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已至 1901家空壳私募成第一批出局者
摘要 【导读】苟活了一年的1901家“空壳”私募已经遭到清理,成为第一批出局者。中国基金报何静怡放假归来,5.1大限也过了,近2000家“膝下无子”的私募果然消失了。根据基金业协会公示的信息,今日备案私募机构数量从四月底的26056家猛然减少至24155家。这意味着,2.5号新规生效后,苟活了一年的190
【导读】苟活了一年的1901家“空壳”私募已经遭到清理,成为第一批出局者。
中国基金报何静怡
放假归来,5.1大限也过了,近2000家“膝下无子”的私募果然消失了。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示的信息,今日备案私募机构数量从四月底的26056家猛然减少至24155家。这意味着,2.5号新规生效后,苟活了一年的1901家“空壳”私募已经遭到清理,成为第一批出局者。
过去几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出现井喷,一些机构登记备案后开展的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业务,不少机构根本没有实际的办公场地和人员,完全是个空壳,有的还干起了P2P的生意,最后卷钱跑路。从私募的名字来看,神马典当啊、新能源啊、航空啊简直是要集齐各行各业,还有得胜鼓、甲骨文、大象等这种杀马特字眼也是层出不穷。新规之后,保壳每一步都是烧钱,成本大大增加,“壳”对于这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已经是烫手山芋,还是扔了拉倒。
此前基金业协会的已经做过初步统计,约有2000家左右的私募公司在5月1日之后存在被注销的可能。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也测算,截止3月底已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共有25901家,3月份“消失”的管理人仅有79家多为主动退出,而四月份大幅“消失“的这批私募管理人应多为被动注销,这也与此前基金业协会公示的数据相符,被注销的私募管理人占比约7%,整体影响不大。
事实上,基金业协会在节前就友善得发布了通知,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同时,协会也考虑到前面大家一头雾水耽搁了老长时间,针对今年2月5日前已登记满12个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已补提法律意见书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给予顺延办理时间的方便,8月1号之前搞定就行。
对于真正想干事的私募来说,真是感动的内牛满面。上海一家显示为“相关申请正在办理”的私募内部人士就透露,公司早在两年前就成立,目前已发行13个产品,规模达78亿。只是这些产品都走的是通道,所以并未单独在自己名下备案。新规出来以后,公司内部积极地准备备案事宜,一开始跟很多私募一样完全摸不着北,直到4月上旬才好不容易凑齐材料提交了申请,而这个时候正是众私募集中上架之时,堵在半路上动惮不得。基金业协会公示的信息也显示,这批在5月1日前补提法律意见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500余家,提交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的私募基金管理也有600余家。
目前多家私募处于“相关申请正在办理”中,与一些弃壳而去的机构不同它们正努力在“保壳”之路上前进。记者统计发现,这类机构多数已经发行过产品,只是未在协会完成产品登记备案。如成立于2013年的上海金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内部人士也明确表示已经发行过数只产品,会按照规定提交需要的材料,上海茂典等私募也可在三方平台可查询到产品信息。
话虽如此,目前买壳卖壳的现象也并未消失。虽然基金业协会反复强调私募机构没有必要进行“保壳”,对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展业的机构进行注销登记,不属于自律处分,也不影响该机构在未来需要时重新申请登记。知情人士透露,毕竟新成立一家私募需要耗费更多精力,壳买卖也许还会活跃一阵,目前“壳”的报价基本在10-20万之间。虽说除了北京上海等私募扎堆的一线城市工商注册暂时关闭了,多数三四线小城市并不受影响,但有的私募就是喜欢北上广,据说还要看风水,这也是木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