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行业增资不断,捷信成为行业表率
摘要 2017年12月25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捷信金融”)的增资申请获得天津银监局批复同意,注册资本将从70亿元增至80亿元。至此,捷信金融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的捷信金融,是银监会首批批准设立的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外商独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2017年12月25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捷信金融”)的增资申请获得天津银监局批复同意,注册资本将从70亿元增至80亿元。至此,捷信金融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
成立于2010年的捷信金融,是银监会首批批准设立的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外商独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它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投资集团PPF(捷信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截至2016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44亿元,公司业务扩展到29个省份,312个城市,销售网点数超过14万个,且与迪信通、苏宁等零售商有较好的合作关系。根据捷信集团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捷信集团总资产达694.29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26亿元,新增贷款发放量476.2亿元,资本充足率13.34%,不良贷款率4.84%。其通过超过10.9万个贷款服务网点,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700万人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捷信金融注册资本创行业新高
2017年5月31日,捷信金融注册资本一举从44亿元增至70亿元,较当时注册资本排名第二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招联金融”)高出50亿元。此次增资,同样由股东捷信集团拨付,增资后注册资本从70亿元升至80亿元,而这次增资也是捷信金融2017年第二次增资,增资频率之密集、增资幅度之大,均创行业新高。
二、 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潮来临
近一年除捷信金融两次增资以外,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也不断扩充资本。
2017年7月,马上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马上金融”)将注册资本增加至22亿元,超越当时的招联金融,位居行业第二;
2017年8月,招联金融股东招商银行披露,拟对招联金融增资,增资后招联金融注册资本将增至32亿元;2018年1月12日,经深圳银监局批准,招联金融实际将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28.59亿元。其中,中国联通出资额从10亿元增加至16亿元,持股比例不变,仍然为50%;永隆银行出资额10亿元不变,但股权比例从50%稀释为35%;招商银行直接出资6亿元,持股15%。。
2017年12月11日,股东合肥百货披露,拟对华融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从6亿元变更为16亿元。不过,此次增资扩股还需取得银监部门的批准。
2018年1月4日,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经监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由10亿元变更为30亿元,赶超马上金融(注册资本22亿元),成为注册资本位居行业第二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同时,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发生变化,邮储银行的持股比例从61.5%增加至70.5%,星展银行持股比例从12%增加至15%。而渤海信托股权遭遇稀释,持股比例从11%降至3.666%。
具体目前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获牌时间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捷信金融目前80亿元的注册资本为行业内最高,是第二名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第三名招联金融的近3倍,而目前10亿元及以上的消费金融公司仅有7家,注册资本最低的只有3亿元,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仍偏低,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差较远。
三、 增资的原因分析
捷信金融本轮增资,主要是由于放贷杠杆合规和资金成本的考虑。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为相关机构开展现金贷业务设定了六条原则。其中明确规定现金贷经营机构的资金杠杆比例禁止超过各地现行规定,而消费金融公司有10倍杠杆的限制,增加注册资本,就可以相应的增加放贷量。
其次,资金来源是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命脉,谁能取得充足且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据行业内预测,马上金融的本轮增资后,可以从第二大股东重庆银行、以及合作紧密的重庆农商行获得基准利率的资金。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融资一般有三种方式:股东增资、同业授信和发行ABS等。相较于增资来说,同业授信和发行ABS的成本较高,大概的资金成本在7%左右。
总体来看,捷信金融此次增资,积极响应了国家对消费金融行业规范的要求,引领了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行业内的表率。增资后的捷信金融,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
免责条款:
本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尽职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产管理人或其代表的现场路演或电话会议等沟通方式的记录等。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中的观点、结论及相关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不对特定基金产品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亦不表明投资没有风险。本报告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及特定的合作伙伴传送,且本报告及其内容均为保密信息。未经事先书面同意,禁止任何引用、转载、复制、分发以及向第三方披露。
一旦阅读本报告,每一潜在阅读者应被视为已同意上述条款。除本页条款外,本报告其他内容和任何表述均属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用语,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不构成法律协议的一部分,不应被视为构成向任何人士发出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也不构成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