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健康管理”:商业健康险创新趋势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2019-12-11 07:48:00

摘要
日前,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从当前保险业发展格局来看,健康险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健康风险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将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将可以覆盖最需要保障的群体,例如术后康复的病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亚健康

  日前,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从当前保险业发展格局来看,健康险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健康风险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将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将可以覆盖最需要保障的群体,例如术后康复的病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亚健康人群等,从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业界普遍认为,健康险除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外,其对消费者进行健康管理的能力仍有待加强,而“保险+健康管理”正成为商业健康险创新发展的新潮流。

  数据资料

  健康管理对健康险提出新需求

  近几年,由于政策层面的推动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生时得从容、老时有安康、病时有尊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健康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已超过5000款,且各家险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对健康险产品进行升级,扩大保障范围,提供了诸如绿色就医通道等增值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健康保障。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达到614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成为整个行业增速最快的险种。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将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等具体目标。

  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服务产业链条的重要整合者,健康险无疑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做好经济补偿是健康险的重要功能,而从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看,健康险服务和内涵还将在更大程度上进行拓展延伸。

  由于疾病谱的不断演变和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观念正在经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此时,健康险所提供的健康保障和健康服务正符合人民群众的刚需。这就要求健康险在发挥保障功能的同时,在健康服务领域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也因此,涉足健康险领域的保险公司纷纷开始创新探索,除了提供风险保障外,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管理消费者的健康。

  从当前我国健康险发展程度来看,较为典型的做法是保险行业与医疗产业进行协同联动,同时通过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功能,进一步提高健康险的保障范围。

  与医疗产业联动提供全链条服务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在健康保险发展过程中,健康管理和服务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医院实现与医疗机构的战略化合作,多家险企建立了与医疗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例如,泰康近几年与医疗产业的结合就较为紧密。2017年,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成为泰康旗下首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2018年,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与美国西奈山医院共同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揭牌成为美国西奈山附属医院。同年,泰康斥资超20亿元,将拜博口腔51.56%的股权收入囊中并更名为泰康拜博口腔。今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又开业。对此,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医院与险企在资金、产品和客户上具有天然协同优势,与医疗产业联动可以为病患、消费者打造闭环的一体化服务。

  保险与医疗协同还有更大的空间。通过对医疗行为的管控和约束,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整合与趋同,促进医患信息透明,降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最终实现费率、赔付率的降低,真正使医院、险企、消费者三方受益。

  政策层面也一直在引导保险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早在2012年原保监会就曾下发通知,支持保险公司兴办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今年6月份,卫健委、银保监会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并与社会办医联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提升健康险专业化经营水平。

  事实上,保险和医疗产业的融合,不仅提升了健康险专业化的经营水平、拓展了健康险价值链条与控制医疗成本,还可以解决另一个制约健康险发展的瓶颈——数据的获取。一直以来,由于病患的隐私是敏感的信息,险企几乎无法从医院方获取到消费者的有效信息,这对健康险行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保险与医疗产业的融合能够使医疗机构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险企共享,险企可以更好地辅助医院进行管理。

  提供健康管理可降低出险概率

  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罹患慢病的概率加大,迫切需要以预防慢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的跟进。不少险企看好这一发展前景,开始创新以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为主的健康险产品。行业内较早进军这一领域的招商信诺人寿,在健康管理方面已开始形成品牌,截至目前,招商信诺人寿已经在我国拥有近800家直付医院,为客户提供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到就医协助、慢病管理等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整体医疗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多家险企还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健康管理提供助力。例如,阳光人寿、海峡保险等险企选择与因数云进行合作,通过多方携手打造一个涵盖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健康管理公司的医药保健闭环生态系统,建立对更多单病种的全程保障体系,覆盖整个疾病预防和治疗全过程。通过建立“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健康保障价值链。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曾强对记者表示,保险实际上是催生健康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从大健康管理的概念来看,未病先防与已病防变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险企更多投身于在治已病方面,而健康险近年来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对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更加多面的管理服务。

  险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管理,将重心前移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险企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降低健康险的赔付风险。死差、费差、利差构成保险公司利润的三大来源,其中死差与赔付情况直接相关。过去保险公司获取死差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承保阶段,尽可能过滤掉高风险人群,从而降低赔付比例;另一种是在理赔阶段,加强对欺诈风险的识别,减少不必要赔付。这一方面固然可以降低赔付支出,但也会影响到保险的可得性以及消费者体验。

  而随着健康管理重心前移,保险公司通过主动介入客户的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在健康险的服务中更多地引入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疾病护理等手段,打造预防、干预、就医、康复的健康管理闭环,引导健康险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防,将客户健康风险管理前置化、全流程化,探索“治未病”的发展新模式。从根源上降低赔付风险,实现风险总量的减少,从而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健康险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保险+健康管理”使险企为消费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健康干预等专业服务,提供从预防到治疗再到照护的服务闭环,进而推动整个大健康产业发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