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评级大踏步能否惊醒券商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07-20 07:58:49

摘要
在上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在95家证券公司中,A类公司36家,占比38%;B类公司51家,占比54%;C类公司8家,占比8%。与2015年的评级结果相比,堪称大踏步后退。证券公司评级,分为A(AAA、AA、A)、B(BBB、BB、B)、C(CC

在上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在95家证券公司中,A类公司36家,占比38%;B类公司51家,占比54%;C类公司8家,占比8%。与2015年的评级结果相比,堪称大踏步后退。

证券公司评级,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此次综合性评价,着重体现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整体状况。相比2015年,有58家券商评级下滑,30家持平,仅7家上升,评级下调比例非常高。比如,下调2级及以上的券商多达19家,像方正证券(601901,股吧)更被下调6级,直接从去年A级“断崖”式下调至C级。去年AA级券商还有27家,今年则只剩6家了。

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券商评级在设定100分为基准分基础上,根据风控、竞争力及合规状况等相应加分或扣分,最后按分数评定级别。券商评价扣分,重点在于违规行为,而像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等6类评价指标存在一定问题,每项只扣0.5分。因此,这次多家券商评级下调,违规是主要原因。细查,主要集中在场外配资信息系统违规接入、“两融”违规操作和新三板业务违规行为三个方面。如去年9月,证监会曾通报华泰、海通、广发、方正4家券商对外部接入未实行软件认证许可的恒生HOMS系统、铭创系统、同花顺(300033,股吧)系统等第三方交易终端软件的事项。这些券商均被下调评级。

今年尽管只有7家券商评级上升,但并不乏亮点。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曾发生过“乌龙指”事件,对整个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但光大从去年的A级上升至AA级;当年深受万福生科(300268,股吧)造假上市困扰的平安证券进步神速,从B级升至A级。

评级结果对券商影响非常大,比如前几年证监会大力推进券商创新业务,如不达到一定级别,就无法参与创新业务试点;此外,分类评级结果对券商拓展新业务、营业网点扩张、缴纳投资者保护基金、银行间资金授信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券商的自身利益与商誉。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券商遭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受到处罚的新闻就不绝于耳。而众多券商频现违规的现象,也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至少,10年前券商的悲剧不能再重演。在2004年前后,国内券商为了竞争压力,更为了生存,在利益驱动下不惜铤而走险,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强力整顿。像南方、华夏等大牌券商均在此轮整顿中成了“历史符号”。

券商违规,特别是严重违规的代价巨大,无论当年的万国、君安,还是光大“乌龙指”、万福生科造假上市等案例,相关券商与整个市场都在为之埋单。因此,今年券商评级有58家公司被下调级别,我们绝不能漠然视之。显然,这不能看成是偶然现象,而是某些券商为了利益的必然结果。

我国券商在历经行业性整顿、行业性亏损后,在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创新业务的支持下,日子渐渐好过了,但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否则,就有可能重蹈当年覆辙。

事实证明,放大资本杠杆,不断扩大投资者参与创新业务形成的资本规模扩张,并不能有效支撑券商的评级提升。因此,推动券商创新任重而道远,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传统经纪业务创新风险,而保障IPO发行质量需要券商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杠杆运用更要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占比高的国情因素。此外,券商还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投资者教育永远不是包袱和压力,而是券商评级增分的动力源(600405,股吧)。一家券商的评级结果与投资者关系密不可分。

58家券商评级下调还从另一个侧面提醒业界,我国目前的评级方法对券商震慑力还很有限。既然券商为了利益而不惜违规,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扣分力度,比如原来扣5分,现在扣10分。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强化对券商的监管,大幅提高违规成本,以促进券商提升治理水平,规范运作。不然,按目前的态势,我们还怎么能期待从国内券商中培育出在全球拥有话语权的国际投行呢?

(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分析人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