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身处艰难时刻,和聚投资能否走出低谷?
摘要 原标题:百亿私募身处艰难时刻,和聚投资能否走出低谷?割肉,还是死守,这是一个问题?8月17日,佳讯飞鸿发布半年度报,2018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534.35万元,同比增长150.03%。业绩快速增长的另一边,却是股价的一路走跌,年初至今跌幅已经超过20%。中报同时显示,从解除限售至今,和聚投资已经减持
原标题:百亿私募身处艰难时刻,和聚投资能否走出低谷?
割肉,还是死守,这是一个问题?
8月17日,佳讯飞鸿发布半年度报,2018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534.35万元,同比增长150.03%。业绩快速增长的另一边,却是股价的一路走跌,年初至今跌幅已经超过20%。中报同时显示,从解除限售至今,和聚投资已经减持了将近50%的股份,但仍然是公司的前十大股东。2016年11月,和聚斥资1.5亿参与佳讯飞鸿的定增计划,但定增至今,佳讯飞鸿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近60%,和聚投资的此轮投资损失惨重。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统计,2018年以来,和聚投资的代表产品和聚一期、和聚二期年内收益分别为-8.98%、-8.63%,和聚定增组合、新方程和聚定增组合的年内亏损更是达到了29.27%和29.11%。对于百亿级的私募来说,这样的成绩并不如意。和聚投资的工作人员也向蓝鲸财经表示,“现在确实是在一个比较低谷的阶段。
百亿私募遭遇选股瓶颈
和聚投资成立于2009年,此后稳步发展。一年后,规模突破10亿。在2015年牛市的刺激下,主动管理型产品的规模突破百亿,跻身头部私募行列。2016年,和聚开拓产品线,在定增和港股上进行布局。
创始人李泽刚是财务科班出身,在公募基金工作8年后辞职创办了和聚投资。“自上而下,精选个股,注重公司的成长性和二线蓝筹的投资价值是李泽刚投资的核心。”和聚投资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但这两年来,和聚投资的业绩并不理想。在复盘2017年的市场时,和聚投资表示,2017年上半年A股呈现一九分化的行情,大盘蓝筹股价值修复的同时,二线蓝筹没有迎来显著增长,错失2017年行情的很大原因,在于公司仍然坚守自己“注重公司成长性”的特点,而没有跟随市场风向转移阵地。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和聚一期、和聚二期等代表产品2017年的亏损在6%左右,而和聚九期的亏损达到21%。
进入2018年以来,尽管个股普跌是A股市场的整体特征,但以“精选个股”见长的和聚投资,在个股的选择上却有失水准。在蓝鲸财经可以查询到的公开数据中,一季度,和聚投资在佳讯飞鸿、云铝股份、山鼎设计和高升控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开年至今,山鼎设计跌去了逾40%。目前,山鼎设计尚未发布二季度报,在巨大的浮亏压力下,和聚投资不得不在割肉还是死守中做出一个选择。
此外,同样是此前定增买入的高升控股,经营陷入困局,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56.35%,背后实控人2.5亿借贷纠纷等消息浮出水面,股价年内跌幅超过33%。和聚投资表示,在减持新规的影响下,卖出交易受到了限制。
2018年以来,云铝股份的股价已经跌去近50%。云铝股份8月7日发布的二季报中,和聚投资已不再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对于和聚投资来说,如今正处于成立以来的一个低谷期。在问及个股选择和投资策略是否会做出调整时,和聚投资向蓝鲸财经表示,“坚持价值成长的方向不会调整,但会以更严格的标准选择个股,精益求精。”
2018年一季度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股票名单
后市看好二线蓝筹
和聚投资在复盘上半年A股市场单边下跌的行情时认为,核心原因是场外资金的持续枯竭叠加场内资金的持续系统性避险的驱动,使得整个A股市场的流动性环境出现了枯竭的局面。外部因素,诸如中美贸易摩擦、美元加息等是次要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陆续分别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包括资管新规在内的各种新规新政,对A股产生了直接的、系统性的阶段冲击。
在对下半年市场的展望中,和聚投资认为,中美贸易战和国内的去杠杆,还会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和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和聚还将密切关注其他因素,一个是汇率,另一个是当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以后,政策微调或者边际上会产生的一些变化。“我们觉得市场仍然会有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分化。”
和聚投资向蓝鲸财经表示,下半年公司仍然坚定看好“二线蓝筹”的投资价值,超跌个股的布局将成为重点。“可能会有一部分板块或者个股会提前起来。这些一定是基本面足够扎实、超跌的品种。所以从这点来看的话,现在反而是我们研究的旺季。”李泽刚在和聚投资2018年半年度策略会中提到。
具体到行业,和聚投资的执行董事于军认为,第一,消费和医药可能会持续贯穿今年,甚至到明年。第二,周期性行业一些估值比较低的,比如煤炭、钢铁,在下半年可能会有一些机会。尤其是一些民营炼化公司,兼具价值和成长。第三,在今年下半年各方面可能都会倾其全力去支持中国真正有创新性的公司。第四,看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还会有长足的发展。
但2017年和2018年的A股市场也是一个遍布地雷阵的市场,踩雷的风险笼罩在很多A股投资者的心上,环保、新能源、光伏、风能等行业,在上半年都经受了一定的冲击,避险的医药行业也不再保险。对于精选个股,并试图在“二线蓝筹”中挖掘成长机会的和聚来说,如何降低踩雷的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