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12家寿险公司划出“红线” 监管为万能险再敲警钟
摘要 继“宝万之争”以来,监管部门多次为万能险“立规矩”。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指出了万能险存在利差损风险隐患的问题,并对各公司提出了整改要求。据了解,12家被约谈的公司为:上海人寿、渤海人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阳光人寿、君康人寿、信泰人
继“宝万之争”以来,监管部门多次为万能险“立规矩”。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指出了万能险存在利差损风险隐患的问题,并对各公司提出了整改要求。
据了解,12家被约谈的公司为:上海人寿、渤海人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阳光人寿、君康人寿、信泰人寿、中信保诚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横琴人寿。
会谈中,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指出,因这些公司的万能险业务存在实际结算利率大于财务收益率所带来的利差损风险隐患,人身险部责令各公司立即整改,根据万能账户实际投资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实际结算利率,并于9月1日前将整改情况进行书面报告;其次,人身险部要求各公司对消费者做好解释说明和相关服务工作;最后,对整改不到位的公司,监管部门将依法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为何万能险业务受到监管部门如此重视?这或许从万能险与传统寿险本质区别谈起。前者与后者一样给予保护生命保障,不过,前者还可以让客户直接参与由保险公司为投保人建立的投资账户内资金的投资活动,保单价值与保险公司独立运作的投保人投资账户资金的业绩挂钩。
此前,在2015年“宝万之争”中,围绕着用万能险购买的股票是否拥有表决权的争论,便是引燃“大战”的导火索之一;部分业内人士亦认为,宝能系资金来自于万能险,而万能险便是打开险企投资“潘多拉魔盒”的“罪魁祸首”。
“相比寿险的保险保障属性,万能险的理财属性更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介绍称,万能险的高结算利率,目的是为了吸引投保人进行投资;然而,结算利率与公司财务收益率之间利差过大,将导致保险公司在万能险业务上做得越多、亏的越多,并非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而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梳理也发现,在这12家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实际结算利率常年高于5%,部分公司甚至年初至今实际结算利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如复星保德信人寿的万能险产品“附加天天盈B款年金保险”,其2016年底至2017年初售卖版本从年初至今有着6.5%的结算利率;恒大人寿的“恒大人寿金玉盈泰一号两全保险”也有6.5%;上海人寿的“盛世加利两全保险”年初至今有着6.35%的结算利率……而天安人寿、泰康人寿旗下产品也保持着6.05%的结算利率。
“相较银行理财的3-4个百分点的收益率,以及货币基金1-2个百分点的收益率,万能险高达5%乃至6%的收益率也显然偏高。”谈及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陈嘉宁如是评价,并认为监管出手有着遏制恶性竞争的作用,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
事实上,在近期银保监会下发的保险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中,万能险业务被单独列明。如万能单独账户的资产未单独管理;在同一万能单独账户管理的保单未采用同一结算利率;万能账户实际结算利率未根据万能账户单独资产的实际投资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存在刚性兑付的情形;万能单独账户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对可能存在的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未制定可行的应对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