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派私募:奔私潮不止,70后为集大成者
摘要 提起“公募派”私募,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绝对是无法逾越的人物。这位被誉为“史上最牛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第一人”、“中国的彼得·林奇”的人,在华夏基金创造了自己无人匹敌的公募传奇后,毅然决定投身私募,开启自己的私募篇章。只是鉴于王亚伟的名声实在太大,提起“公募派”私募时,似乎大家最多想到的就只有他了
提起“公募派”私募,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绝对是无法逾越的人物。这位被誉为“史上最牛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第一人”、“中国的彼得·林奇”的人,在华夏基金创造了自己无人匹敌的公募传奇后,毅然决定投身私募,开启自己的私募篇章。
只是鉴于王亚伟的名声实在太大,提起“公募派”私募时,似乎大家最多想到的就只有他了。其实纵观私募行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出身公募的私募基金经理并不在少数。
尤其近几年来,伴随着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公募基金经理尤其是许多稍有名气的基金经理都开始走上“奔私”的道路,还曾一时掀起了“奔私潮”。
可以说发展至今,“公募派”私募早已成为私募行业的一种常态。但外界更好奇这群“公募派”私募在行业中到底表现如何?私募排排网将为您揭开这层面纱。
“公奔私”传统由来已久
在私募排排网统计的1275名私募基金经理中,其过往职业背景十分丰富,涉及保险、公募、海外、媒体、民间、期货、券商、私募、学者等十四种职业,其中仅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就高达150人,比例不低。
而这种“公奔私”的传统似乎也早已有之,统计结果显示这批“公募派”私募年龄层次从60后横跨85后,大有将此传统延续下去的势头。
其中60后的代表人物有星石投资的 江晖 、鼎萨投资的彭旭、盈峰资本的 张冰(专栏) 和张志峰、尊嘉资产的宋炳山等人,作为老一批的“公奔私”代表,如今他们早已在私募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70后可谓是“公募派”私募的集大成者,不仅人数众多,占比过半;而且也汇集了不少如今私募行业中的大佬。如基金圈的风云人物 莫泰山 ,当年其从交银施罗德离职被誉为公募基金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物、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转会,如今他早已成为博道投资的掌门人,手握百亿级资产。类似经历的还有同为博道投资的史伟,作为曾经的知名公募基金经理,也选择了奔私。
此外,和聚投资的 李泽刚(专栏) 、星石投资的江晖、新方程的乐嘉庆、泓湖投资的 梁文涛 、鼎萨投资的彭旭、明曜投资的 曾昭雄(专栏) 等人,如今也都是私募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人物。
80后中也有不少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分开来看,85前的“公募派”占比较大,也产生不少的明星私募,如博道投资的陈芳菲和何晓彬、银叶投资的许巳阳、理成资产的田晓军、弘尚资产的朱红裕及于龙、巨杉资产的齐东超、泓湖投资的李蓓、玖歌投资的邓跃辉、鼎诺投资的 黄弢(专栏) 、聚沣资本的 余爱斌(专栏) 等人都具备公募背景,如今在私募行业中也小有名气。
85后的“公募派”占比不大,不过这或许也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有关。因为一般来讲,基金经理的养成需要经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的成长过程,而这个时间往往需要4-5年的沉淀,更何况对于还面临转型的“奔私”基金经理们。
“公募派”私募的表现
虽然“公募派”私募如今早已成为行业中的一道标配。不过毕竟从事公募和私募还是存在较大的不同。
正如汇利资产的 何震 在对私募排排网谈及自己的“奔私”之路时讲到,“做私募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些,因为没人约束你,需要你自我约束。公募不一样,它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个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在私募,个人就是公司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如果你自己不约束自己,就没人能够约束你,为什么很多做公募出来的刚开始做私募都不适应,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这一说法仅为一家之言,不过就结果而言,这批“公募派”私募似乎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底,纳入统计排名的“公募派”私募共计150名,今年来的平均业绩为-3.56%。其中旗下管理产品平均涨幅为正的私募仅有56人,占比不足四成。高收益方面也不出众,涨幅超20%的仅有5人;涨幅最大的为招焱投资的江源贡献,今年来旗下产品创造了98.50%的平均涨幅,不过与第二名隆昇资本刘欢旗下产品25.17%的平均涨幅,足足相差73.33个百分点。
再来看看同期纯私募出身的基金经理们的表现,同期纳入统计排名的纯私募基金经理共计296人,今年来平均涨幅达到3.00%。其中高达158人管理的产品平均涨幅均实现正值,占比超过5成。高收益方面表现也更加出彩,高达15人旗下管理产品平均涨幅超过30%;5人旗下产品平均涨幅过半;2人管理的产品平均涨幅翻倍。最高收益达到180.10%,由奇点财富的林少良创造。
虽然就今年结果而言,“公募派”私募表现更为逊色。不过私募排排网提醒广大投资者,并不需要过度迷信基金经理的职场背景,毕竟就投资本身而言,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样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让其成为传奇,但利弗莫尔的突破法又何尝未曾创造奇迹。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之下,不同投资经历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选择,也终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只是对于私募行业而言,“公奔私”、“私转公”的现象已经成为无法停歇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