我们全国800多家4s店,为积极做好客户的服务,为每一位在广汇4s店购买保险的客户,享受专业化的保险售前售中到社会服务。
我们拥有400万的活跃客户,将会充分挖掘客户的需求,提高新车的首保率,保有客户的续保率,提升车险的总保费规模。
二是积极创新,我们将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通过非车险的佣金收入来补充车险佣金下降的影响。
围绕人和车开发更多满足客户需求多层次的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车辆及保险保障服务。
例如,轮胎保障、车上人员意外险,延长保修服务,事故车维修补偿,健康险,寿险等。
7
车险“去中介化”
车商的挑战是不是更大?
上海广汇德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军表示“如果真的去中介化,等于是改变整个保险生态圈!对于汽车经销商的挑战是巨大的!”
保险中介是整个保险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开发,保险中介负责销售及服务。
如果真的去中介化,等于是改变整个保险生态圈!对于汽车经销商的挑战是巨大的!
但是,能否去中介取决于客户的选择。
因为,保险中介有存在的价值,以汽车经销商4s店为例,他有天然的车险服务的优势和客户企业车险服务的平台。
在4s店,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人与人接触式的企业的服务,包括车险的销售,车辆的救援,配件供应以及车辆的维修服务。
所以,应该大力支持有实体4s店的这种保险中介。
对于没有实体,没有服务能力,光靠拼手续费,扰乱市场的中介,要予以规范。
那么,我们在4s店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包括在店面设立保险部,配置了新保、续保、理赔等专业化的人员,核心就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例如,4s店续保率现在做到了70%以上,说明客户对于4s店面提供的车险服务是非常满意的,客户也愿意选择通过4s店这样的中介渠道来购买车险。
8
科技是要被驾驭的!
是被“中介化”?还是找新赛道?
腾讯微保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谢邦杰表示“科技还是需要被驾驭的!”
科技之于车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①最开始,大家把科技的力量想的“太大”
像互联网这样子酷炫的科技对准一个行业的初期,其实,人们都很容易想的太大。
以车险为例,一开始前几年大家开始在互联网上做车险的销售,做车险的理赔,互联网平台也开始通过比价或者推荐等方式做车险销售。
可是,在那个时候车子还是这些车子,监管的规定也没有改变,渠道其实也还是原来的面貌,所以,各种外部环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冲进来做车险。
事实证明,撼动不了原来的交易习惯,和这个市场的格局,传统的方法还是绝对的老大。
所以,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对于车险的影响其实非常有限,那就更不要提像基于互联网的中介渠道更没有影响力。
所以,大家做了一阵子以后发现是不是想的太大了~
②也千万不要“想的太小”:汽车从凶器变成宠物,保险产品的变化也很大~
发动机、科技安全、车联网、5G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对车辆本身和驾驶车辆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这些技术,已经把汽车,从过去老保险人喜欢说“汽车是跑在路上合法的凶器”,已经蜕变成“一个舒适、温驯、体贴、智能、安全的宠物”,带我们去任何地方。
所以,科技对于车辆的本身和相应的风险,从风险的程度上跟风险的本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因为,汽车其实是越造越好,越来越安全,相应的风险程度其实也是改善的。
本来,汽车是人开的,有了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之后,就多了主机厂或配套服务商的角色,也衍生了像责任险等新的责任。这些从风险的本质和程度上都做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是个大事。
过去,汽车是由人来看人来开,而人相对是不可控的。
操作一个其实不是很智能的车辆,因为本人或者是他人的疏忽,导致的像物损责任或人伤的风险,在那个时候车险是支撑这样的一个需求。
但是,各位想想当科技更成熟,而且监管也越来越开放之后。
我们想像持有一个或驾驶一个或乘坐一个高度智能的车辆,他所需要配套的保险产品应该是深度的、自然的、跟科技结合,而且要非常的个性化,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千万不要想小了!
③是被“中介化”?还是找的新赛道?
过去的中介就是卖、就是销售,图的就是挣钱,价值很单一!
但是,当科技冲进来,而且监管在产品上做了开放,在费用上做了压缩之后,传统以销售为主的中介前途肯定是暗淡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会有去中介化的发生。
但另外一个方面,具备强大的科技能力,能够通过赋能,跟险企或者整个汽车行业来结合,把风险更好的管理起来。
中介就能通过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在未来挣得一席之地。
通过新科技的赋能,能够更好的提高消费者感受的中介,一定会有新的赛道,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9
坚定定不移的推进车险综改
怎么看?怎么办?
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大家都知道车险改革比较难,难就难在要各个方面都满意。
应该说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广泛的讨论,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就是车险改革志在必行,综合改革总体可行!
各个部门将迎难而上,坚定不移的推进车险综合改革。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1.怎么看?
应当全面、辩证的看,有三个维度:
第一,从经营规律来看,“承保盈亏平衡”是一个常态。
大家知道影响车险的利润分两块,一块是承保利润。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它的影响目前大概是两倍杠杆。
举个数据,2019年我们国家的财险的保费是1.3万亿,净资产是6600亿。如果承保是2个百分点,这块的净资产收益率就4%。
还有一块利润就是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我们目前是三倍杠杆,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去年保险业总资产8.3万亿,净资产6600亿。如果投资收益有5个百分点,这一块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是15%。
所以,包括车险在内的财产险,承保往往是大体打平,盈利主要靠投资,按经营规律来看,大体平衡是常态。
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改革后出现阶段性的亏损,这也是个常态。
比如,德国是实行一步到位的改革,一下子全放开,市场化完全不管,改革之后,德国的车险连续7年亏损;韩国是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它改革整个前后花了8年时间。
所以,从国际经验来看,改革后出现阶段性的亏损,这也是一个常态。
第三,从我国实践来看,承保保本微利也是常态。
比如2015年到18年,我们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平均是99.4%,在盈亏平衡点。19年因为强力整顿市场秩序,综合成本率降到98.6%。
今年上半年因为加上疫情影响等因素,综合成本率进一步降到96.2%,这个96.2%不是常态,99%左右应该是常态。
以往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因为竞争不理性,导致承保亏损的这么一个现象。比如2007年,我国车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9%,承保就亏9个点。
从经营规律来看也好,从国际经验来看也好,从我国实践来看也好,承保盈亏大体平衡是个常态。
2.怎么办?
我觉得关键是要让市场在各项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监管的作用,主要有4个维度:
第一,聚共识。
车险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得不改,车险的供给侧的综合性改革,必须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行业共识已经基本达成。
第二,要改机制。
市场主体要强化新的发展理念、遵循市场规律、规范公司治理、改进考核机制、要优化考核指标。
比如说考核,特别是总公司要调整这种考核指标,要增加合规指标和效益指标的权重,通过考核这么一个指挥棒,引导各经营机构理性经营,提高水平。
第三,要强约束。
这次监管部门为了推动理性经营,也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措施,倒逼公司理性经营,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包括我们这次建立的费率回溯机制和产品纠偏机制,商车险的精算规定已经征求意见了,建立了保费不足准备金制度,建立了中介同查同处机制,去年我们建立了停止使用条款费率的机制,这个机制震慑力还是比较强的。
我觉得监管部门通过强有力的约束来推动市场理性经营,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第四,重服务。
社会上也关注到,如果说行业性亏损,大家只能去压理赔,如果影响到理赔质量,消费者权益怎么办?
我想因为费用或非理性竞争,导致理赔服务质量降低,甚至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监管部门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严肃处理。
总体上,我们相信市场主体的理性经营水平的同步提升,配套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加上我们敢于运用和善于运用一些监管工具、监管措施。
我们相信车险综合改革应该能够顺利推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一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