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的港交所十年:扎根中国 连接世界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12-03 15:46:16

摘要
参加完新晋股王阿里巴巴的上市仪式,李小加给自己放了个假。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是港交所的新里程碑,也是李小加再出发的新起点。推动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上市制度改革拥抱新经济、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扩大资产类别……2009年至2019年,这位具有中国内地背景的CEO,已经带领港交所连续奔跑了10年。

参加完新晋股王阿里巴巴的上市仪式,李小加给自己放了个假。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是港交所的新里程碑,也是李小加再出发的新起点。

推动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上市制度改革拥抱新经济、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扩大资产类别……2009年至2019年,这位具有中国内地背景的CEO,已经带领港交所连续奔跑了10年。

这10年,是港交所制度改革与创新最密集的10年。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及内地居民财富全球配置的大机遇,李小加推动港交所主动变革,成功带领港交所从区域性的传统股票交易所向连接东西方、多资产类别的国际领先交易所晋级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港交所的工作是我最热爱的一个工作。”做过石油工人、记者、律师、投行的李小加笑言,还是最爱有挑战又能有所发挥的港交所CEO。去年6月,李小加和港交所签订了第四份“劳动合同”,未来,他还将带领港交所向“搭建全球市场互联互通平台”迈进。

双向开放的“神来之笔”

在掌舵港交所的10年里,李小加最受赞誉的,莫过于“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更加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

李小加口才极好,非常擅长打比方。他经常把交易所比作“场”,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债券等各类产品比作“货”,各路资金是“钱”。在“场”“货”“钱”语境下,李小加的改革思路一直很清晰:不断完善“场”的功能、让更多的“钱”和更多的“货”来“场”里交易。

“20多年前,通过H股的引入,我们有了两个客户:内地的‘货’主(上市公司)与世界的‘钱’主(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今后20年我们又要增加两个新客户:内地的‘钱’主与世界的‘货’主。”

作为港交所第一任来自内地的CEO,李小加非常清楚地看到香港金融市场过去20年的繁荣发展与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息息相关,港交所今后最大的机遇仍来源于内地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进一步的资本项下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因此,一上任,李小加便把港交所明确定位为“致力于成为中国内地客户走向世界以及国际客户走进中国内地的全球性交易所”,进而配合内地市场的对外开放战略。

为了让香港市场更贴近“最大、最主要的客户”,港交所2012年开始分阶段调整港股交易时段,使之与A股同步开市;为了把香港市场的“货”与内地的“钱”、世界的“钱”与内地的“货”之间的壁垒打通,李小加和资本市的监管者,创造性地发明了“互联互通”交易模式。

“沪港通的创新型模式可以使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先在自己‘家门口’实现。”李小加说。

对于有市场人士把互联互通称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神来之笔”,李小加虽笑称“自己应该去申请专利”,但仍坚称:“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才是大英雄,因为两地监管合作、执法互助才是沪深港通得以成功的保障。”

如今,“互联互通”已经平稳运行了5年,其间,沪深港通推动和促成了国际市场主要指数纳入A股,吸引大量国际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截至今年10月31日,海外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持有的A股市值达12212亿元。沪深港通也成为内地居民财富实现海外配置的重要渠道,截至今年10月31日,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持有的港股市值已高达9995亿港元。

持续变革拥抱新经济

除了吸引更多的“钱”来港股交易之外,李小加也积极推动港交所完善“场”,吸引更多的公司赴港上市,以丰富港交所“货架”。

从5年前错失阿里,到如今迎回阿里,成为港交所与时俱进、拥抱新经济的最佳注脚,但其背后,却是李小加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

2014年,由于股权架构与港交所既有规则存在冲突,阿里巴巴转投纽交所,最终以218亿美元的集资额成为美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

满怀遗憾的李小加,在其后的几年里发起了两轮港股IPO改革尝试,终于力排众议,在2017年底得偿所愿。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正式生效,同日起接受公司按新规申请上市(IPO)。

修订后的港股《主板上市规则》新增三个章节,为三类企业赴港上市打开“绿色通道”: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以及寻求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

“这是港股市场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也是最具争议的一次改革。”上市新规生效之际,李小加如此总结,“随着改革的完成,香港资本市场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新时代,香港会成为孕育创新公司的世界级摇篮。”

事实正如他所料。新规实行后,港交所迎来新经济公司上市潮。据港交所统计,2018年全年共有218家公司在香港IPO,同比增长25%,挂牌数量创历史新高;IPO共融资2865亿港元,同比增长1.23倍,募资额创下2010年以来新高,港交所因此重夺全球新股市场“募资王”宝座。2019年,在阿里巴巴回归的推动下,港交所前11个月的募资额已达2754亿港元。

“阿里都回来了,没理由不相信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公司不回来。”对于有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港股市场的未来,李小加满怀期待。

连接世界

今年9月,港交所向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发起了“世纪联姻”,这场收购虽然没有成功,但“暴露”了李小加的雄心:港交所的下一步,将搭建全球市场互联互通平台。

“有了互联互通,只要港交所不断丰富‘货’架上的国际产品,就可以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和自由,为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开放创造价值。”李小加说。

在李小加看来,目前港交所的“货”虽然已经很丰富,但仍然以内地和香港的“货”为主,未来还要摆上越来越丰富的亚太“货”和国际“货”,让越来越多的内地的“钱”和国际的“钱”来参与。

2012年,港交所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基础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这一次收购,不仅让港交所从一个传统的股票交易所变成一个全资产类别交易所,也让港交所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家全球化交易所。

但这仅是个开始。“未来一定还会发起对其他交易所的收购。”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当然,“我们会继续和内地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紧密沟通,争取将更多国际产品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李小加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