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刚性兑付危机频发 潜规则或走向瓦解

来源:财经上头条 2016-01-04 08:07:56

摘要
此前一直“闷声发大财”的信托公司,现在已成为不知何时爆炸的“哑弹”。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出现各种兑付难题——延期兑付、打折兑付、提前兑付,各种状况烤炙着投资者侥幸的“刚兑之心”。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换挡、资管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深入和风控压力上升,三季度信托五年来首次环比季度

此前一直“闷声发大财”的信托公司,现在已成为不知何时爆炸的“哑弹”。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出现各种兑付难题——延期兑付、打折兑付、提前兑付,各种状况烤炙着投资者侥幸的“刚兑之心”。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换挡、资管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深入和风控压力上升,三季度信托五年来首次环比季度负增长,或意味着信托业的拐点正在来临。而地雷的爆发,多数是属于前期过剩的行业,如矿产资源和房地产信托,此前的一片烈火烹油,转眼就遭遇资本寒冬的急冻。可以预见的是,信托无风险时代已经是脚步渐远,投资者要开始逐渐适应“刚兑”被打破后的阵痛。

三季度风险项目增长逾三成

事实上,受宏观经济下行因素影响,近年来能源化工、房地产等信托传统领域持续不景气。因此,最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信托公司的风险项目明显增多。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有506个,比上季度末增加56个,规模达到10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1%,较上季度末环比增长4.74%。

“虽然信托公司积极出台危机解决方案,但是信托行业整体的风险隐患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目前尚无大规模的兑付危机出现,但是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信心却是不如从前。”有业内人士分析。

信托行业的拐点似乎已经到来。中国信托业协会18日发布数据显示,在管理规模的道路上不间断增长的信托业,终于刹了车——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5.62万亿元,与今年二季度末的15.87万亿元相比,季度环比下降了1.58%,这也是信托资产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第一次下降。

第三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指出:“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经营景气度持续下滑、优质资产难寻等因素影响下,信托资产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

预判

1信托产品无风险时代已过去

此起彼伏的兑付危机事件预示着信托业进入了“多事之秋”。事实上,在国内经济经历结构性转型的阵痛、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投向实体产业的信托类产品收益正在走低、风险正在放大;同时,证监会打击场外配资、对伞形信托的清理,也使得证券类信托产品整体陷入低迷。

2到期无法兑付情况增加,刚兑进入临界点

风险项目增多,意味着信托公司背负更多的兑付压力,信托打破刚性兑付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此前,众多投资者未对信托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坚信信托的“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指的是信托产品到期时,若信托产品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实际上,“刚性兑付”并不是一个明文规定的法定义务,而只是信托业一个长期潜规则。

随着这两年信托业碰到发展瓶颈,国内的私募领域却刮起了新一轮增长的旋风,截至2015年9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383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0123只,认缴规模4.51万亿元,实缴规模3.64万亿元。其中12738只是2014年8月21日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后新设立基金,认缴规模2.12万亿元,实缴规模2.04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31.74万人。在设立相对亏损的止损线,去追求相对收益的投资理念也越来越被众多投资者认可,在当今优质资产慌的时代背景下,私募基金也必将越来越得到资本的青睐.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