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投资:被基金严重低配的10年,银行股经历了什么?
摘要 06-09年:解下历史包袱轻装上市4万亿投放埋下不良隐患。12-16年:不良压力持续凸显真实业绩增速一度转负。2017年后:不良生成拐点出现业绩增速仍待修复。
近期,我们在对银行股的分析中,常用到下面一张图:
图中,蓝线反映了偏股基金对金融行业的配置情况,橘线则是沪深300中金融公司的权重加总。为什么要以沪深300权重作为标准配置比例?这是由于多数偏股基金以该指数为业绩基准,相对沪深300的偏离程度能够反映他们对某个行业的偏好及行为变化。如图所示,09年后偏股基金持续低配金融业,其中占据主体的银行股更是被严重低配。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过去10年,被大多数基金抛弃的银行股却明显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010年以来沪深300涨幅51.03%,银行指数却上涨了99.95%,涨幅是前者的2倍。
多数基金对银行股的低配行为反而拖累了他们相对基准的表现。
06-09年:解下历史包袱轻装上市4万亿投放埋下不良隐患
2006年后,五大行及主要股份行相继上市,如图1所示,整个金融业在沪深300中的权重从10%提升到30%以上,偏股基金配置比例也随之上升,保持在略微低配的位置。从基本面看,股改上市前,主要银行已将历史包袱剥离,业绩呈现快速增长。以工行为例,06-08年净利润增速均在30%以上,不良率持续降低,2010年初工行估值在2.5倍PB左右。
2009年4万亿下,银行信贷快速扩张,当年工行贷款同比增速高达25.3%,中行甚至达到48,97%,助力银行业绩触底向上,同时粗放的投放模式也给未来埋下了隐患。从基金行为看,2009年6月后,偏股基金对金融板块的配置比例便一路向下,从最高时的27.89%下滑到14年的3.97%。这说明,基金经理们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银行资产质量2-3年的恶化,并提前大幅减仓。然而,当时的市场价格也已经过度反映了相关信息、高估了银行基本面恶化程度,以至于低配银行股未能带来超额收益,如图2所示,10年至今银行股反而跑赢了基准。
12-16年:不良压力持续凸显真实业绩增速一度转负
2017年后:不良生成拐点出现业绩增速仍待修复
2017年后,四大行不良生成率开始拐头向下。“不良生成率”综合考虑了停在银行账面的问题资产及已处置部分,能够很好衡量银行真实不良生成情况。它的下降意味着银行存量不良压力出现缓解,同时,由于处置大于生成、不良率开始降低。
在上一轮不良周期中,主要银行到底产生了多少不良?
16年后,资产质量向好并未完全反映在银行业绩中。一方面,银行不良认定严谨程度在提高,很多原本算不上不良的资产也被计入了不良。
另一方面,加大拨备囤积力度,在资产质量好转的同时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
上述两因素表现为不良偏离度的下降以及拨备覆盖率的上市(以工行为例),这导致了银行减值费用居高不下,拖累净利润实现。按照图5测算,17年后银行真实净利润增长要明显好于账面数据。
从16年下半年到17年底,基金对金融行业的配置比例从4.44%提升到11.64%,占比接近翻倍。但由于业绩增速未充分释放,乃至资管新规等影响,仍处于明显低配位置。
10年复盘:未来何去何从?
纵观过去10年,主要银行经历了轻装上市、业绩高增、粗放投放、不良爆发、持续消化的过程。周期循环中,银行股也享受到了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我们以减值损失/营业收入,衡量资产质量变化及审慎性拨备计提给银行业绩带来的影响。2009年减值费率从17.93%降低到7.5%,12年后持续攀升,从6.28%上升到了2019年的20.93%。这意味着,2019年工行2成以上营业收入都计提为了拨备,是12年的3倍以上,这是处置历史问题资产所致。随着旧包袱出清,资产质量向好、抵补能力充足,减值费率大概率会出现趋势性下行,这在银行龙头——招行报表上已经出现。
过去十年,尽管银行指数上涨99.95%,但估值水平(PE)却在稳步下降,从10年初的15倍PE下滑到当前的6倍,已不足此前一半。市场情绪与基金配置行为一致,由此带来的估值压力严重拖累了银行股表现,其上涨全靠业绩推动,市场热情仍处于冰点。
今年的疫情及1.5万亿让利让市场对银行股更加悲观。基金配置比例逐季大幅下滑,从2019年底的10.06%降低到2020Q2的4.28%,已经逼近了历史最低位。基于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当前时点银行股已经处在了十年不良周期的存量出清阶段,4万亿中产生的问题资产已基本解决,近年过度计提的减值损失甚至有望反哺。
对于疫情以及让利对影响的影响,我们此前文章已有详细分析,冲击并不大,反而是历史存量问题才是影响银行业绩的关键。政策指导及调控所带来的银行更快的处置节奏、更加严谨的不良认定,以及2020H1巨量的拨备计提(工行减值费率飙升到27.98%),会把银行存量出清的时间节点进一步拉近,业绩增速回升可期。从银行股投资来看,这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