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业务转型待破局
摘要 近期,对资管业务的探讨再次成为热点。临近资管行业转型过渡期结束时间,净值型产品余额仅60%左右,行业转型压力加大,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量以及尽可能减少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不少专家建议适当延长过渡期。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疫情带来冲击,应该延期,一年相对合适。
近期,对资管业务的探讨再次成为热点。
临近资管行业转型过渡期结束时间,净值型产品余额仅60%左右,行业转型压力加大,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量以及尽可能减少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不少专家建议适当延长过渡期。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疫情带来冲击,应该延期,一年相对合适。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近一个月内多次强调,警惕影子银行回潮风险,还通报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不到位、业务风险隔离不审慎、非标投资业务管控不力等方面,并提出了规范整改的工作要求。
近期,普益标准对50余家中小银行的调研显示,在2020年底前,能完成存量老资产规范整改并实现净值化转型的中小银行机构比例不足30%,有73%的银行机构无法按期完成存量资产改造,有超四成的机构不能按期完成改造的存量老资产占理财总资产的比例依然达20%以上。长期来看,转型难度主要集中在投研能力、投资者教育、系统建设三个方面。
资管转型面临的困境显而易见,行业何去何从则更引发关注。
净值型理财艰难推进
“资管新规”实施后,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商业银行理财需要进行净值化转型。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财产品净值随市场波动,“打破刚兑”随之而来。
受债市震荡影响,此前多款理财产品净值跌破1元,备受投资者关注。融360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阶段性下降属正常现象。理财子公司配置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会更大,只不过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期限较长,产品未到期或未到开放期之前投资者没有察觉到产品净值波动,实际上在此期间产品净值是在不断涨跌起伏的。对于长期理财产品,投资者无需过度关注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
目前来看,随着市场回调及股市上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正逐渐修复。
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7月16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理财报告》)称,截至2019年年末,非保本理财产品有4.73万只,存续余额23.40万亿元,同比增长6.15%;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加4.12万亿元,增长了68.61%,净值型产品在非保本理财中占比43%。
虽然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余额已由新规前的15%大幅提高到60%左右,但原定的过渡期已过80%,全部转型的确存在难度。另外,尽管目前各家银行都称净值化转型取得较大进展,但实际上很多银行主要是靠现金管理类产品来做大规模,而这类产品是过渡期政策下的特殊产品,距离真正的净值型产品尚有差距。
整治结构性存款乱象显成效
在净值型理财产品推进艰难的同时,银行结构性存款则从“资管新规”落地之时就开始“走热”。
201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开始出现快速增长。2020年,在资金面整体充裕的情况下,结构性存款依然呈现量增价高的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2万亿元。“近年来,一般性负债问题特别是低成本存款增长乏力成为制约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银行对于主动负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为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发展埋下伏笔。”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影子银行出现萎缩,同业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连续负增长,银行稳存增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安信证券分析师池光胜表示,今年以来,部分企业通过发行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票据贴现、申请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然后购买结构性存款赚取利差。而部分银行为了完成存贷款指标,某种程度上配合和助长了企业套利行为。
在金融脱虚向实、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成为监管严控的对象。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此前已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高存款成本。近期也有部分银行因结构性存款业务违规收到监管部门罚单。
监管重拳出击,结构性存款在5月份迎来近年“首降”。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总规模为11.84万亿元,环比下降2.48%。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83万亿元,较5月末的11.84万亿元减少超过1万亿元。
警惕影子银行“回潮”
“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打击通道业务和监管套利,降低交叉金融风险。“资管新规”第22条明确,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在此背景下,非标资产和通道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资管、信托和基金子公司规模持续收缩;而以投资标准化资产为主的公募基金和保险资管规模则持续正增长,私募基金中投资于标准化资产的证券投资基金部分规模也保持正增长。据统计,2019年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的规模分别下跌了18%、18%、5%,合计减少4.3万亿元,比2017年末减少13.2万亿元,连续两年呈压缩态势。
不过,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合计25.9万亿元,较2019年11月末再度上升1.6万亿元。而从发行产品期限来看,三个月及更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在一季度发行规模中的占比提升至43%,这是201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与资管新规“鼓励银行发行中长期理财”的目标有所背离。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定位不够清晰。在经营管理上不能独立自主,而是继续由母行实施部门化管理,不仅自身难以实现发展初衷,还会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秩序和发展方向产生新的冲击。其次,新产品不够新。仅仅是通过将预期收益率改为业绩比较基准并定期公布净值,就简单认定为是转型成功的净值型产品,离公募基金和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标准还有差距。再次,老产品和老资产压降缓慢。
直面挑战 转型必行
可以肯定的是,“资管新规”出台两年多以来,涉及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设立,更加速了资管转型进程。目前已获批准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共有20家,其中14家已开业。同时,外方控股理财公司也登上国内舞台,行业转型发展稳步向前。
然而,资管行业转型前路漫漫,仍面临许多挑战,疫情对存量资产处置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前,监管方面曾回应称,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对相关政策进行小幅适度调整。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处置的存量资产,可由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和承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上述《研究报告》称,新产品转型难,整体进度较慢,且新产品又衍生出新问题,如现金管理类产品在监管标准细化和明确后,重新面临整改;老产品化解难,其投资组合中部分资产已成为坏账,部分资产不具备回表条件或回表后对银行监管指标形成较大压力,且投资端压缩打破原有融资体系,造成一定溢出效应。
另外,银保监会在检查中也发现,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执行的过渡期内,机构在理财业务、资金信托业务方面存在整改不到位的情况。有的机构存在等待观望心理,存量业务整改压降计划不明确,个别机构保本理财、同业理财、多层嵌套业务规模有所上升。
此外,华泰固守张继强团队还提到,当下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囚徒困境”下各家银行不愿打破平衡、率先降低理财收益率。
行业调整中所呈现出的这些难点,还有待进一步破解。央行相关负责人强调:“各界对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建议比较多,但是无论是延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再回到过去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