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迎来密集整顿
摘要 受监管政策收紧,券商资管迎来密集整顿。自4月份始,关于叫停大集合等资金池产品的监管意见,就陆陆续续以各种方式传达至券商。4月底,深圳证监局向辖区内券商传达整改要求(下称“整改要求”),表明禁止开展资金池业务,资管产品的期限应和所投资产期限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滚动发行、期限错配、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
受监管政策收紧,券商资管迎来密集整顿。
自4月份始,关于叫停大集合等资金池产品的监管意见,就陆陆续续以各种方式传达至券商。
4月底,深圳证监局向辖区内券商传达整改要求(下称“整改要求”),表明禁止开展资金池业务,资管产品的期限应和所投资产期限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滚动发行、期限错配、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业务。
《财经》记者获悉,5月7日,上海证监局也约谈了辖区内资金池业务较为发达的券商。
对资金池业务的整顿并非新规,早已明确写在2016年9月颁发的新八条底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中。
此次,监管进一步厘清之前的模糊地带,重新提醒券商自查。
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随后所说的: “部分证监局正在督导部分券商开展资管产品的自查,上述督导只是前期工作的延续,并非新增要求。”
清理大集合
大集合属于历史遗留产物,且早已被停发。证监会曾下发《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明确自2013年6月1日后“大集合”产品将不再允许新设,符合条件的券商可以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然而,大集合5万元起点,没有人数限制,几乎等同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在老的版本中规定灵活,从券商资管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
因此,一些老资格的券商会把大集合的“壳”保留,更改成报价型,转去做现金管理类的产品。
《财经》记者获悉,大集合一个“壳”资源在市场上可以开到4000万元的高价。一些大集合甚至被某些互金平台借用,进行包装后用于定制产品,以突破200人数量限制。
尽管在新八条底线中早已明确规定禁止资金池业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券商和信托公司内的资金池一直存在,只是维持存量规模,不能新增。
而此次监管进一步细化,要求存量慢慢消化掉。
深圳证监局的整改要求中称,大集合资金池产品严格控制产品规模,原则上产品规模应逐月下降。
大集合的投资范围包括货币基金、短融等现金管理工具,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大集合购买集合信托计划,再通过信托计划投资非标,形成嵌套。如此一来,整个池子的收益率可以维持较高的水平。
大集合一旦配置非标,就存在期限错配的可能。例如作为底层资产的非标是期限三年,而大集合募集的资金每六个月开放一次,这种情况在业内普遍存在。
一般而言,只要资金和资产的金额、期限出现了不匹配,都可以理解为资金池。
大部分嵌套模式为了绕开人数或者资金池的限制,通常使用两层结构,少数复杂的会使用三层结构。一层实现了资金的归集,一层实现资产的统一投资,这样资金池和资产池通过两个产品来实现。
“金融产品设计是一个有很多模糊地带的领域,且在过去数年间创新层出不穷。”上海一家券商的产品设计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一些监管没有明确界定的模糊地带,产品经理通过自己对政策的不同解读,不排除很多时候突破了监管的限制,这就出现了监管政策后续不断地与机构博弈。
在一些从业人员的眼中,这次的督导相当于一个“回头看”的动作,即前期证监会新八条底线及其他指导意见下发后,券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整改,再回头检查一下券商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在开展业务。
净值化方向
上海证监局采取约谈的方式向部分券商传达监管方向,但并未有正式的文件发布,也有一些券商至今从未被约谈过。
“影响较大的是大集合要清掉,回归净值管理。”上海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之前的大集合被改成报价型产品,可以明确标示预期收益率多少,如果转向公募产品,也就是净值型,就像余额宝一样了。
像腾讯微众银行里有很多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例如广发多添利系列、齐鲁稳固系列等,这种产品5万元起步,每期有稳定的预期收益率,类似银行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无论在线上还是在券商线下渠道中都深受普通投资者欢迎。
前述券商资管人士表示,普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在平台上都是看收益排名的,往往收益越高越受追捧,改成净值型后,对销售会有一些影响。
上海一名大型券商资管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报价型,且收益率高企,倒逼券商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得不维持较高的收益率。银行作为客户的需求是券商大集合产品的源头,券商回归净值型产品是回归本源,那么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也有必要接受同类的监管?
充分整改
整改要求也唤起了市场对于券商股价的担忧。5月5日,券商板块大跌,其中国元证券(18.280,0.14, 0.77%)(000728.SZ)、东北证券(9.910, 0.04, 0.41%)(000686.SZ)、国金证券(11.750,-0.07, -0.59%)(600109.SH)分别跌幅 8.03%、7.04%和 5.82%。
整改要求充分考虑了流动性造成的市场冲击。例如资金池业务最为迅猛的广发证券(16.030,-0.11, -0.68%)被要求在五年之内整改完成,这是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宽松的监管时限,券商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结束存量规模。
深圳证监局给出的处置原则是:“稳中求进,分步处置,按照先大后小的原则逐步规范,避免集中处置造成的市场冲击。”
大集合慢慢消亡的命运,或者是自然到期结束,或者转为公募产品。
截至目前,共有12家券商或者券商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包括东证资管、华融证券、山西证券(9.490, 0.07, 0.74%)等。
可是,很多大券商囿于“一参一控”的限制,无法申请公募牌照。例如国泰君安(18.100,-0.03, -0.17%)证券近日将国联安基金51%股权转让给太保集团,来为旗下资管公司申请公募牌照腾挪空间。
又如广发证券控股广发基金,同时参股易方达基金,再为资管业务申请一张公募牌照,看上去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目前,券商公募牌照的受理速度放缓。据悉,很多券商公募材料上报后,处于不断反馈、不断补正材料的阶段,没有获得明确的时间表。
从公开信息的节奏来看,牌照批准、牌照吊销、牌照准入等,今年比以往都来得更加严格一些。
此外,大集合转公募在技术上也有些难度,例如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更改资管计划的协议等。深圳证监局在整改要求中表示,大集合修改合同时,须事先跟证监局沟通。
在整改要求中,深圳证监局要求制定并落实整改规范方案和风险应对预案,整改报告须详细列明每只大集合产品的整改措施和时间安排,同时列明整改计划。
这些被约谈的券商需在5月10日向证监局和证监会提交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