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纯达基金(四):价值观凝聚投研人才,共同研究独立投资
摘要 引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820家,基金存续规模为3.09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创出历史新高。然而,行业的高飞猛进也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竞争,中小私募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近日,我们走访了上海纯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纯达基金),来研究一家新锐私
引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8820 家,基金存续规模为3.09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创出历史新高。然而,行业的高飞猛进也伴随着愈演愈烈的竞争,中小私募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近日,我们走访了上海纯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纯达基金),来研究一家新锐私募公司迎难而上、稳步发展的样本。
“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这对于依赖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的权益类基金来说,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一直以来,优秀的投研人才都是私募基金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对纯达基金而言,选人、用人的历程就是公司发展进步的历程。
2016年,纯达基金成立之初,投研团队聚焦于股票多头策略,开始小规模试水权益市场。2017年,纯达基金发行了一只FOF产品,选择8家优秀私募基金进行投资和调研,目的在于学习优秀私募机构的管理经验。2018年,纯达基金投研班底逐渐成熟,围绕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及5G互联网等方向配置相应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在A股一路下跌的2018年三季度,纯达基金果断发行三只股票型产品,扛住巨大压力,保持较高仓位,在春季行情中获得了宝贵的收益,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这关键的一步,离不开2018年3月份林辉平的到来。
林辉平1995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后在高校任教。因为对股票投资的强烈兴趣,他毅然放弃了原有的稳定工作,1998年奔赴武汉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2001年,研究生毕业后林辉平进入券商工作,从事投资策略分析。十多年来,林辉平不断完善股票投资分析体系、探索符合科学的交易规则,不断打磨自己的投资理论、风控原则和交易模型。2018年3月,在收到多年好友、纯达基金总经理薄地阔的邀请后,林辉平加盟纯达基金担任投研总监。
关于投资方法,林辉平倾向于从周期角度出发,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和时代需求的行业,再通过基本面的深度分析,选择各细分行业里优质个股,构建投资组合进行组合投资。
“我们追求的是复利所带来的力量。”林辉平说。作为一个在市场浸淫20年的操盘者,林辉平绝非一个价值投资的教条主义者,而是时刻保持着对市场的敬畏。拒绝用杠杆,坚持价值和真成长、组合投资,这三个原则已成为他坚定的信条。
完成股票多头产品布局后,纯达基金管理层敏锐地发现了可转债的投资机遇。
2013-2014年可转债发行数量很多,但2015年一波牛市之后就萎缩了,市场上甚至连可转债研究员都很少见。2016年“定增新规”颁布,定增被限制,政策对可转债做了很多让步,可转债市场慢慢火了起来,纯达基金就是那一批率先将投研资源倾注到这一领域的机构,由张一叶、吴荻两位基金经理管理转债策略产品。
张一叶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香港大学商学院硕士,在独立管理产品之前,他从事了近8年的数据挖掘工作,主要从事投资者个人交易行为的相关数据分析,而后他将积累下来的策略用于投资交易,从管理商品量化FOF产品开始进入私募基金投资领域,转而扎根于可转债投资。张一叶认为,复利投资,慢即是快,见证并详细研究了市场上大量的失败者及其失败的投资经历,他建立了一套“逆向思维”的交易逻辑。在高波动的CTA市场与低波动的债券市场的研究投资中,他认为投资最终的能力是“识错”的能力,即止损。当下的A股市场受到外围扰动,短期情绪带来的市场波动较大。但从基本面角度分析,国内上市企业经营逐步恢复且在不断向好,国家经济强韧,未来的A股市场走向分化,优质企业将带领市场趋势。
吴荻拥有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5年研究投资经验,擅长财务分析,投资风格稳健,是私募圈数量不多的女性基金经理。
她认为自己走上专业投资的道路,50%是运气,50%是兴趣。吴荻认为 “投资只能赚到信仰的钱,其他的赚不到。而信仰来自对市场某个方面的极为深刻的认知。”在投资过程中,吴荻认为估值是基础,交易做保护,自己必须有一套稳定的判断贵与便宜的逻辑,这套逻辑应当符合常识且深入认知,以免被市场短期的涨跌所洗脑而犯下愚蠢错误。
在股票多头策略及可转债策略慢慢成熟之后,纯达基金开始布局市场中性策略,背后原因有三:一是满足机构客户需求,发挥中性策略净值回撤小、表现稳定的特色;二是纯达的市场中性产品以多因子策略为基础,可以协同现有投研团队力量;三是纯达基金要成为一家平台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在不同经济状态下控制投资组合风险。在这一战略指导下,量化团队逐渐组建起来。
目前纯达基金市场中性产品基金经理由朱旭辰担任,他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读研时就对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跟随导师从事量化投资研究。毕业后,朱旭辰加入私募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组合投资和风险控制体系。在量化投资这条路上,他的研究生导师带他入门,而毕业后,“市场,这位无形的导师一直在指引我做出更好的策略。”他认为,市场会反馈出很多数据,一个量化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出一定的规律,然后在既定的规则下,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同时,他强调,投资中风控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纯达基金量化团队在因子挖掘及策略研发方面,由10年量化投资研究经历的“老兵”田源来扛旗。田源,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10年量化投资研究经历,对期货大容量策略和期货短线策略、股票、期权各市场的量化策略有深入研究和大量成果。曾任上海富善投资期货部总监、合伙人。所负责和参与管理的CTA公开产品最大规模超40亿,产品两次赢得私募基金金牛奖。
在就读博士期间,当时国内量化研究和投资相对小众,田源加入了一家欧洲量化对冲基金实习,找到了数量化分析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作为一个量化投资者,田源深信“市场是可以预测的”,投资逻辑就是模型,模型以历史回测为准绳来构建。田源认为量化投资必须用历史数据说话,比较重要的规范有两个:一是充分的样本外验证,不要用样本内的好结果自欺欺人;二是要避免用生存者偏差来蒙骗自己和投资者,比如实盘了一段时间,觉得模型需要调整,就用调整以后的回测结果来代表这个策略的表现,调整后的策略肯定在历史上是表现很好的,但这不表示未来这个策略还会好。一定不要用这样的结果来给自己找信心,不好的策略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
经过4年多时间的打磨,纯达基金建立起来一支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活力的投研团队,在“以客户收益、感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引领下,投研团队共同研究、独立投资,通过不断的讨论、沟通,逐渐逼近事实与规律。
走进纯达基金系列文章可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