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ESG理念 信托公司大力推进绿色金融

来源:金融时报 2020-10-13 11:00:4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ESG)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ESG本土化路径。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表现越来越影响到投资者信任度。绿色信托蓬勃发展信托业近年来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实践,为绿色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ESG)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ESG本土化路径。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表现越来越影响到投资者信任度。  

绿色信托蓬勃发展

信托业近年来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实践,为绿色产业提质增效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绿色信托蓬勃发展,在业务拓展与标准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体现出信托业发展绿色信托的执行力与能动性。在资产规模方面,2019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规模为3354.6亿元,同比增长152.94%,新增绿色信托资产规模为1383.52亿元;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为832个,同比增长101.45%,新增绿色信托项目313个。在标准化建设方面,2019年首部绿色信托自律公约——《绿色信托指引》审议通过并发布,成为绿色信托向标准化方向迈进的关键一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人民银行等七部门2016年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立起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信托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持续创新绿色信托产品与服务模式,把低碳、绿色和环保融入经营理念,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在国内经济复苏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共同践行ESG理念,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绿色信托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托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深化行业转型,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9月末召开的“绿色金融发展论坛暨ESG前沿研究”论坛上,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说。

据了解,中航信托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历经七年研究沉淀与实践探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信托理论研究与业务服务体系。为有效推进绿色信托迭代创新,公司将ESG发展理念纳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制定与管理全流程,创新设计以ESG为主题的另类投资和资管产品与服务,持续推进绿色信托标准化和体系化建设,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助力绿色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介绍,中航信托今年发布了《碳金融:国际发展与中国创新》与《2019中航信托碳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报告》,对中国和欧盟碳市场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较为创新地提出了碳信托的概念,从碳信托账户管理、碳资产交易、信托投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对碳信托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

ESG不只是承诺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广州绿色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张平看来,当前绿色发展已经逐渐从国家驱动阶段向“企业ESG承诺+政府增强型市场激励”阶段转变。在多元利益相关者驱动的绿色金融生态中,政府增强型的市场激励机制是这一生态驱动的核心要素,在政府规范性法规指引的基础上,企业等微观主体的ESG承诺正在逐渐形成自觉性。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ESG投资兴起于国际市场,近年来在国内逐步发展为主流投资理念。在投资和资产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投资者对企业公司治理、公司战略及配置、环境分享机遇等环境、责任与治理相关表现更为关注,ESG理念逐渐成为全球性投资共识。

事实上,ESG投资理念越来越受到全球和中国投资者的关注,其中,应对气候变化是ESG投资中的重要考量内容。此外,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消费者和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日益增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表现不佳的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可能面临重大的声誉风险。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撰文认为,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投资时,都对被投资企业的ESG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银行和保险机构如果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积极作为,不全面披露ESG相关信息,机构自身的商业价值将很难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另外,一旦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公司客户实施的重大项目因污染或碳排放问题受到阻碍,将使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授信或投资风险增多,其公司类或投行类业务也会受到重大影响。这些风险从短期看,可能是潜伏的、不显著的;但从长期看,则是现实的、重大的和战略性的。相关风险如不能够及早识别防范,则有可能引发重大的实质风险。

践行ESG仍需实践推动

巴曙松认为,当前人们对于ESG投资总体上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在推动ESG投资从理念到实施的转换中,不同金融机构的进展存在差异和分化,未来要继续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它的落实与实施,积极促进ESG投资从理念向实践行动的转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武祥表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全部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总和,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以资源能力为基础,以活动成效为原则,以技术为手段,以交易增值为导向,以税务、法律、会计规定进行优化。面对绿色金融项目存在收益率低、收益来源有限、运营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等“痛点”,企业可以运用商业模式创新的思维方式,针对性地对各项要素进行优化,促进绿色资产价值的发掘与变现。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面临的重大机遇,叶燕斐建议可关注四方面,一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绿色建材等战略新兴产业;二是为加强节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建设项目,如水利、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等;三是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前沿技术创新方面;四是在金融市场方面,我国全国性的碳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建立,条件成熟时将开展交易。各类绿色债券发行和交易十分活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潜力巨大,气候债券、蓝色债券开始探索。

相关阅读:ESG投资理念渐成主流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单纯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ESG有三个价值支柱,即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责任。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5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在国际资产管理行业,ESG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更重要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要在资产管理行业落地,必须有科学的方法与工具,ESG正是合适的载体。国盛证券研报认为,ESG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主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接纳认可,签署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投资机构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也持续上升。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传播,ESG更是成为热门话题,资产管理机构热衷于打上ESG标签。施罗德投资认为,人们在ESG方面的意识增强,相关诉求与日俱增是不争的事实。ESG将在未来影响投资回报,这变相加快了金融资产回报转型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研究表明,秉承ESG理念的投资机构不仅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获得不俗的经济效益。尽管中国还处于ESG投资的早期阶段,而且很多投资者都是散户投资者,但投资者还是会偏爱ESG综合表现好且评级高的公司,尤其是在危机时期。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