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内地券商正排队赴港上市
摘要 东方证券(16.670,-0.22,-1.30%)(03958.HK,600958.SH)6月20日在香港向投资者召开上市路演,计划最多集资11.56亿美元(约合90亿港元),约其中四成已获基础投资者认购。已锁定10位基础投资者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销售文件显示,此次东方证券在港首次公开发
东方证券(16.670, -0.22, -1.30%)(03958.HK,600958.SH)6月20日在香港向投资者召开上市路演,计划最多集资11.56亿美元(约合90亿港元),约其中四成已获基础投资者认购。
已锁定10位基础投资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销售文件显示,此次东方证券在港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价区间定于每股7.85港元至9.35港元,将募资约9.71亿美元至11.56亿美元。计划发行共计9.57亿股(不计超额配售权),其中92.5%将做国际配售,7.5%为公开发行。预计相关股份将于7月8日挂牌上市。花旗、高盛与野村为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该定价区间相当于2016年预测市账率的0.95倍至1.11倍。有参与路演的机构投资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定价区间与行业水平大致相符,不过以目前低迷的市况,可能会以下限水平定价。
目前,东方证券已锁定10位基础投资者,认购共计约4.7亿美元股票。基础投资者中,红佳金融认购1亿美元;交银国际承诺投资9900万美元;Great Boom与上海保银投资分别认购5000万美元;东方航空、上海实业投资、惠理集团、云南能源投资集团及上海电气(7.610,-0.08, -1.04%)集团各投资3000万美元;中国民生投资(7.200, -0.24, -3.23%)承诺认购2500万美元。
东方证券自1998年开始营业,于今年3月在A股上市,集资规模100亿元,其业务主要涉及交易与投资管理、经济与证券金融及投资银行三大块业务。上市文件显示,截至2015年底,东方证券总资产2079亿元,为内地券商排名第十位,市场份额2.8%;净资产354亿元,排名第12位,市场份额2.3%。2015年度总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1.6倍;净利润73.74亿元,较上年增加2.1倍。收入及净利润均排名行业第12位。
据2016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数据,总资产为1859亿元,净资产343亿元。受去年内地牛市带来的高基数影响,一季度营业收入28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45%;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减少75%。
本次集资所得将主要用于业务扩充,包括经济及证券金融、财富管理、投资管理、证券销售及交易,以及境外业务等;部分亦将用于提升信息系统及扩充轻型营业部网络的资本开支与一般企业用途。
内地金融机构是香港新股市场主要动力
内地金融机构仍是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的主要动力。本周接下来的时间里,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国银金融租赁拟启动招股,或募资10亿美元;而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即将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集资超过70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券商方面,除东方证券外,招商证券(600999.SH)已向港交所呈交申请,计划9月上市,据报道拟募资20亿美元;光大证券(15.960, -0.03, -0.19%)(601788.SH)或将于7月进行上市聆讯,或集资约25亿美元;平安保险(02318.HK)也于日前公布了旗下平安证券改制后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计划;此外,日前亦传出中信建投证券拟赴港集资8亿至10亿美元。兴业证券(7.160, -0.10, -1.38%)总裁刘志辉5月末则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香港子公司将力争在今年实现香港联交所上市。
不过一面是中资金融机构扎堆赴港,一面是港股低迷的交投和对内地金融机构越来越谨慎的机构投资者。去年年末迄今,在港上市的多家内地城商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持续遇冷。就算是早前获大行一致唱好,以37倍的超额认购成为今年新股“冻资王”中银航空租赁(02588.HK),也在上市第三日便跌破发行价。
外围市况波动性增加、“深港通”迟迟不开、日前MSCI明晟公司又第三度延迟了将A股纳入其全球新兴市场指数,市场人士普遍对相关新股定价水平表示担忧。(编辑 赵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