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结构性存款:为“保本”绞尽脑汁 监管尚需补细则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9-11-01 15:45:40

摘要
“人红是非多”,在结构性存款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近一个月,监管连发文件剑指“假”结构性存款。近两年来,结构性存款从银行理财产品“大家族”中的小角色一朝跃升为替代保本理财以及揽储的“大红人”,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实际上,在结构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下,“李逵还是李鬼”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歇,看似对客户稳健

“人红是非多”,在结构性存款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近一个月,监管连发文件剑指“假”结构性存款。近两年来,结构性存款从银行理财产品“大家族”中的小角色一朝跃升为替代保本理财以及揽储的“大红人”,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实际上,在结构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下,“李逵还是李鬼”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歇,看似对客户稳健收益有利的背后,是银行规避监管、推高负债成本、销售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

越“假”越保本

从定义看,结构性存款之“结构”,可理解为“定期存款+高风险投资”,即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将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等挂钩的金融产品,投资部分既又收益,也要承担市场风险。

由此可见,其属性应指向“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但目前发行的结构性存款的基本功能是“保本性”的,投资收益这一部分几乎可无风险获得收益,因此成为保本性理财的替代品。

结构性存款为何会形成越“假”越对客户有益的结果?这或与产品设计的具体细则有关。

“或是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占比非常低,或是挂钩的金融衍生品大概率可以实现预期收益。中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形式上符合条件,但从结果导向看,所谓‘有风险的投资’这一部分其实没什么风险,这样就保证了产品最终收益的稳定,相当于一种保本性无风险理财产品。”某股份行资管部人士介绍。

在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后,银行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正式受到限制,存在着传统保守型客户流失的危险。为留住客户,银行于近两年大量推出结构性存款。带有“存款”二字的理财产品既暗示“保本”的内涵,又能获取高于存款利息的理财产品收益,这使得在我国有着20年不温不火历史的结构性存款从此走向银行理财的舞台中央。

根据央行数据,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17年2月份后快速增长,于2018年末突破10万亿元,并在2019年2月达到11.23万亿元的峰值,此后每月的发行规模虽有所下滑,但基本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

投资金融衍生品没那么简单

短期可以留住客户,但长期来看呢?业内一致认为,不利于银行系资管业务的良性发展。

结构性存款对衍生品投资交易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股票、汇率、大宗商品等挂钩产品以及宏观经济有较深入了解,这些都考验着银行与非银机构的合作及投研能力。

之所以中资银行发行大量的结构性存款被认定为“李鬼”,主要是因为其挂钩的衍生品触发波动条款的可能性很低,与理财新规要求的“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存在差距。

某基金公司产品业务人士认为,与外资行对结构性存款产品复杂的设计相比,中资行在结构性存款挂钩金融衍生品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设计较为简单粗暴。

去年9月落地的理财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规定一出,立马约束了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的通道行为,部分中小银行就此退出发行行列。

今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发行结构性存款应该具备普通类衍生品资质。这是监管首次明确,只有普通类资格才可以发行结构性存款。据了解,不少中小银行申请到的衍生品资质属于基础类。

但是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大量发行结构性存款除了留住客户,还可以从名义上突破利率自律组织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约束,也规避了理财产品对于额度管理、产品报备、数据报送等监管要求。而发行的大量结构性存款实质上相当于银行的“高息存款”,不仅规避了监管,同时推高了负债成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