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托: 未来5-10年将是海外爆发期
摘要 本报记者王俊丹上海报道今年一季度,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标志事件之一,浦发银行(600000)收购上海信托全部相关交易和工商手续变更已经完成,上海信托正式成为浦发银行控股子公司。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换挡、泛资管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风险防控压力上升,信托行业拐点效应越发明显,各家信托公
本报记者王俊丹上海报道
今年一季度,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标志事件之一,浦发银行(600000)收购上海信托全部相关交易和工商手续变更已经完成,上海信托正式成为浦发银行控股子公司。
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换挡、泛资管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风险防控压力上升,信托行业拐点效应越发明显,各家信托公司都在进行差异化转型的探索。
近日,上海信托总经理陈兵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详细解读了上海信托的转型思路。
上海信托在2010年曾提出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转型,在外部环境变化中进一步细化明晰。陈兵将上海信托的转型思路总结为“五化”,即基金化、平台化、投行化、股权化、国际化。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重塑信托业务链。同时,回归信托本源,提供事务管理服务,包括工商受托、资产证券化、公益信托、家族信托等。
降成本是控风险最有效手段
“规模和效益是结果,其背后是我们的转型成效开始显现。”上海信托总经理陈兵如是说。
2015年上海信托存续规模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57%,从收入结构来看,信托业务同比增长25%。剔除公司分立因素,收入中信托业务收入占比超过80%。
他认为:“对于传统融资类信托业务而言,顺应利率市场化要求,降低投融资端的成本能给信托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力,否则信托未来的路会很狭窄,而且降成本可以获得更为优质的资产,是最好的风险防范手段。”
具体来看,按照监管引导发展基金化业务的方向为个人提供净值型现金管理类产品,增加用户粘性,降低个人客户端资金募集成本。
机构客户端的成本降低则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主要依托上海信托旗下子公司上信赢通下设的赢通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陈兵介绍,该平台把不同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各地城商行、村镇银行聚集起来,解决地方银行资管能力和人才不足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为这些金融机构以及高净值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并且资产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发行和转让、流通。
“在上述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我们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对接撮合,以此延伸出信托的投行和股权业务。”陈兵表示。
寻找利润发动机:投行+股权
信托投行业务主要指利用制度优势和产品创设能力,利用平台把资金需求方和资产需求方聚集起来,在项目和资金对接的过程中收取管理报酬,降低信托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而在股权投资领域,信托公司可以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市场分享资产增值的收益。
投行和股权业务被陈兵称为上海信托的“利润发动机”和“规模膨胀器”。同时,规模的增长还依赖于信托本源业务:即利用信托的制度优势,做托管业务和事务管理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公益信托等。
虽然规模仍在相对快速扩张,但并不意味着放松风险,相反上海信托认为需通过优化升级业务来控制风险,如对于传统信托领域加以严格风控:首先选择交易对手;其次区域方面,比如房地产领域以一线区域为主;第三要求有实际抵押物;第四做行业选择。
在海外投资领域,陈兵认为,目前主要还在投入阶段,正在进行海外业务架构搭建,预计未来5-10年将是海外市场的爆发期,信托公司必须要考虑提前布局。
目前上海信托已在香港成立上信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上信信托有限公司,从事离岸信托业务,同时在新加坡、卢森堡等地搭建平台。其5月28日正式推出的“信睿家族管理办公室”将依托海外平台提供资产配置、家族事务管理、海外企业发展等业务。
陈兵表示,目前家族信托业务还在扩展客户数量阶段,在境内产品上已形成较全的产品线,境外产品方面正逐步引入外部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并将开发全球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