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业抱团松杠杆 融资融券冬去春来?
摘要 ◎每经记者王砚丹杠杆给2015年的A股市场带来的,既有疯狂的利润,也有惨痛的亏损。2015年股灾前,券商对于热情高涨的两融不断紧杠杆、控风险,可仍然无法阻挡融资者高涨的热情,将上证指数很快推高到了5178点。随后一轮又一轮的去杠杆,让无数财富灰飞烟灭,投资者叫苦不迭。时隔9个月,面对投资者低迷的融资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杠杆给2015年的A股市场带来的,既有疯狂的利润,也有惨痛的亏损。
2015年股灾前,券商对于热情高涨的两融不断紧杠杆、控风险,可仍然无法阻挡融资者高涨的热情,将上证指数很快推高到了5178点。随后一轮又一轮的去杠杆,让无数财富灰飞烟灭,投资者叫苦不迭。
时隔9个月,面对投资者低迷的融资热情,券商则开始了一轮松杠杆的举动。这一次,在2800点区域,投资者的春天是否来临?
国泰君安(17.730, 0.82, 4.85%)先上调折算率
周一晚间,部分券商接到相关通知,对两融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国泰君安率先发布通知称,已上调融资融券折算率,平均股票折算率约为56.2%,主要针对蓝筹股、成长股及业绩稳定的股票。此外,公司亦对部分钢铁板块、科技板块的个股折算率做了小幅下调。
这并非股灾后国泰君安首次放松两融杠杆。去年6月30日,国泰君安宣布从7月1日起上调沪深300(3051.333, 120.64, 4.12%)部分成份股折算率,并相应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涉及160只沪深300成份股。理由是“近期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在连续下跌后,蓝筹板块的投资价值已逐渐显现。”此后的7月4日,国泰君安又暂停融券券源供给并上调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
两融大降影响券商收入
事实上,经历去年6月中旬股灾第一波、8月下旬二次探底,以及今年1月的开年熔断导致的大幅下跌,两融已倍受打击。去年6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创下2.266万亿的历史高位,至今年3月1日已经下跌至8483.17亿元,降幅高达62.56%。
对于券商来说,如果融资余额一直维持在8400亿元的水平,按照8.35%的融资利率估算,一年的利息收入仅有701亿元,而若是回到了2.266万亿元,那么一年的利息收入可达到1892亿元,两者相差超过1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券商在两融上松杠杆的意图强烈:如招商证券从2月19日开始,上调了1317只可充抵保证金标的折算率,同时下调预警线、平仓线各10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14.66, 1.33, 9.98%)早在去年12月22日开始,就对融资融券业务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其中对一些蓝筹股上调幅度较大,如平安银行(10.10, 0.40,4.12%)此前是65%,上调后至70%。之前国农科技(29.45, 1.35, 4.80%)、世纪星源(7.66, 0.48,6.69%)的折算率为0,均上调至35%。神州高铁则从30%上调至45%等。
2月22日,华林证券将批量调整担保证券折算率和标的证券名单,调整后股票类证券的平均折算率将从37.7%上升到50.7%,融资标的数量从757只增加到903只。
融资余额降回牛市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不断震荡的背景下,券商给予投资者更加宽松的两融条件,也并不代表融资余额一定会快速反弹,从两融交易数据来看,投资者目前仍然处于谨慎之中。
3月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跌至8483.17亿元(同花顺(56.980, 1.48, 2.67%)数据),创下股灾后最低水平,这已经是第17个交易日在9000亿元之下运行。而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2月1日,融资余额连续22个交易日下降,更是创下了历史最长纪录。
向前追溯,8400亿元的融资余额和2014年12月初基本相当,而这也是上证指数2015年波澜壮阔大行情的起点。
近期,央妈出手降准,两融政策调整与券商积极响应,也让很多业内人士对后市看法发生了改变。
与国泰君安调整两融相对应的是,公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任泽平发表了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的看法:“229降准”超出市场预期,旨在稳增长和对冲资本流出。在2014~2016年经济基本面和无风险利率一路向下背景下,股市走完牛熊循环,核心因素是改革预期调整引发的风险偏好花开花落。市场缺的不是钱,是信心,股市继续休养生息,关注黄金、供给侧改革、大宗反弹、机构往业绩稳定增长估值低标的抱团取暖等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