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源 主动谋变 寻求合作 业内专家探讨信托资产管理转型发展之路
摘要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转型与竞争力提升论坛”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定位与协同创新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同时发布。活动主办方中航信托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资产管理行业战略转型与业务竞争力提升的解决之道,研讨资管新规实施后的资产管理行业价值链、服务体系与科技支撑模式重构之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转型与竞争力提升论坛”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定位与协同创新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同时发布。活动主办方中航信托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资产管理行业战略转型与业务竞争力提升的解决之道,研讨资管新规实施后的资产管理行业价值链、服务体系与科技支撑模式重构之路。
资管行业面临挑战和重塑
2018年4月底,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专家认为,资管新规的发布意味着百万亿元大资管市场的制度基础和市场环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整体面临着随之而来的战略转型压力。
在此背景下,如何明晰新时期下资管行业和资管机构本身的战略定位,实现自身业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已成为当前资管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论坛上,中航信托副总经理范华认为,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是在金融体系结构变迁背景下,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二元体系中衍生出来的、处于二元体系中间地带的综合金融服务市场。这意味着资产管理市场已不能被视为一个简单的金融子行业或辅助性边缘化的金融子市场,而应该是作为连接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个体系的桥梁,不仅直接决定着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稳定和整体效率,而且对金融行业动能转换有直接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伴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资管行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和重塑,一方面要求资管行业加快调整自身战略和定位——不再单纯围绕融资和投资的单一目标,而是需要嫁接承载更多、更细、更有价值的服务;另一方面,各子行业要共谋发展,构建体系化、紧密连接的生态圈,实现共生共荣。
资管行业战略再探索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表示,战略是通过顶层设计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用来获取未来的竞争优势,因而战略具有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等特点。对于资管行业而言,在资管新规下,如何保持竞争力甚至实现破局,亟待每一家资管机构重点应对。
《报告》认为,意识到战略的重要性并合理规划和制定战略,能够让资管机构整体思路更加统一、内部协同更加高效,而在战略推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战略,则能够让机构的长足发展更有保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期,资管行业规模在持续;经济环境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环境也在同步发生变化,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需要重新考量。
张平表示,当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面临来自监管、科技、人口老龄化、国际化四方面影响;未来,针对资产端的期限拉长和国际化配置将成为资管机构的重要战略选择。转型阶段下的资管战略,核心是风险管理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未来,资产管理需要用科技手段获得高资产回报以及获得稳定安全的回报,并以风险管理控制为基础,这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展业核心。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表示,过去资产管理业务的话术、语境、形式、标准都各不相同,资管新规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要重塑典型的资产管理业务标准,最核心的要点有三方面:一是要有策略引领;二是要用组合管理和组合投资来匹配相应的策略;三是要实行净值化管理。
信托资管的发展之路
针对信托行业如何在资管新规下更好地发展典型的资管业务,周小明建议,信托公司要挖掘自己的独有优势,首先是实业投行的传统优势,例如在房地产、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继续发挥既有业务优势,适度创新,形成新增长点;其次是立足于信托业务的本源优势,发展配置类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发展服务信托和财富信托。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认为,影响资管行业的因素较多,包括宏观经济、市场需求、竞争格局、金融政策、科技发展;资产管理与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区别也是行业战略定位需要厘清的。此外,资产管理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资产管理与产业金融和区域金融的关系、资管产品的客户需求与创设运行,都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关键点。
《报告》对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六个子领域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表示,“抱初心、善思变、谋合作”,是资管机构战略定位的根本。保持战略定力,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是初心;以变应变,主动谋变是基于战略驱动的动态持续选择;谋求合作是资管行业差异化竞争的目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报告》撰写的初心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