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信托业资产规模降1.34万亿 不良率上升
摘要 导读:2018年2季度,行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比1季度又有所下降,2季度末信托资产余额24.27万亿元,比1季度末25.61万亿元下降了1.34万亿元。不良率明显攀升至0.79%,其中集合信托风险提升更为明显,单一和财产权信托风险水平有所下降。2018年2季度,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延续了1季度以来平稳回落
导读: 2018年2季度,行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比1季度又有所下降,2季度末信托资产余额24.27万亿元,比1季度末25.61万亿元下降了1.34万亿元。不良率明显攀升至0.79%,其中集合信托风险提升更为明显,单一和财产权信托风险水平有所下降。
2018年2季度,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延续了1季度以来平稳回落的基本格局。
在资管新规和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回落,发展效益水平小幅下滑,同时也体现出信托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行业资本实力继续增强、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转型发展步伐更加坚定等积极因素。
信托业已经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要点一:规模降至24.27万亿
2018年2季度,行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比1季度又有所下降,2季度末信托资产余额24.27万亿元,比1季度末25.61万亿元下降了1.34万亿元。
这是自2010年季度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信托资产规模的连续下滑。
今年上半年信托资产规模增速的下降,除了受到GDP增速放缓的影响之外,上半年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二季度银信合作业务规模的连续下降,主要是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通道业务规模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信托资产规模的“水分”,有利于行业提质增效和长远发展。
据测算,单一信托的下降对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贡献度为61.05%;事务管理类信托的下降是信托规模下降的贡献度达到了62.57%。
要点二:上半年利润同比微降1.32%
2季度信托业发展效益水平出现了小幅调整。
一方面是信托业去通道、压规模、告别粗放增长阶段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宏观经济增速稳中有降、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对行业收入水平的影响。
2季度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新增269.96亿元,同比下降了3.94%;新增利润总额192.38亿元,同比降幅为8.16%。
上半年累计来看,实现营业收入513.32亿元,同比略增了3.11%,绝对数值虽然没有下降,但同比增速比1季度下降了9.1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值达到了360.05亿元,同比下降了1.32%,增速比1季度下滑9.24个百分点。
如果3、4季度行业发展效益如果不能明显改观的话,那么全年的收入与利润水平可能会出现“双降”格局。
信托业务收入增速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新增180.32亿元,比1季度略降1.72亿元,同比增速从1季度的13.63%降至-7.38%。上半年实现信托业务收入362.36亿元,同比增速仅为2.11%。
固有业务收入同比略有增长,2季度固有新增收入规模为80.11亿元,同比增速为3.15%,尽管比1季度同比增速18.16%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仍保持了正向的增长。上半年累计收入规模为138.86亿元,同比增长9.01%,主要得益于今年1季度的良好表现。
人均创效来看,2季度信托行业人均创造的利润水平比去年同期也略有降低。2季度行业人均利润为130.50万元,比2017年同期的140.82万元下降了7.33%。
要点三:上半年新增房地产信托4280.73亿元
2季度资金信托配置领域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工商企业信托规模略有下降但占比仍然小幅提升,
房地产信托规模明显增加,
基础产业信托却延续了1季度以来的下降态势,
证券投资信托下滑也较为明显。
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收紧的情况下,信托以资金运用方式的灵活优势和金融工具的综合优势,在合规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季度,信托资金配置到房地产领域的规模为2.51万亿元,比1季度增长1361.73亿元,其占信托资产的比重由10.99%提升到12.32%。上半年累计新增4280.73亿元,占全部新增信托规模的18.31%。
工商企业信托余额达到了5.95万亿元,尽管规模比上季度略有减少,但由于信托资产规模的下降,工商企业信托占比由28.52%进一步提升到了29.23%,增加了0.71个百分点。
受到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收紧的影响,信托资金在基础产业配置规模自2017年3季度以后,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2018年2季度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为2.97万亿元,比1季度减少了1416.16亿元,下滑比较明显;其在信托资产规模中的占比为14.57%,比1季度略有增加。
信托资金在证券领域的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自2013年以来,证券信托规模的变化与资本市场大致趋同。
2017年4季度是证券信托的历史最高点,规模达到了3.10万亿元;但今年上半年持续下降,2季度进一步下滑至2.63万亿元,占比也下滑至12.94%,比1季度下降0.92个百分点。
要点四:不良率明显攀升至0.79%
2季度,信托行业风险水平有所提升:
一是风险资产规模持续增加,2季度末达到了1913.03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比1季度末增加了421.71亿元。
二是风险项目个数明显增加,2季度末为773个,比1季度末增加114个。
其中集合信托风险提升更为明显,单一和财产权信托风险水平有所下降。2季度末,集合信托风险资产规模为1189.44亿元,比1季度增加了391.15亿元,增长较为显著。
2018年2季度信托资产风险率为0.788%,尽管比1季度的0.582%提升明显,但从历史来看仍低于2016年2季度的0.799%。此外,与其他金融行业的资产不良率相比,信托行业的风险资产率仍保持了较低水平,行业风险整体可控。
信托业风险项目和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加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力度,收紧了融资渠道,造成了基础设施融资较为困难,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有所下降,部分地区的房地产销售遭到严格调控,因此对部分信政合作项目和房地产信托项目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影响。
目前,中央已经调整了宏观政策导向,将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力度也将加强。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信托行业风险水平可能有所降低。
未来一年信托到期压力将有所缓解。2季度末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一年的信托到期规模为5.57万亿元,比1季度末的预计数据下降了3782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调。
要点五:未来如何展业?
面临新的外部环境和新的发展阶段,信托业要主动加大业务转型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努力形成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一:要加大传统业务领域转型创新力度。
在房地产领域,信托公司要在以往开发贷、前端融资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房地产投融资链条,在运用方式上向真实股权投资、ABS、REITS等方向转型,在基础资产上由住宅向商业地产、存量房产、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
在小微金融领域,要借助系统优势,深入消费细分场景开展业务,通过信用数据体系和风险模型来识别、控制风险,提高小微金融业务专业化水平。
在证券投资领域,要进一步提升主动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可以借助智能投顾等创新方式,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成为客户信赖的专业投资机构。在工商企业领域,要发挥信托综合金融服务优势,通过投贷联动、债转股等多种转型创新方式,满足企业投融资需求。
二:要加快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的发展。
开展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业务,可以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有效盘活各类资产存量,并且不属于资管新规内容范围,得到了监管机构的鼓励支持。
关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一方面信托公司要积极拓展基础资产来源,提高基础资产领域的专业水平和产品设计能力,提升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拓展证券化市场、丰富证券化产品类型,全面提升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力。
关于财产权信托,尽管存在信托财产登记等法律问题,但信托公司也要积极探索各类财产信托化的思路,为未来开展此类业务做好准备。
三:要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水平。
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产品发行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高净值人士或机构的财富管理需要,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资管新规对信托公司机构和个人客户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对产品发行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未来信托公司将更加重视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水平。
在产品发行方面,要加大个人客户和非金融机构客户的开拓力度,不断提升公司财富管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搭建类型和数量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形成资金和资产端的有效协同;在客户服务方面,要提高财富管理信息化水平,合规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改善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在创新发展方面,要提供更多现金管理、资产配置、保险金信托等服务,满足更多高端客户需求。
四:推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发展。
尽管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目前难以形成信托公司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但着眼未来,开展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是信托业回归信托本源、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
在家族信托领域,部分信托公司不断加大发展力度,推出了全权委托、家族传承等一系列产品,家族信托客户数量也有显著增长。
在慈善信托方面,民政部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数据显示,2季度末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已达到88单,财产总规模9.94亿元,未来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教育医疗、文化发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