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新规出台背景下银行理财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摘要 近期,正在经历净值化转型的银行理财迎来了多项新规。10月12日,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10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加上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众多过去的“模糊地带”得到
近期,正在经历净值化转型的银行理财迎来了多项新规。10月12日,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10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加上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众多过去的“模糊地带”得到明确和规范。
放眼更长远的未来,一个更为规范和理性的市场也将为整个行业和投资者带来更多利好。而在转型的过程中,各家银行要未雨绸缪,积极研究和适应各项新规,探明自己的未来方向。
严控下收益继续走低
“2019年以来,银行理财无论是发行量还是收益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收益率降幅较大。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银行去存量及转型压力较大,虽然银行理财存续余额保持平稳,未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发行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数却在逐渐减少,很多银行的理财业务收入也出现缩水。”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而10月12日发布的非标新规对收益率造成进一步打压。“新规对非标认定的严格程度要超出市场预期,这意味着,未来非标规模会进一步压缩。这也给银行能否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之前顺利消化存量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非标投资受限的背景下,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趋势将不会改变。”刘银平说。
具体而言,刘银平认为,非标新规下,未来新发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期限会逐渐拉长,投资者需要牺牲流动性来换取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是非标资产压缩,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进一步下降。
严监管的趋势也在持续,《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将对此类产品的发行和收益造成影响。
“部分银行将被迫调整产品的收益结构,今后能达到收益率上限的结构性存款比例将会下降,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结构性存款总规模有可能会有所压降。此外,由于真结构性存款的比例逐渐提升,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将会有所下降。”刘银平认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梁栋材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一方面,在该通知出台前,结构性存款业务就已经逐步着手规范,其增速已经从2018年每月超35%的增速降至2019年9月的不到10%,未来大概率延续此趋势;另一方面,此前由于存款压力,包括部分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中小银行在内,通过发行高利率产品争取结构性存款,在发行端进一步规范后,此类现象将有所缓解,并在资产端收益趋于下行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利率也将回归理性,有所下行。
理财转型进展迅速
理财净值化转型在今年以来成效显著。《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2019年上半年,净值型产品累计募集金额21.82万亿元,同比增长86.39%;截至6月末,净值型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8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83%,净值型产品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5.56%。
对于今年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刘银平总结出三点特征。首先,发行数量显著增多,大型银行起步早,存续期产品总量和余额更多;中小型银行发展快,新增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要高于大型银行。其次,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的发行量要高于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但由于开放式产品的存续期较长,因此存续数量和余额更多。再次,90天以内封闭式净值型理财几近消失,期限在3个月至12个月之间的产品最多,但与非净值型产品相比,1年以上产品占比更高,平均期限也更长。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加速亮相,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之外,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上月末成立。“预计年底之前还会有其他理财子公司开业,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并发售新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刘银平说。
“银行理财转型对投资者来说利大于弊。理财产品的门槛呈下降趋势,今后首次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直接在网上面签,理财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投资者可能获取更高的理财收益。不过,‘闭着眼睛买理财’的时代彻底结束,提升自己的理财知识和风险意识非常有必要。”刘银平表示。
积极应对规则变化
面对近日出台的一系列新规,各家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积极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避免在理财转型中掉队。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将会对中小型银行经营管理产生较大影响。它们应首先在战略层面考虑是否保留结构性存款业务,如需保留,则需从前中后台的人员团队、政策制度、模型工具、管理流程、数据系统等层面综合提升管理能力。考虑到监管给定的1年过渡期,它们均需尽早评估自身情况,制定整改策略,确保过渡期结束后实现合规。”毕马威有关分析人士表示。
而对于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所作出的规范,梁栋材认为,随着未来理财规模的扩张,若仅靠内源性的资本积累,部分资产规模增速较快的理财子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为支持业务全面发展,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需要积极探索应用。其中,为积极借力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前期部分大型银行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可能积极引入外资机构等战略投资者,在学习国际资管机构先进管理经验和体制机制的同时增厚资本规模。
同时,梁栋材表示,为适应未来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加,理财子公司除委外投资等方式外,还应加强自身投研能力建设,完善自主投资能力,助力大类资产配置,以便为投资者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