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和投资者逐步成熟,投资更加理性,博取一战成名、追求短期“赚快钱”的私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抛弃,能够长期、持续、稳定“赚慢钱”的私募则越来越受到认可。
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A股市场牛熊轮回,最能考验基金管理人的长期投资能力。3年前,A股牛市启动,到2015年年中到达顶峰。随后遭遇股灾和熔断,进入震荡分化行情,至今上证指数仍在3300点附近徘徊。不过,在这3年时间里,仍有13只私募产品跨越牛熊、不断走高,给投资者带来2倍以上的收益。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绩翻番的基金掌舵人,他们一致认同,秘诀在于赚“慢钱”。
据格上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4年8月以来,有连续净值披露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单账户、子基金除外)共691只,平均收益62.14%,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62.01%。其中,收益在两倍以上的股票型产品共有13只,占比不到2%。证大投资旗下有2只产品上榜,航长投资、尊嘉资产、美港投资、新思哲投资、黑森投资、和聚投资、海中湾投资、丰岭投资、弘尚投资、明河投资旗下各有1只产品3年收益超过两倍。
具体来看,在上述691只产品中,业绩领先的是证大投资刘兵掌舵的一款量化基金,目前收益已达4倍以上;证大投资旗下的另外1只产品收益也在两倍以上。记者发现,两只产品净值表现极其相似,都在熔断期间经历较大幅度的回撤,随后净值迅速反弹并屡创新高,今年以来则进入一个缓慢的上涨阶段。对此,刘兵表示,由于是量化选股,基本上所有产品的持仓都比较相似,业绩表现也都差不多。在他看来,旗下产品能够长期获取较大超额收益,主要得益于过去几年小盘因子、估值类因子、成长类因子所作的贡献。产品都是动态组合,大概一个月调一次因子和持仓,今年也随着市场变化调仓至大盘因子等。不过,今年量化表现一般,产品业绩也不突出。但长期来看,量化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只要做得精、做得专,并不会跑输基本面投资。“我们2009年开始做量化,有了较长时间的积累,而且只做量化阿尔法策略,不会CTA、商品、套利都做,细节参数也会更加精准。”
新思哲投资执掌人韩广斌则直言,他不追求每年做第一,只想要稳定持续赚自己能够把握的钱,长期一定能跑赢市场上绝大部分机构。从其产品净值表现可以看到,同样也没有躲过股灾和熔断,但整体回撤都比较小,相对于基础市场而言,前期净值持续稳定向上。自去年底市场风格转向白马蓝筹之后,产品净值快速增长并有所爆发。在韩广斌看来,投资要针对大的历史变化来做,要尊重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时,主要选择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发展前景良好、行业可持续增长且高于GDP增长率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具体到公司选择,他则看重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持续成长性高的公司,同时公司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层综合素质优秀、业绩良好的企业。目前他主要关注消费、新能源、周期等板块。
丰岭投资董事长金斌则表示,取得长期业绩的秘诀是胆子小一些,别人在风口赚快钱时,还是坚持谨慎的操作,赚慢钱,这样在市场大涨时能跟上,在市场大跌时跌得比别人少,长期下来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我们的业绩从来不会突然爆发,大部分时间比较平稳。也从来没有想过做第一,因为做第一要冒很大的风险,还要靠运气,运气、风口来了,赚了快钱,但最后损失惨重。只有慢慢赚钱才有可能走得更长远。”对于后市,金斌还是坚持基于基本面和价值选择标的,目前主要关注中大市值的股票。
与此同时,根据统计,在这3年里,业绩收益跑输沪深300的产品超过一半,负收益的产品达55只,其中不乏以往年度的私募冠军。对此,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一年赚三倍的大有人在,但三年赚一倍的凤毛麟角。每轮牛市,都会有不少人投身私募行业,也会有不少大胆激进的私募管理人乘着风口一战成名。但熊市过后,大多落得一地鸡毛。当年的私募冠军业绩往往令人羡慕,但多数难以维持,甚至出现巨亏,私募业内“各领风骚一两年”成为常态。不过,随着A股市场和投资者逐步成熟,投资更加理性,这种博取一战成名、追求短期“赚快钱”的私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抛弃,能长期、持续、稳定“赚慢钱”的私募则越来越受到认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