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只公募基金清盘不会造成流动性冲击

来源:南方日报 2015-12-01 08:14:40

摘要
自去年8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募基金中的迷你基金清盘已逐渐进入常态化。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5只公募基金终止合同。分析人士认为,规模过小、成交量清淡,是迷你基金清盘主因;尽管清盘基金数量较去年猛增,但不会造成流动性冲击。规模过小、成交量清淡是清盘主因记者了解到,公

自去年8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募基金中的迷你基金清盘已逐渐进入常态化。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5只公募基金终止合同。分析人士认为,规模过小、成交量清淡,是迷你基金清盘主因;尽管清盘基金数量较去年猛增,但不会造成流动性冲击。

规模过小、成交量清淡是清盘主因

记者了解到,公募基金清盘的主因是规模过小和成交量清淡,面对6月中旬开始的暴跌行情和赎回潮,权益类基金逐步开始面临规模过小的问题。

据统计,理财债券基金和定期开放债基占今年以来清盘基金半壁江山,共清盘13只。而货币基金则紧随其后,共有5只清盘;此外,还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打新混合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和债券型分级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金中除了货币基金之外,大多整体规模较小,迷你基金占比较高,清盘压力较大。

从基金清盘的决策程序看,25只基金中,有9只因触发清盘条款或运作期自动清盘,没有召开持有人大会,几只清盘的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均由于到期后遭遇投资者大举赎回,导致规模低于5000万元以下或持有人户数低于200人,从而直接终止合同进入清算程序。另外16只则是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难见起色的情况下,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终止合同,属于主动清盘。

 迷你基金清盘呈常态化

根据新修订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该《办法》于去年8月开始实施后,去年有4只基金相继清盘,可谓基金清盘“元年”。而到了2015年,迷你基金清盘似乎走向了更为常态化的道路。

不过,还是有不少公募基金为保存“颜面”而另辟蹊径。“作为有头有脸的公募基金自然是不愿轻易答应清盘,在本轮股市大调整之前,清盘基金以货币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为主,少有股混基金。”然而,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表示,之所以公募基金可以多次逃避清盘,是依据相关规定中关键的“连续”二字,公募基金只要在每个20日之间找到机构愿意“帮帮忙”就能缓口气,但其实这样做的原因多半是面子问题。其表示,但机构不是“活雷锋”,每每要帮忙的时候自然会谈到成本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救,为了维持一只迷你基金不必清盘的成本并不低。

 清盘不会造成流动性冲击

投资者不禁要问,清盘后,基金的持有人会不会因此受到损失?有人认为,清盘看似止损,实则带有强制性,一旦基金清盘,将以最后一天的净值还给投资者,相当于强制赎回。如果是亏损状态,则是将账面亏损变为现实,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先前投入也将打水漂,再也没法以时间换空间了。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基金清盘是行业新陈代谢的表现,并非坏事,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应重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尽量尊重各类投资者的意愿,并做好投资者教育,是基金业处理清盘问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迷你基金规模较小、成交量较为清淡,“它们的清盘并不会造成如近期大家较为熟悉的分级基金下折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几百万或者千万级别的抛压并不会对动辄千万亿流通市值的对应指数造成实质性影响”,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记者 唐柳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