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正经历“三重魔咒”:募资期延长一倍、管理费下降、规模连续7个月缩水

来源: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9-16 19:39:00

摘要
投资赢家都在关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熬”这个词最能贴近证券类私募基金领域相关从业者目前的状态。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市场低迷,证券类私募基金遭遇募资难、管理费下降、规模持续下滑等困境,业内人士纷纷疾呼“资本寒冬要来,坚持就是胜利!”募资期延长一倍“寒意阵阵”,某私募基金董事长在谈话中多次用该词形容

  投资赢家都在关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熬”这个词最能贴近证券类私募基金领域相关从业者目前的状态。

  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市场低迷,证券类私募基金遭遇募资难、管理费下降、规模持续下滑等困境,业内人士纷纷疾呼“资本寒冬要来,坚持就是胜利!”

  募资期延长一倍

  “寒意阵阵”,某私募基金董事长在谈话中多次用该词形容当下证券类私募基金市场行情。

  今年以来,受到A股市场持续震荡影响,私募证券类投资基金也面临募资周期延长甚至无人问津的困境。

  北京景富运通基金经理何理透露,近期证券类私募基金募集难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有的产品预期募集5000万元,但目前只募集了500万元,募资规模大不如预期,甚至有的产品无人申购。

  “此前,股票多头策略的证券类私募基金募集周期一般在1至2周,但今年二季度以来,部分产品的募集周期已经从2周延长到1个多月,甚至有的知名大型私募机构由于募资规模与预期相差较大,直接取消发行,导致产品难产。”私募排排网产品运营部总监戴霖表示。

  证券类私募基金不仅面临募资周期延长困境,且募资金额上也不如预期。

  北京某大型知名证券类私募机构内部人士坦陈,目前市场环境下,发行肯定困难重重。二季度以来新发产品的募资周期普遍延长一两周,我们尽力保证产品能够顺利成立,目前新发产品平均规模仅约几千万。

  “我们近期做了五六次路演,但却只募集到了一两百万,远不及预期。”何理道出了几丝无奈。

  管理费下降

  近期,大型私募下调管理费在圈内炸开了锅,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巨泽资本董事长马澄预测,预计后期还会有其他机构跟进降费。

  此前,外资私募贝莱德以0.75%/年的管理费搅动私募行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之后,近期国内大型私募凯丰投资将旗下产品的管理费率降低为1%/年,成为行业内首家规模百亿以上、下调管理费的私募。

  戴霖表示,目前很多存续的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管理费仍为2%,但很多新发的股票多头策略基金的管理费已降为1.5%至1.8%,平均下降了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另一方面,目前存续的量化基金管理费仍为1.5%,而新发量化产品的管理费也降为了1.2%至1.3%。

  何理认为,下调管理费一般是规模较大的证券类私募基金应付市场、维护客户的做法。而对于小规模证券类私募基金公司而言,由于其客户多为长期稳定的熟客,目前下调管理费的并不多。

  “即使下调管理费,下调至1%也就是底线了,毕竟机构还要覆盖运营成本,谋求生存。”广州某知名证券类私募基金投研总监表示。

  不仅证券类私募基金下调管理费应对市场低迷,近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股权私募基金不收取管理费与业绩提成的案例。

  据大众交通600611)9月13日晚间公告称,该公司以自有资金2.5亿元认购亚豪稳利1号私募投资基金。据基金业协会相关信息显示,亚豪稳利1号私募投资基金属于创业投资基金,其管理人为上海亚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都会收取管理费,且会一次性计提3至5年管理费。但如果不收取管理费及业绩提成,一方面的确因为近期市场低迷,IPO及并购市场遇冷导致募资难,机构为了募资做出了部分妥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双方在其他方面另有协议。

  规模连续7个月缩水

  除了募资难与管理费下降,证券类私募基金近期还遭遇第三重考验――规模缩水严重。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8月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月报》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74701只,较上月减少0.1%,其中证券类私募和其他类私募产品数量下滑最多。

  截至2018年8月底,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6086只,较上个月减少194只,基金规模为2.4万亿元,较上月减少79.44亿元,规模环比下降0.33%。今年以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已连续7个月下滑。

  “规模缩水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大额赎回,我们近期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和投资者沟通,但如果投资者不认同某一家机构的投资理念了,那再多沟通也是无效的。”何理表示。

  此外,今年来,私募基金进入清盘高峰期,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清盘数量占比约50%。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发布的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报告(2018年8月报)显示,截至8月底,私募基金清算产品数量累计2884只,其中以股票策略为主,占比高达49.6%。

  另外,在所有清算的产品中以提前清算为主,提前清算的产品数量为1671只,占比高达57.9%。

  有业内人士解释,实际上私募基金在清盘之前是可以和投资者沟通情况的,比如双方协商能否将清盘线从亏损20%降至30%。但目前很多私募基金直接选择主动清盘而不是去沟通,那说明机构可能还是不大看好目前行情。

  几家欢乐几家愁

  据了解,市场低迷环境下,目前私募基金行业“如履薄冰”,更多考虑的是存活问题而非赚钱问题。

  “资本寒冬,当下考虑的不是规模问题,而是存活问题。现在行业内不是比赚钱多,而是比活得久,坚持就是胜利。”马澄道出了心声。他还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整体处于低仓位运行,最大限度减少产品损失,争取熬过资本冬天。

  包括马澄在内的众多私募基金从业者近期纷纷放弃了路演,通过学习新事物渡过低迷期。马澄透露其近期一直忙于出书相关工作,其欲将此前处理过的一些经典案例整理出书。“同时,我们也在加紧学习对冲策略,试图通过期货、期权等其他对冲工具来应对当前市场。”马澄表示。

  “市场低迷,只能多多学习,比如之前了解较少的新技术、新概念等,熬过去就好了。”上述广州某知名私募基金投研总监也表示。

  在多数私募机构“捂住钱袋”熬过冬的同时,另一部分机构却在潜伏加仓。

  “对于价值投资机构而言,现在简直就是‘天堂’一样的行情,因为价格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们现在还是996上班,主要花大量时间做投研。”何理表示。

  何理介绍,今年以来,其公司合计发行5只产品,7月以来一直在加仓,目前5只产品持仓比例为70%至100%,近乎满仓运行。

  “其实在底部发行更安全,9月份我们也刚发了两只证券类私募基金,目前还在募集期。”上述北京某大型知名证券类私募基金内部人士也表示。

责任编辑:fbc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