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 基金投资人不赚钱?积累财富需要践行正确的理念
摘要 今年的波动行情使得A股投资者如坐过山车:创业板2月3日的暴跌7%、之后3个星期上涨30%、全球疫情影响下再暴跌26%、4个月暴涨59%。上一周投资者还沉浸在牛市的喧嚣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基金推荐?现在医药、券商基金还能买吗?我手里的基金不涨,要不要去追其他涨得好的基金?当这几日市场出
今年的波动行情使得A股投资者如坐过山车:创业板2月3日的暴跌7%、之后3个星期上涨30%、全球疫情影响下再暴跌26%、4个月暴涨59%。
上一周投资者还沉浸在牛市的喧嚣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什么基金推荐?现在医药、券商基金还能买吗?我手里的基金不涨,要不要去追其他涨得好的基金?
当这几日市场出现猝不及防的急跌时:
为什么我一买基金就跌?现在要不要下车?市场会不会在我卖了基金之后就反弹?现在是牛市的调整吗?我要不要加仓?
类似的疑问屡见不鲜,因为许多投资者喜欢交易市场的波动,赚取基金净值波动的钱,但这样往往容易错过优质基金长期增值的钱。
常见的结果就是,长期来看基金公司产品的收益率很高,但是很多基金投资人却不怎么赚钱。
基金赚钱,基金投资人不赚钱?
由于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市场机制也尚未成熟,A股市场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非理性行为,这也使得作为专业投资者的基金等机构能够持续获得超额收益。
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间,偏股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为投资者创造了7.1%的年化收益率,而同期的沪深300全收益(即包括分红再投资)和全A股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4%和3.9%。主动型基金为投资者创造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少数优秀基金经理的收益率更是可以达到年化10%-15%。
但是,投资者赚到钱了吗?许多基金投资者不赚钱。
经常有投资者埋怨赚不到钱,赚钱的都是别人家的基金。也有许多基金公司做过统计,即使是长期业绩非常好的基金,赚钱的投资者也是少数。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和基金投资者的持有期和投资理念有很大关系,许多投资者太在意基金净值短期的波动。
持有基金小于1年的投资者比例高达78%。
根据华宝证券的研究,2015年9月15日到2017年11月14日上证指数的收益率是10.1%,506万基金投资者中有42%的投资者持有时间小于1个月,平均持有12.6个自然日,平均收益率为0.5%,显著跑输指数。
平均持有时间大于1年的投资者占22%,盈利的投资者占比80%,平均收益率达到17.4%。
部分基金投资者的误区
这是基金投资者经常陷入的2大误区:
一是把基金当股票炒,频繁交易、追涨杀跌
一方面,大部分基金投资者由于持有期不够长,基金的短期波动率决定了投资者的持有回报率;另一方面,短期交易通常买在高点,使得基民在持有期间并不赚钱。此外,0.5%左右的基金交易成本也侵蚀着短线投资者的收益。
牛市里的基金投资者也具有明显的追涨杀跌行为、赚不到钱。基金业协会也做过一个统计,权益基金在牛市启动前、每轮的股灾期间出现大规模基金赎回,而在牛市阶段和反弹阶段出现净申购。
二偏好短期业绩好、波动性高的基金,忽视了波动性低的基金带来的更高的长期收益。
假如投资者面前有两只基金可以选择:
一只基金连续3年的收益率为50%、50%和-50%;
另一只基金连续3年的收益率分别为20%、20%和-20%;
你会怎么选择?假设初始净值为1,选择第一支基金的投资人,可以获得1.125的回报。相信这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涨幅大,收益看上去就更高。
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低涨幅、低回撤的第二只基金,可以获得1.152的回报,是高于第一支基金的。
这个结果跟很多人的直觉是相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高波动并不一定代表高收益,短期的高收益不代表长期能累积收益。
今年基民的短线投资行为依然普遍。
今年投资者借道基金投资股市成为一个显著特点,2020年1-6月份新发的股票和偏股型基金份额达到7028.5亿份。根据平安证券的估算,4月份和5月份分别有109亿、777亿的基金份额从老基金转移到新基金。
赎旧买新行为不但使得投资者的投资频繁化、短线化,付出更多交易和机会成本,也影响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节奏,不利于基金的有效运行。
投资回报不在于短期涨跌
而在于长期的累积
下面是2只真实的公募基金业绩图,在行情好的时候,基金A取得了明显领先于基金B的业绩,然而当市场环境变化时,基金A的收益被基金B所赶上,而买在高位的基金A投资者更是承受了较大的亏损。
根据上图我们来思考2个问题:
1.在未来的 2019-2020 年,哪一只基金可能表现更优呢?
2.进一步假设我们可以预知 2019-2020 是牛市,哪一只基金可能表现更好呢?是不是基金A的表现更好?
结果是,基金B的收益表现更好,而基金A和指数略微持平。
当我们站在某个时点、某种市场环境下,经常会找到短期业绩表现优秀的基金和短期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但是对于准备买入的基金投资者而言,基金的短期业绩无法预测投资者未来的真正收益。
许多投资者买基金是为了能够快速赚钱,所以常常买在市场情绪、基金业绩的高点,使得投资结果和初衷背道而驰。
建议投资者树立中长期的投资理念,在充分了解自认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后,理性选择长期优秀的基金和基金经理,避免追涨杀跌,享受资本市场发展和优秀基金经理的收益,获得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