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 为什么巴菲特却永远有钱?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2018-10-11 20:02:00

摘要
全球股市暴跌,为什么巴菲特却永远有钱?文|朱昂A股又暴跌了,上千只股票跌停,整个朋友圈弥漫着深深的悲观。几乎没有任何人谈论股票两个字,看到最多的是西贝肉夹馍收集19个赞就能免费领取的请求。但是,我们都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10月,是投机做股票特别危险的一个月份,其他特

  全球股市暴跌,为什么巴菲特却永远有钱?

  文|朱昂

  A股又暴跌了,上千只股票跌停,整个朋友圈弥漫着深深的悲观。几乎没有任何人谈论股票两个字,看到最多的是西贝肉夹馍收集19个赞就能免费领取的请求。但是,我们都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10月,是投机做股票特别危险的一个月份,其他特别危险的月份是7月、1月、9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事实上整个2018年是A股自2011年以来表现最差的年份,所有指数跌幅都超过25%,大小盘轮跌,全年上涨个股的数量不到8%。2015年的去杠杆虽然恐怖,但那一年指数全年还是上涨的。2016年虽然出现过熔断,但市场在两次熔断后迅速见底。2017年虽然大部分个股出现了下跌,但是以白马成长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赚钱效应。再往前,2012到2014年,每一年市场都有不错的整体性行情。我们也曾经说过,A股其实很赚钱。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A股真正的熊市只有2008年,2011年,2015年到2016年下半年,以及今年。

  今年的熊市和过往非常不同,不像2008年盈利出现的大幅下滑,也没有2011年无风险收益率在一个极高的位置。过去一段时间,从个股角度看,A股有大量优质的公司,都已经跌出了价值。然而,市场却继续再给所有投资者打脸。

  今天我们要说的并非价值投资,而是另一个重要的决定投资的因素:资金成本。

  我一直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资金成本是被许多人忽视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决定了你的心态,你的交易行为。相信今天许多人在回顾1987年美股暴跌的时候,几位价值投资大师在干嘛。

  成长股教父彼得.林奇说过“每当股市暴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的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

  巴菲特最经典的名言就是,在他人恐惧时贪婪,在他人贪婪时恐惧。

  投资大师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市场下跌时,你要冷静理智,这或许是一次很好的买入优质企业机会。而历史也不断告诉我们,在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国家中,股市长期会有很好的回报。美国过去40年的年化回报率超过7%。

  但是当1987年股灾来临时,我们看看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在干什么?巴菲特在办公室看报纸,他一开始并不知道市场大跌了,直到有人给他电话,然后他耸耸肩,继续看报纸。彼得.林奇在外面度假,当他看到市场暴跌的时候,第一时间修改行程回到了办公室。然后他继续在办公室看报纸,什么都不干。有人问林奇,既然你什么都没干,为什么要取消休假?林奇说,那是因为我不希望我的投资人说,股市暴跌的时候,这个家伙还在打高尔夫。所以我要回到办公室。

  两位投资大师行为的截然不同,背后反应的是资金性质对其行为的影响。巴菲特的背后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资金性质是零。市场暴跌,没有人会赎回他的产品,甚至不会有投资者在意。他可以坦然的在办公室看着报纸。而林奇是公募基金经理,他是有一定资金成本的,必须回到办公室“装装样子”。而当你,许多对冲基金经理,面临的当然是客户赎回,他们必须盯着屏幕做决策。

  最近有许多人在加杠杆爆仓了。我常常会想,其实巴菲特也是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浮存金,不断在加杠杆。但是巴菲特是安全的杠杆,是零成本的杠杆,没有任何的风险。而其他人,都是有成本的杠杆。成本越高的资金,会导致我们的技术动作越容易变形。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到最后都只想管自己的钱。自己的钱,是没有任何资金成本的。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专业投资者都希望长期持有,不做追涨杀跌,甚至不用看盘,把时间花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研究公司,看财报,调研企业,以及陪伴家人。但是,你的行为是有资金成本决定的。资金成本也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从商业模式上,巴菲特的成功在于拥有极低的资金成本,让他能从容的做价值投资。

  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底部的时候,许多人已经亏损50%了,99%的投资人没有任何子弹了,但是巴菲特却能够还有钱抄底。

  最后,来点小小的鸡汤。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下个礼拜会怎么样,但是看长期一些,好的企业一定会带我们穿越寒冬。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