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信托、安信信托:何以黑马折戟?

来源:铑财 2020-10-16 14:21:59

摘要
作者:慕容狄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信托市场,不乏秋意。用益信托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当季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6583款,环比减少17.11%,发行规模6375.11亿元,环比下滑21.87%。成立规模也出现大滑。三季度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共5780款,环比下滑27.11%,成立规模5150.06

  作者:慕容狄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信托市场,不乏秋意。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当季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6583款,环比减少17.11%,发行规模6375.11亿元,环比下滑21.87%。

  成立规模也出现大滑。三季度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共5780款,环比下滑27.11%,成立规模5150.06亿元,环比下滑31.05%。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铑财表示:一个原因是信托的私募属性导致其受到200人的限制,一些大额资金需求无法通过集合信托来实现,无形中也就提升了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条件和门槛,导致成立难度加大、可融资规模受限,发行规模自然好不到哪去。其次,信托新规中对资产端新设定的非标比例限制,也导致集合信托发行规模受限;另外,以轻资产模式开展的纯通道性信托业务也遭遇瓶颈,信托公司现有资本金规模限制其风险承担能力,让集合信托发行规模遇阻。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表示,三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市场的遇冷,监管层压降融资类业务是较为直接的原因。其次,优质底层资产匮乏,以及市场风险依旧高企,信托公司处于防风险考量展业谨慎等,都是发行大滑主原。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结合具体业务,作为信托业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信托由于“三四五新规”实施,融资快速收紧,亦对行业造成不小打击。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9月份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347.70亿元,环比下降39.86%。

  但也不全是悲观之色。

  首先,投向工商企业的新增信托资金在三季度末超2000亿元,占新增信托总规模比超四成,比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分别上升10%和5%。

  中国信登数据显示,2020开年以来,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超半数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

  数据升降间,意味着信托行业正在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是信托行业的应有之义。

  但往期看,一些粗放打法导致行业、企业不乏乱象。尤其是坐拥房地产信托、非标资金池、融资类信托等产品。从某种程度来看,基本就是“躺着赚钱”。滋润日子过久了,合规经营、品控风控方面就易出现漏洞。当行业监管收紧、风向突变时,一些裸泳者自然显出真身。

    01

  华信信托

  资金池风波

  比如华信信托,就正在交学费。

  这匹2015年的盈利“黑马”,近期麻烦事不断。

  10月14日,华信信托发布两起延期兑付公告。华信·华悦45号集合资金信托及华信·悦盈稳健增长72号集合资金信托延长30个工作日兑付本金及收益,兑付日不晚于11月26日。

  9月24日晚间,华信信托官网连发三则产品延期公告:由于融资企业无法按期偿还融资本息,导致6个信托项目延期兑付:华信·华冠323号集合资金信托、华信·华冠324号集合资金信托、华信·华冠325号集合资金信托、华信·华悦17号集合资金信托、华信·华悦42号集合资金信托、华信·华悦18号集合资金信托。

  掐指算来,从自9月24日起,华信信托陷入延续漩涡,持续发布产品延期兑付公告,涉及“华冠”系323-330产品、“华悦”系17-19号、42-45号及“悦盈”系72号共计16只产品。

  与之相伴,舆论关于其资金池质疑也持续发热。

  所谓资金池业务,是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一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争议不断,甚至有业内人士将其视作“庞氏骗局”的温床。

  聚焦华信资金池质疑,国际金融报指出,华信信托此项业务已持续多年,期间大量滚动发行。

  以“华冠”系列集合信托为例,其中华冠70号相关信息显示,资金运用的三方面分别为:受托人将信托资金以股权投资、权益投资、贷款、权益融资或其他债权等单一或组合方式运用于经营管理规范、具有较好成长性、收益稳定的企业或项目;受托人将信托资金投资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理财计划、资金信托及银行存款等金融产品;按照《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受托人将信托资金金额的1%用于认购信托业保障基金,认购保障基金作为本信托项下信托财产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不难发现,上述信托计划投向并不明确。此外,受托人通过信托持股方式实现对被投资人监督;受托人选取优质、易于变现且具备增值潜力的项目进行权益投资等,也意味着受托人的保障措施有很强主动性。而这些问题具有典型的资金池特征。

  一般情况而言,资金池信托对新资金输血十分依赖。一旦出现问题,连锁风险不容小觑。因此,有多家媒体报道,华信信托的资金池业务,已在几个月前被监管叫停。

  所谓资金池业务的风险,主要有三:

  首先,非标资金池,所投的非标资产没有进行及时、足额估值。投资者赎回价格不是按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而是接发行者报出的价格赎回。换言之,这类似存贷业务,可能形成坊间俗称的“影子银行”。

  其次,定价分离、赎回价格,并不能反映入池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有可能减值但并没有减记,资产端风险会逐渐累积。后入“池”的授资者承担更多风险,有充当“接盘侠”的可能。这也是业内人士称“旁氏骗局”温床的原因所在。

  第三,资金池出现风险前,发行主体往往会将其作为隐匿不良资产的工具。

  以此观来,监管层叫停华信信托的资金池业务,十分必要。

  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表示:信托资金池由来已久,监管部门不会贸然喊停个别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业务。主要原因是,经过监管部门核查,资金池的底层资产遇到较大问题,成为风险资产,如不喊暂停,‘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永远无法结束,新的投资者合法权益将受极大侵害。这在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案例中都已非常明显。

  有媒体计算,华信信托的368只华冠系列产品,累计融资规模已超350亿元。

  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从上述分析看,华信信托与行业服务实体、回归本源的大趋势,也似背道而驰。

  一方面,大规模布局资金池业务,不符合“代人理财”的业务本质。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潮中,华信信托的资金池信托计划虽没明确投向房地产,但大量资金囤积在资金池信托,无异在金融体系中“空转”,虚假的纸面数据不断堆积衍生风险。

  作为金融行业的“正规军”,这是一个很坏的示范效应,亦有伤行业风气。

  02

  战投这笔帐

  业绩黑马or黑洞 风控冷思

  说回华信信托本身,资金缺口有多大呢?

  据北京商报引述知情人士所言:“华信信托‘资金池’待补的窟窿可能比网传的40亿元多一些,达到45亿元左右。”

  缺口虽不大,但据证券时报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华信信托较长一段时间即以资金池业务为主,业务规模不大,资金缺口也不大,数十亿级。如果想重启业务,必须引入战投。

  实际上,华信信托确也加入华澳信托、云南信托、四川信托、安信信托的行列,开始推进引战工作。有报道称,其已与一家某大型企业集团签订增资协议。

  雪中送碳,善莫大焉。

  问题在于,在信奉真金白银资本市场,逐利是天性。以华信信托的往期表现,能否痛病思痛、稳住阵脚、未来收益几何,都值得战投方思考,毕竟资金解决不了一切。

  自2015年到达业绩顶峰,成为年度黑马后,华信信托的营、利水平便每况愈下,持续走在下滑通道。

  2015年-2018年,华信信托分别实现营收27.48亿元、23.11亿元、14.02亿元、11.46亿元;净利分别为19.70亿元、16.06亿元、10亿元、8.07亿元。

  2019年,营收5.73亿元,同比下降50.09%;净利亏损1.52亿元,同比下降118.84%。

  2020年上半年,营收-4.17亿元、净亏5.55亿元,当期净资产减值损失2.93亿元。

  从业绩黑马,到亏损黑洞,令人可惜可叹。

  更重要的,是未来预期。截至2019年末,华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超600亿元,超400亿为集合类型。分布于房地产业的占比三成左右,另有24.60%分布于金融机构。

  前文说到,三季度集合信托市场受到重创。

  在强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下,集合信托市场未来走向压力不小。华信信托的业绩不确定性几何,需要各位深思。

  问题来了,华信信托为何下滑如此严重?

  从今年上半年看,在监管层叫停“华冠”系列集合信托产品后,华信信托再无新产品发行,是下滑主因。而2016-2019年的颓势,风控不佳是重要考量。

  相比单纯讲求投资回报率的财务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更注重多维加持,从管理、技术、渠道、上下游资源等多个关键环节扶持公司,通过整合协同帮助其做大做强,并享受由此发展所带来的持续增值红利。

  那么,对一家信托公司来说,风控能力就是一个核心核心指标。

  遗憾的是,从华信信托屡屡踩雷上市公司、被罚中可看出,这恰恰是其短板所在。

  以2019年为例,该年7月,上市公司大连友谊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沈阳星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曾向华信信托申请为期4年共7亿元贷款,但因开发产品较慢,资金状况紧张,致使部分债务逾期未能清偿,逾期贷款本金9840万元。

  同月,华信信托此前向上市公司ST大洲发放贷款本金1.8亿元,本应于3月20日前支付贷款利息及尚欠的复利、违约金等。由于后者违约,华信信托就其告上法庭。

  两次踩雷,对其2019年业绩造成严重影响。

  再看罚单,2019年4月,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入股金融机构”,华信证券被罚50万元。

  2019年7月,华信信托通过发放信托贷款形式,将信托资金用于购买本公司前期发行的信托产品,被银保监会大连监管局罚款50万元。

  种种问题,均是华信信托风控能力不足的写照。

  事实上,风控能力与系统创新,一直是信托这个传统金融行业的掣肘店。两者虽是“哑铃”两端,但本质上殊途同归。放眼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科技大潮下,新需求新打法不断涌现,如创新能力不能与其扩容动作同频,很易发生乱象风险。一旦监管趋严,曾经“跑马圈地”的模式难以为继,交学费也就在所难免。

  显然,改变已很急迫。考验当家人的大智慧(行情601519,诊股)。

  公开信息显示,华信信托目前股东超10家,董事长为董永成。天眼查统计,华信信托入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通证券、东北证券(行情000686,诊股)、大连银行和丹东银行。

  令人玩味的是,董事长董永成所实控的大通证券,风控力也不乐观。

  2020年9月16日,福建证监局发布一则监管处罚决定书,对大通证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公告显示,本次大通证券主要存在对经纪人开立证券账户情况缺乏有效监控、未按要求发放经纪人执业证书、未按要求开展经纪人岗前培训和后续职业培训三方面问题。

  03

  安信信托浮华背后

  退市风险与白衣骑士

  华信信托并不孤独,风雨飘摇的安信信托也具有代表性。

  与华信类似,安信信托也一度有行业“黑马”之称。2014年至2017年,其净利润从10亿元跨越到37亿元左右。

  滑铁卢始于2018年,其业绩突然变脸:净亏18.34亿元,2019年又激增至39.94亿元。

  甚至还被戴上*ST帽子。

  2020年上半年,安信信托净利润-28.56亿元,同比下降24776.57%。照此架势,退市风险不可不察。

  由盛转衰,又是何因?

  先看业务端,以强生控股(行情600662,诊股)事件为例。2019年12月27日,强生控股称,2018年12月17日购买的1亿元“安信安赢42号·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优先级)”(以下简称“安信安赢42号”)已逾期。产品本益将统一延期至2021年12月30日。

  据北京商报统计,截至2019年底,安信信托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原因引发诉讼28宗,涉诉本金105.39亿元。

  之所以麻烦缠身,与安信信托自2018年开始的重仓房地产不无关系。

  据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安信信托“安赢”系列,共涉及31项运作中的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总金额为164.74亿元。其中2018至2019年上半年的信托计划,共有22项,涉资89.14亿元,占比达54%。众多房地产信托计划中,最大一笔是安赢42号18.43亿的分期信托计划。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中和正道董事会主席周德文表示,成也地产败也地产,安信信托比较偏好城市中的小房地产项目。对于此类项目,信托公司拥有更高定价权和收益率,但如果遇到市场下行,小项目抵抗风险能力不强,就会造成现金流失控,从而影响信托偿付,造成逾期。

  再看罚单。

  2020年4月3日,上海银保监局处罚信息显示:对安信信托责令改正,并处罚款1400万元。同时对安信信托前总裁杨晓波取消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身。

  这是信托行业有史以来的最大罚单。

  往期看,安信信托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该公司部分信托项目违规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违规将部分信托项目的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用途;2018年至2019年,推介部分信托计划未充分揭示风险;2016年至2019年,违规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2016年至2019年,部分信托项目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内忧外患下,安信信托也开始寄希望于战投。问题在于,以目前状态,“白衣骑士”并不好当,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04

  信托转型进行时

  新周期下的深耕者复利

  学费惨重深刻,总结教训更为可贵。

  行业巨震中,一些享受深耕复利的竞品经验,值得借鉴。

  例如陕国投信托,业绩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营收9.26亿元,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5.47亿元,同比增长19.09%,实现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7.3%;新增信托项目120个,新增项目规模437.07亿元。

  陕国投表示,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积极推进信托主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成效显现,主动管理能力增强,受托人报酬率增加。

  五矿信托同样不俗,首次进入行业前三。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14.64亿元,同比增长33%。

  五矿信托表示:“今年上半年启动经纶工程,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管理创新举措;风控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差异化、精细化授信管理,出台业务指引或管理办法合计56个。

  正是这些优质信托公司的带动拉升,整个信托业在疫情黑天鹅下,仍表现出满满张力韧性。

  云南信托研报显示:上半年统计的60家信托公司整体营收565.8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的态势。

  不过,行业洗牌效应也在加强,“强者恒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这对华信信托、安信信托等问题企业而言,并不是好事。

  梳理两者的黑马折戟,无论服务实体经济,还是风险管理,打破刚兑、提升整个市场的抗风险力已是大势所向。

  不得不说,过去几年,信托行业激进之意蔚然成风,给投资者养成“刚兑”的习惯。

  从本质上看,刚性兑付违背金融规律。不仅扭曲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还可能导致金融效率下降,掩饰市场风险。易促使投资者盲目投资,阻碍专业知识培养。

  种种迹象看,行业专业门槛提升、良币效应加强,信托行业正在迎来高质高效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新发展周期。

  这些可贵变化,倒逼从业者从产品设计、发行、风控品控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强化投研团队和体系,产品由“非标”转“标”,在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营造打破刚兑及更专业的投资环境。

  金融业就是这样,钉是钉铆是铆,容不得太多小聪明、小捷径,最终青睐专业力、沉淀性、敬畏心、创新力兼备的行业深耕者。一时的粗放逐利、看似大快朵颐,但终究要加倍偿还。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