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来源:才查到 2019-10-27 09:00:00

摘要
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GDP(不变价)为22.58万亿元,同比增长6.0%;前三季度GDP为63.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2%。 2019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前值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前值7.5%);固定资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GDP(不变价)为22.58万亿元,同比增长6.0%;前三季度GDP为63.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2%。

 

2019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前值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前值7.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4%(前值5.5%),其中基建投资3.4%(前值3.2%),房地产投资10.5%(前值10.5%),制造业投资2.5%(前值2.6%)。城镇调查失业率5.2%,持平上月。

 

(一)PMI:供需反弹,动能仍弱

 

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3;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小幅回落0.1。

 

制造业:供需双双反弹、就业继续承压

 

9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季节性反弹,但仍连续第五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除产成品库存外,其余分项指标均较前值有所提升。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1)生产延续扩张,中型企业边际改善。受季节性及天气因素影响(今年8月台风、暴雨等不利天气较多),生产指数较前值提升0.4至52.3。其中,大型企业生产指数为53.4,与前期基本持平;中型企业生产指数反弹0.8至50.7,重回荣枯线以上;小型企业生产则延续上月扩张趋势,提高0.4至51.7。中小企业生产改善或受9月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下企业预期改善推动。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2) 需求显著反弹,国内需求重回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50.5,较前值回升0.8,自5月以来首次反弹至荣枯线以上。其中,大型企业是内需反弹的主要动力,9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反弹2.5至52.5;中小企业新订单则分别下滑0.7和0.2,至48.5和47.9

 

(3) 去库存趋势延续。9月库存分项指标继续保持收缩,去库存趋势延续。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前值小幅回升0.1;而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至47.1,反映出企业补库存意愿依然低迷。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4) 工业生产价格明显回升。受沙特无人机袭击事件、环保限产等供给侧因素推动,9月制造业投入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反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提升3.6至52.2,进入景气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也回升3.2至49.9,仍略低于荣枯线。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5) 就业持续低迷。9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0.1达47.0,但仍位于近十年来的低位。逆周期政策仍有加码必要。

 

非制造业:建筑业PMI超季节性回落

 

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较上月回落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其中:

 

(1)建筑业PMI虽仍保持较高景气度,却是本月非制造业PMI回落的主因下滑幅度值得警惕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6,较前值回落3.6。考虑到9月是传统的施工旺季,建筑业PMI超季节性回落指向地产融资收紧已开始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或将拖累地产投资。

 

(2)服务业景气企稳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近四个月来首现回升,9月环比提升0.5至53.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提升2.6和1.8。

 

整体来看,尽管9月制造业生产需求均有所反弹,但整体表现并未超越“金九银十”的季节性,指向增长动能仍然疲弱。

 

低迷的就业和建筑业PMI大幅下滑值得警惕。政策必要继续保持“稳增长”的基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二)工业生产:季末反弹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前值提升1.4个百分点,延续了今年季末生产加速的特征:今年3月、6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环比分别提升5.1、1.3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另一方面,基数走低也对生产增速反弹构成一定支撑。去年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去年8月下滑0.3个百分点。此外,9月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反弹4.4个百分点至8.1%,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反弹1.3个百分点至5.6%,或部分受到基建投资预期拉动。

 

但工业生产9月反弹难改三季度生产整体低迷的态势。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整体上逐季下台阶,二、三季度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速相较前一季度分别下滑0.7、0.6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既受到内需低迷影响,也受到外需疲弱、贸易摩擦拖累。此外,企业主动去库存周期叠加工业品价格通缩期,也对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打压。

 

展望四季度,工业增加值有望边际企稳。一是中美贸易摩阶段性缓和有望边际提振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PPI有望反弹走出通缩;三是从周期的角度看,企业主动去库存周期或将结束,对生产形成一定支撑。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三)消费:汽车消费提振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较前值提升0.3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消费回暖影响。

【宏观经济】宏观10月评论:实体经济秋风乍起

汽车类零售额当月同比大幅反弹5.9pct至-2.2%,可以解释社零增速反弹的137%,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回落0.3pct至9.0%。

 

汽车销售跌幅收窄主要受到基数走低、9月商品房销售回暖、排放标准切换的透支效应逐渐减弱等影响。受油价上涨影响,石油类消费增速也反弹0.8pct至-0.4%。

 

展望四季度,社零增速或进一步反弹。从数据上看,汽车消费与房地产销售高度相关,随着地产竣工增速修复,低库存下房地产销售短期内仍有望保持景气,加之去年四季度基数较低,作为地产后周期的汽车消费有望因此获得一定支撑。

 

 

(四)投资:制造业拖累增速下滑

 

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较前值下滑0.1个百分点,主要受制造业投资拖累。

 

(1)房地产投资下滑销售景气支撑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较前值持平。在严调控持续、融资收紧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销售景气的影响。

 

由于商品房库存处于低位,商品房销售颇具韧性,特别是6月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增速均稳健回升,9月累计同比分别提升0.5pct、0.4pct至-0.1%、7.1%。“金九银十”下的销售景气改善了房企的资金来源。

 

9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反弹0.4pct至7.1%,其中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同比反弹0.7pct至9.0%,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反弹1.8pct至13.6%,国内贷款累计同比则下滑0.7pct至9.1%,表明房地产融资政策仍在收紧。

 

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之下,房企拿地意愿也连续第二个月修复。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20.2%,跌幅较前值收窄5.4pct,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18.2%,跌幅较前值收窄1.8pct。

 

9月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同比增速均小幅回落,竣工面积增速连续第三个月修复,指向伴随着前期开工项目逐渐进入交房期,总体上房企项目布局有所收缩。

 

9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6%,增速较前值下滑0.3pct,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8.7%,增速较前值小幅回落0.1pct,竣工面积累计同比-8.6%,跌幅较前值收窄1.4pct。

 

前瞻地看,“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将通过作用于房企的预期、融资以及销售制约房地产投资。根据当前开工施工走低、竣工修复的房企行为外推,房地产投资短期仍将有一定韧性,但中期大概率将面临回落。

 

(2)基建投资反弹: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5%,增速较前值提升0.3个百分点;全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4%,较前值提升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符合预期,主要受到前期专项债发行放量和专项债新规的拉动。

 

前瞻地看,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仍有上行动力,将成为“稳增长”政策的主要抓手。8月31日至9月初,国务院和金稳委连续召开重要会议部署“稳增长”工作,包括要求今年专项债“确保9月底前发完”、“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提前下达2020年的专项债的部分新增额度,并扩大了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使用范围,增强了专项债撬动基建投资的杠杆效应。

 

考虑到融资对投资的领先性,以及去年四季度基建投资的低基数(同比增速仅为3.7-3.8%),今年四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大概率将进一步上行。

 

(3)制造业投资:需求疲弱,预期悲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较前值下滑0.1个百分点,较去年末回落7pct。

 

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长持续低迷,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影响:(1)内外需持续低迷拖累销售;(2)贸易摩擦下企业对未来预期悲观;(3)PPI陷入通缩、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长。

 

分项来看,9月通用专用设备等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反弹,或受基建投资拉动;而纺织、化学、医药等行业增速出现下滑,或受贸易摩擦影响。

 

前瞻地看,四季度制造业投资仍将承压。尽管中美贸易摩擦边际缓和有助于悲观预期的修复,但已征关税并未取消/下降,且美方并未排除12月15日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这仍将抑制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开支意愿。

 

此外,去年四季度制造业投资基数较高(9.1-9.5%),不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提升。但另一方面,8-9信贷和社融的放量,以及PPI四季度的触底反弹,将有助于修复制造业企业的盈利和投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