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两周年将迎来深港通 外资学会追涨杀跌
摘要 2014年11月17日,作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试点,沪港通正式启动。从通车表现来看,通车首年南冷北热明显,通车第二年则南北表现趋近。从具体对A股的影响来看,沪港通并没有如启动之初市场认为的缩小A、H股的溢价。不过,沪港通的开通的确推进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接下来的深港通也将加大A股的国际化
2014年11月17日,作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试点,沪港通正式启动。从通车表现来看,通车首年南冷北热明显,通车第二年则南北表现趋近。从具体对A股的影响来看,沪港通并没有如启动之初市场认为的缩小A、H股的溢价。不过,沪港通的开通的确推进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接下来的深港通也将加大A股的国际化。
南冷北热不再明显
11月17日收盘后, 上交所数据显示,沪股通当日资金净流入2712万元,当日余额129.73亿元;港股通当日资金净流入16.48亿元,当日余额88.52亿元。虽然是沪港通开通的两周年,市场却并没有为两周年庆祝的意思,表现极为平淡。
毫无疑问,沪港通的开通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启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列车。从那时起,内地投资者可以坐在家里,用平时习惯的交易方式,就像投资A股一样投资港股。相比于首年,第二个年度的沪港通似乎就开始渐渐淡出舆论的视角,每天成交不多,当日的额度基本上会有大部分用不完。
沪港通设立之初,监管层对沪股通和港股通的额度都有限制,沪股通一年3000亿元的额度,港股通一年2500亿元的额度。因为沪港通的先例,每日的额度基本上都用不完,监管层在宣布推出深港通时表示,深港通将不再设置总额度限制,同时沪港通每年的总额度限制也取消。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16日,沪港通累计交易金额3.4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共464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2.26万亿元,净买入1325亿元;港股通共455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1.49万亿港元(约合1.32万亿元人民币),净买入2947亿元。
实际上,对比沪港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开通首年,沪股通共成交了1.54万亿元,港股通共成交了5898.6亿元,南冷北热的局面表现的非常明显。对接上海市场的沪股通成交额要远远高于对接香港市场的港股通,但是开通第二年沪股通则只成交了7227亿元,港股通共成交了743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587亿元),两者的差距出现了明显的缩减,这其中与A股市场一年多来的低迷有关,南冷北热变成了南北同温。
外资学会了追涨杀跌
众所周知,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后者更为成熟,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主打价值投资,风格表现为爱高抛低吸;A股则是以散户为主,只不过有大散户(也就是那些游资营业部)和小散户的分别,主要风格追涨杀跌。
沪港通开通一周年时,从沪港通的成交数据和上证综指及香港恒生指数走势来看,的确两地投资者的风格表现非常明显。
2015年11月17日沪股通收盘资金净流出3.12亿元,沪股通连续第21个交易日净流出,共流出资金249亿元,也是沪港通开通以来沪股通连续净流出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轮沪股通连续的净流出从10月16日开始,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10月16日-11月17日,在上证综指上涨了7.99%时,外资连续卖出A股。外资来A股之初,仍旧做着高抛低吸。
相比之下,首年通过港股通参与港股操作的内地投资者似乎更爱追涨杀跌。开通首年港股通每日成交数据显示,不同于沪股通经常会出现连续净卖出,港股通截至2015年11月16日,共成交246个交易日,出现净卖出的天数仅仅只有18日,惟一一次6月26日-28日连续3个交易日净流出,而从恒生指数在这期间的走势来看,恒生指数下跌了13.37%,A股投资者仍旧习惯于杀跌。
不过,显然经历了两年的磨合,两地投资者都渐渐适应了新的市场,2016年9月27日-11月17日,上证综指出现了一波从2975点到3200点的上涨行情,期间共上涨了7.65%。在这期间,沪股通则表现出净流入的天数多,共净流入24.3亿元,惟一在2016年11月9日资金净流出39.96亿元,外资撤离,还是因为当日上证综指受到美国大选影响,早盘出现了跳水。不过最终证明是杞人忧天,此后又开始了继续上涨,而从外资当日大举撤离A股来看,外资也在跟着杀跌。
与此同时,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的表现也出现了变化,香港恒生指数在2016年10月11日-11月17日间出现了一波下跌行情,共下跌了6.66%,但是期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178亿元。虽然目前可以看到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有低吸的表现,但是还并没有看到高抛。
A股市场的国际化
从沪港通表现来看,AH溢价指数并没有减小,A股还是要比港股贵很多。从沪港通过去的交投可以看出,全球投资者对内地大型蓝筹股一直有兴趣,贵州茅台(600519)、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600030)排在成交的前三。
"沪港通开通的这两年对A股的影响不是引入了多少增量资金,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流入港股的资金比流入A股的还要多,真正的改变实际上是推高了蓝筹股的估值,让投资者有了一定的价值投资理念,让投资者更注重上市公司的业绩,我们看到,经过市场的大起大落后,一些有业绩支撑的白马股股价没跌,反而创出了新高。"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道。
显然不管是已经平稳运行两年的沪港通还是即将要启动的深港通,监管层赋予的使命都不仅仅是对两地投资者进行投资者教育,根本的目的还是实现资本市场外开放的大战略,也为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起到推动作用。
沪港通是继QFII、QDII之后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又一重要创新,对于内地资本市场来说,为进一步开放和成熟积累了经验,也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资本市场提供了快捷和便利的通道,扩宽了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影响力。
沪港通的开通也被认为是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为沪港通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如此可以增加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作用。当然,沪港通的成功开通,也加大了全球市场与我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意愿。
深港通的两个期待
截至目前,深港通已经完成了三次仿真测试,目前就等着最高决策的发令枪,市场更传出深港通最快下周一就能启动。
虽然深港通在运行上承接了沪港通的经验和模式,但是因为沪市和深市标的不一样,市场仍旧对深港通比较期待。
期待之一是希望深港通能复制沪港通引领下的券商行情,同时由券商行情引领又一波上涨。市场较为认可的一个观点是,沪港通间接助涨了A股此前的一波大牛市。交易行情显示,从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通车之后,上证综指从起初的2478.82点,一路暴涨至最高的5178.18点,而券商板块成了这波上涨的龙头板块,券商的大利好就是沪港通的开通。
"深港通开通之时和沪港通开通之时的市场环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上次2014年同样是楼市出现了拐点,央行有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次不同的是,投资者在经历了三次股市大跌后,信心严重不足,深港通可能会带来蓝筹股的一定反弹,但是不会有1000点的反弹。"杨德龙表示。
期待之二就是深圳与香港发生的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在投资标的上,深港通中深股通的股票范围是60亿元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专业人士表示,相对沪市上市公司而言,深市中的民营企业比重较大,对香港和国际投资者而言,民营企业的经营更多以市场为导向,其行为更符合他们所熟悉的市场规则,从而比较容易判断其价值和前景,同时鉴于深圳和香港的地理位置,深港通或许能有不一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