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试水业绩承压 未来业绩前景仍值得期待
摘要 1月2日,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毕盛狮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元胜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元盛中国多元化金选五号私募基金分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1月3日,霸菱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霸菱全球信用债债券私募基金完成备案。此外,桥水、元盛、未来益财等外资机构于2
1月2日,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毕盛狮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元胜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元盛中国多元化金选五号私募基金分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1月3日,霸菱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霸菱全球信用债债券私募基金完成备案。此外,桥水、元盛、未来益财等外资机构于2018年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陆续发行了备案新产品。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1月14日,外资系私募机构登记备案的私募产品已达28只,投资策略涉及主动选股、债券、量化、绝对收益等多种类型,涉及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贝莱德、施罗德、安中、元盛、桥水、毕盛等14家外资机构。
自2016年6月份以来,中国证监会对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开闸”,允其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至此,部分世界资产管理机构入场,在我国境内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并投资于境内资本市场。
从资管规模看,我国阳光私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增长迅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资产管理业务快报(2018年年底)》显示,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48家,管理私募基金74642只,规模12.8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含顾问管理)约为2.2万亿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为8.6万亿元。
从管理业绩看,外资系私募短期业绩受到基础市场波动影响持续承压。由于阳光私募的信息披露规则,目前并非28只所有私募基金都披露详细的业绩和管理数据,从目前已披露的有限数据看:部分外资债券基金经历动荡,实现正收益的数量稍多于股票型基金;就另类策略看,存量的外资系CTA策略产品均为正收益,这2只产品由老牌对冲基金英仕曼发行,操作上采取“牛市做ETF,熊市作对冲”策略。截至2018年12月初,英仕曼CTA策略基金获得8%的正收益,在外资私募产品中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在权益类产品方面,据报道,2018年7月底发行的“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截至2018年10月份净值回撤9.8%,虽然相对业绩走势略逊于同期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持平,但明显强于同期中证500走势。至于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2018年10月份发行的“全天候”策略产品,目前尚未对客户披露净值,该产品以机构客户为主。部分国内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在对冲工具仍有限、单边做多策略为主的国内市场,要用好对冲工具真正做到“全天候”难度不小。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认为,从目前已知的外资私募的收益来看,和国内同策略的私募基金并没有表现出优异的赚钱能力,当然,整体市场环境较差是主要的原因,其次不排除“水土不服”的次因,毕竟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不管在交易机制还是估值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未来,由于外资购买的基本上是中国的核心资产,整体估值较低的蓝筹股,整体风险并不大,所以长期来看,外资系私募尽管短期“成绩单”不太令人满意,还是有较大的核心竞争力。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认为,首批外资系私募基金,除了少量的量化对冲、CTA策略外,纯做多的基本面选股策略仍为主流,在单边下挫的行情很难获得正收益。但外资对A股配置的脚步并不会停止。
高盛亚洲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董事总经理刘劲津表示,目前比较看好A股,主要原因在于相对当前美股过高的估值,A股有更大机会获得长期回报。随着未来MSCI纳入A股并快速计划提升比例至20%,高盛预计未来15个月将有数百亿美元净流入A股,海外投资者对A股前景感到乐观。
(经济日报 记者:周琳 见习编辑: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