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市险企前3季度保费向上利润向下 业内:开门红或带动次年高增长
摘要 业内人士建议,在“开门红”热潮中,寿险公司应该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平衡业务发展节奏,防控经营风险。日前,5家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三季度报告,这也宣告着全年情况基本奠定。受疫情、会计估计变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前三季度,5家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都
业内人士建议,在“开门红”热潮中,寿险公司应该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平衡业务发展节奏,防控经营风险。
日前,5家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三季度报告,这也宣告着全年情况基本奠定。受疫情、会计估计变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前三季度,5家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都出现10%以上的缩水幅度,合计实现1996.13亿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18.38%,不过整体保费收入依旧保持上行态势。
随着年度重头戏“开门红”的进行,目前,各家上市险企加紧进入下一年度的业绩冲刺阶段,业内普遍对此持有乐观态度,认为有望在次年实现保费高增长,向好预期逐步兑现后,保险股或也迎来估值切换和估值修复行情。
保费向上利润向下,5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1996亿
利润表现是业务发展中的一大看点,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下行幅度在10%以上,合计净利润实现1996.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45.54亿元相比,下降18.38%。
譬如中国平安(601318,诊股)(601318.SH),归母净利润1030.4亿元,同比下降20.5%;中国人寿(601628,诊股)(601628.SH)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缩水18.4%;新华保险(601336,诊股)(601336.SH)、中国太保(601601,诊股)(601601.SH)、中国人保(601319,诊股)(601319.SH)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05亿元、196.48亿元、187.4亿元,下降14.6个百分点、14.3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利润下滑主要受疫情、资本市场波动;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上年同期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等综合因素影响。譬如中国太保在公告中表示,受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减少截至9月末期间合计96.92亿元利润总额。
不过,5家上市险企保费收入都呈现正增长态势。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343.5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保费增速达到24.5%,居于5家上市险企首位。
业内人士评价,除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也是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发力提振保费的表现”。细分来看,前三季度,新华保险长期险寿险保费359.95亿元,同比增长124.7%,其中长期险首先趸交保费179.8亿元,同比增长748倍,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总裁李全曾多次公开表示,公司将通过趸交业务提升规模、巩固市场地位,同时带动期交业务发展,期趸联动,通过期交业务兼顾价值、巩固续期效应。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保费收入5435.53亿元,同比增长9.4%。当前,中国人寿同样在探索银保渠道转型路径,相关高管在投资者会议中也表示,按照“鼎新工程”的规划,公司赋予银保渠道转型不少期待,将向与银行深度合作进军,整体坚持规模与价值并重。
中国太保实现保费收入3025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太保寿险保费1861.76亿元,同比增长0.2%;太保产险实现保费1155.51亿元,同比增长15.0%。
报告期内,中国人保实现保费4561.3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441.73 亿元,同比增长 3.7%,据悉,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加大了对融资类信保业务的清理整顿,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52.03亿元,同比下降71.2%。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21.17亿元,同比下降 5.3%。
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保费收入6263亿,涨幅1.88%,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方面,实现原保费收入4068亿元,同比下跌2.6%;财产保险方面实现原保费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11.5%。
对此,平安也表示,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短期内保险等金融方面的消费需求虽有所恢复,但仍较疫情前萎缩,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负面影响。数据显示,平安的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下跌27.1%至428.44亿元,新业务价值率下降12.4个百分点至35.7%,三季度代理人数量也相对上半年出现下降。平安预计通过强化风险管控、深化推动寿险改革、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等举措,减缓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位寿险公司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疫情对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影响仍未结束,也正是在此驱动下,“为了消弭疫情对业务的影响,有别于过去两年业内淡化的态度,2021年的‘开门红’被早早提上日程”。
冲刺“开门红”,规范营销监管出手“降温”
步入2020年尾声,“开门红”成为保险行业重头戏,在行业保费增速有所放缓的现实压力下,各家公司转移业务中心,提前进入2021年“开门红”冲刺阶段。
“部分公司甚至放弃2020年的业绩规模,全力投入到下一年度的计划中去,各家寿险公司对‘开门红’的诉求都较为强烈”,一位寿险公司人士指出,其介绍,每年度“开门红”期间的保费约占全年保费的30%-50%甚至更多,大多数险企都逐步推出相应产品,同时做好队伍准备,拢获客源。上市险企自然也冲在前方,期待通过拉升保费,在规模与价值中谋求平衡、
从蓝鲸保险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业内普遍对下一年度的“开门红”持有乐观态度。
中银证券(601696,诊股)分析师表示,当前,上市险企进入“开门红”准备阶段,有望实现保费高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上市险企‘开门红’增速有望超预期”。据悉,中国人寿继推出“鑫耀东方”后,持续推出更多样化、长期期缴产品,如“鑫耀前程”、“鑫享至尊”等产品,2021年第1季度业绩预期稳增。预计中国平安销售上也会进一步向2021年倾斜,为开门红做好人员准备和产品准备。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当前注重大规模增员和开展产品报备工作,通过获客型产品进行业务储备。
不过,在一片热闹之中,监管则出手给开门红“降温”。蓝鲸保险获悉,10月29日,银保监会向各人身险公司、各银保监局下发《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推进开门红过程中常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预警。
据悉,监管部门将加大市场行为监管力度,重点查处异化保险产品功能、产品错配、捆绑销售;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之外的利益;通过虚列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向银邮代理机构等中介渠道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等一系列,违法违规及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这也是要求各家公司平衡业务发展节奏,防控经营风险”,上述寿险公司人士指出,按照监管思路来看,寿险公司应该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回归风险保障本源,“理论上是好的,但实际过程中,一些现象还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家都有压力”。
在券商看来,高预期的“开门红”,则有望提振保险股走势。“‘开门红’高增长的预期逐步兑现,保险股4季度迎来估值切换和估值修复行情”,天风证券(601162,诊股)分析师判断道,投资端方面,长端利率企稳回升,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预期提升,负债端方面则受开门红增长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