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机构呼吁强化制度建设 打通创业投资最后一公里
摘要 证券时报记者卓泳今年以来,中国创投业感受到明显的寒意,甚至连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机构都觉得“日子不好过”。事实上,创投业的这一变化并不孤立,而是随着我国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放眼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国家正在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社会资金热度也逐渐退潮,加上管理层加强监管,提高企业进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今年以来,中国创投业感受到明显的寒意,甚至连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机构都觉得“日子不好过”。事实上,创投业的这一变化并不孤立,而是随着我国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放眼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国家正在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社会资金热度也逐渐退潮,加上管理层加强监管,提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使得创投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分化和调整,进入了新一轮大变革中。
对此,创投机构如何看待,又将如何面对?日前,第20届高交会系列活动“变革中的中国创投业:新机遇与新挑战”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有创投机构人士在演讲中表示,创投业虽然遇到了发展困境,但真正的创投寒冬并没到来,建议业界扎实做好投资。同时,现场也有嘉宾呼吁国家抓紧制度建设,扫清创业投资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从而提高创投资金的流动性。
寒冬未至
基金大可抓紧“练功”
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这些问题着实成为了今年许多创投机构眼前的“拦路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机构也难以幸免。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数据显示,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仍然呈现较明显的募资难问题,尤其是中小机构及新机构,募资总金额同比下滑55.8%。
募资难之外,行业的投资和退出也同步下滑。同一数据源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滑10.7%。与此同时,退出案例数量同比下降50.4%,受IPO(新股首发)审核趋势影响,IPO审核过会率下降至49.2%,被投企业IPO上市数量同比下降35.3%,机构退出压力增大。
在东方富海合伙人、总经理肖群看来,除了外围经济因素影响外,出现这些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创投机构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流动性不够。在做管理和募资时,肖群常常遇到投资人追问什么时候能赚钱、能赚多少钱?“我通常会打断他说,创投的流动性比较差,没法做到投资两三年就赚钱。”
募资难无疑加速了创投机构的洗牌出清,只有成功募资的基金才能持续生存下去。但深创投副总裁蒋玉才认为,到目前为止,创投业都还没经历过真正的市场淘汰,也就是从第一波创投浪潮起来以后至今仍未退潮。“预计第一次真正退潮会发生在2020年,因为第一波成立的基金将在那时清算,到时应该要给投资者和市场一个明确的答复了。”
蒋玉才认为,创投行业发展得究竟怎样,要看基金的整体表现,只有那时创投机构才会真正面临市场的考验,市场会逼着行业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这个时候才会真正感受到寒意,大家现在要加强基金自身的规范,做好应对,放缓投资节奏,提高项目的投资质量。”
无惧洗牌
但要强化行业生态
“今年行业在资金端和资产端受到的影响都比较大,我投资的资产利润也不是很乐观,税收和IPO审核趋严也严重影响了项目退出的进度,Pre-IPO(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模式更是岌岌可危了。”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梁国智对于今年的形势也感同身受。
在梁国智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投业的洗牌不可避免。“洗牌也没关系,我们过去也经历过很多次洗牌,但总的趋势是无论洗牌结果怎样,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还需要创投基金来解决,就看谁能熬过去。”他表示,似乎每一次出现危机的同时,都孕育着一些机构成长的可能,或许熬过这个冬天,就会诞生优秀的创投机构。
站在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上来看,肖群认为,中国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让每一个诚信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通过市场化、资本化的方式实现退出。他指出,尽管现在国内也有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但从实践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IPO的门槛也在提高。
肖群认为,要弥补一些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打通创投最后一公里,让资本流动起来。此外,应以科创板推出为契机,重新思考监管理念,实践制度创新,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真正落实注册制,要相信市场和投资者的智慧,也要相信投资者承担损失的能力;合理征税,降低创始团队股份限售比例和时间。
责任编辑: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