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私募机构数量再降,资金管理规模反增
摘要 当市场还在讨论小牛市是否来了时,数据却显示,国内私募机构数量已经大幅缩水。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7710家,其中,证券类私募占比45%。已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有41230只,认缴规模8.57万亿元,实缴规模6.66万亿元。按季度比较,
当市场还在讨论小牛市是否来了时,数据却显示,国内私募机构数量已经大幅缩水。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7710家,其中,证券类私募占比45%。已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有41230只,认缴规模8.57万亿元,实缴规模6.66万亿元。
按季度比较,第三季度私募机构数量比第二季度减少了6853家,降幅达26.5%,而这已经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的总数负增长。
新成立的私募数量同样呈现下滑趋势,第三季度仅有60家私募成立,比起第二季度的319家,减少了81%。而如果以年内总数计算,2016年前三季度新备案私募管理人共97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296家,降幅高达94%。
这是监管层清洗私募圈乱象的成效之一。
2016年2月至今,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行业频频出击,颁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行业规范,累计有上万家空壳私募被注销了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
上海一家小型私募合伙人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透露,自己正是在第二季度私募业清洗的死线之前顺利发行的产品。“其实我们早就备案了,按规定备案6个月之后需要发行产品,但当时我们因为法律意见书和协会来来去去做了好几次沟通,我们发给协会,过10个工作日会收到他们的反馈,然后还要修改,没想到这个过程会花那么多时间。”
这家私募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在监管层收紧私募监管之后,私募机构的成立和备案面临更加严格、谨慎的审核。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基金业协会曾向相关部门抽调人手,来处理私募机构的备案申请。而由于从成立到完成备案还存在一定时滞,因此第三季度完成备案的私募机构数量锐减也不难理解。
另一方面,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如果暂时没有发行产品的计划,如今的严格监管形势也打消了不少人想要成立私募的念头。
但澎湃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私募的“壳”资源交易市场依然存在。
一位专门从事这类买卖的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私募壳的价格还是被炒得很高。“一手资源现在有北京的股权类私募和深圳的证券类私募,价格都是50万元左右。”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私募数量骤减,但私募行业的规模却不降反升。
以基金业协会公布的三季度8.57万亿元认缴规模来看,相比二季度末的6.83万亿元,增长了超过25%。不仅如此,8月底全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是8.53万亿元,这样看来,私募目前的管理规模或许已经可以匹敌公募基金。
大型私募也开始“强者愈强”。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自主发行基金规模50亿元以上的私募管理人数量环比增加了5家,达到38家。
格上理财的报告认为,私募管理规模的扩张主要来自高净值客户的贡献。“在经历去年A股市场的多次股灾过后,不少高净值客户意识到个人直接投资的局限,更倾向于将资金交给专业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而随着私募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再加上整个行业的不断成熟,投资者对私募行业的认可度在逐渐提高。此外,在今年二级市场整体表现欠佳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投向股权基金,最终带来了私募行业整体管理规模的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