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境内外基金运营模式比对
摘要 外资机构入华常见问题总体来说,境内外基金的运营模式,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当这两者遇到一起,虽然不说是火星撞地球吧,至少也是当凡尔赛遇到紫禁城,当北京遇上西雅图。比如,我们最近在给一些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做进入中国市场的咨询过程中,就经常会遇到下面几个问题:外资机构想了解中国市场上有哪些比较好的基金中台服务
外资机构入华常见问题
总体来说,境内外基金的运营模式,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当这两者遇到一起,虽然不说是火星撞地球吧,至少也是当凡尔赛遇到紫禁城,当北京遇上西雅图。比如,我们最近在给一些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做进入中国市场的咨询过程中,就经常会遇到下面几个问题:
外资机构想了解中国市场上有哪些比较好的基金中台服务商
中台服务,在境外一般指Reconciliation、Corporate Action(公司行为)等服务。其中Reconciliation由于在境内没有对应的职能,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去翻译,但大致可以理解为在交易之后,由服务商代表基金管理人对于全量交易、资金、损益、持仓的变动和最终结果同主经纪商或者交易对手方进行核对的这么一种服务项目。公司行为则是服务商根据资讯商提供的公司行为日程,在权益登记日代表管理人与证券登记机构进行结算交收的服务类别。在中国,由于中登为全市场结算参与人提供了交易、资金与持仓的核对,以及公司行为权益登记的服务,因此,也就不需要市场上有专门的独立机构提供该项服务。
外资机构在寻找合作机构时,急于在一开始就绑定一家托管机构
境外的基金管理人习惯了从公司刚成立时,即与固定的托管人深度绑定,在之后发行的所有产品,均由该托管人进行托管。如果该托管人碰巧是个券商,同时提供经纪服务的话,通常会被称为Prime Broker(主经纪商)。管理人会把绝大部分账户的经纪和托管放在一家或者少数几家PB进行管理,即便是有交易品种不是该PB的优势品种的情况下,也往往会通过PB寻找下一级的经纪商,而非直接寻找替代的经纪商。在中国,托管和经纪往往是按照单只基金产品谈的,而且往往会同基金代销进行挂钩,业务逻辑与境外完全不同。
外资机构想了解有哪些业务和部门是可以外包的,哪些必须自建
境外基金,尤其是美国的基金,从行业成立之初便有着很明确的专业化分工的风格,换句话说,能外包的,绝不自建。除了常见的后台可以外包之外,风控也可以外包,交易支持可以外包,甚至投资都可以外包。然而在系统层面,我们接触过的几家公司均保持着很高的自建比例,对外采购的模块,也以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嵌在体系之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一家管理人在“把员工脑子中的知识转化为系统代码”的方向上有着百分之二百的坚持。与此作为对照,境内基金公司绝大多数以自建团队为主,当然其中既有监管要求的原因,也有外包服务行业自身服务能力的原因;在业务系统方面,则是以对外采购为主,且模块间的耦合程度相对而言较紧密,替换成本高。
境内外基金运营模式差异
当然,这些还都是比较大的公司业务架构设计层面的问题,如果涉及到具体的业务规则,那差异就更多的去了。本文将从团队架构、业务流程、系统架构、数据治理四个方面,为各位列示模式差异,并在之后给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但无论如何,并非试图通过这些方面的比对来证明孰优孰劣。相反的,任何的模式均自有其合理性,忽略了这些模式背后的市场基础设施,而去单纯的进行表层的比对是无意义的,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之后,才可以立足于当前的基础之上,找到适合于本土市场的best practice。
基金运营模式
团队架构
曾经对全球比较知名的投资银行做过前后台人员比例的统计,得到的结果是,境外的投行是一名前台人员有三名后台人员提供支持,而境内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平均一名后台人员为三名前台人员提供支持。
资产管理行业的情况也比较类似。在不考虑因为业务外包而导致的后台人员精简的情况下(即把外包机构从职能上视为管理人的一部分,或者是外部延伸),总体来说,境外基金公司的后台会显得更加庞大,部门设置更加细致。以一个标准的基金行政服务商为例,后台通常会分为运营、基金会计和投资者关系三个部门构成。
其中基金运营部承担着大部分的业务数据收集、处理、核对的职责,根据数据的类别不同,部门下可能会设有不同业务组,如交易处理、公司行为、交易结算、数据核对等等;运营部提供的服务被定义为中台服务,服务所产出的数据汇集于组合管理系统(而非各个业务所归属的后台系统),并向其他前后台业务系统提供实时或者半实时的数据服务。
基金会计部则是字面意义上的基金会计部,根据运营部提供的数据,以会计的形式进行记录,计算净值,编制报表;基金会计部的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部的产出的数据质量,加之境外托管人并不承担净值复核职责,因此基金会计部在拿到运营部的数据时,往往会要求运营部提供复核数据的工作底稿,作为数据质量管控的证据。
投资者关系部对应着境内的份额登记部,但由于基金法律形式的不同,导致了服务职责乃至部门的名称产生了差异——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公募基金采用公司制,份额登记的职能更多的由工商或者交易所来完成,那么公司内部的部门职责自然的转化为更偏投资者服务的方向。
业务流程
曾经对于境内资管机构的后台运营流程,尤其是估值核算流程进行过疏理,形成的结论是,境内的流程多以“单人长流程”的形式存在,即在流程设计时,按照账户/业务的生命周期设计流程节点,然后在流程分配时,从单个账户出发分配流程给到流程执行人,由该员工完成流程全部节点。这种流程设计方案有着诸多优点,比如责任归属明确、执行效率高,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上升,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风险暴露点滞后,以及对执行人专业度要求高。在境外机构的业务流程设计中,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自动化,另一个是流水线。如果把基金运营视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产出的过程的话,其实还是可以比较清晰的设计出符合流水线特征的业务流程的,至于自动化嘛,首先得要求全量数据必须经过系统完成。重点在于,在保证了全量数据的前提下,业务流程之间交互的节点必须加以适当的风控手段,保证数据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逻辑处理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样的流程,业务主导和风险主导,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内核。
当然了,这种业务流程的设计,由于节点过多,难以适应境内公募基金业务的特性,毕竟在T+0估值的要求下,运营人员很难在短短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如此众多的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核对。在时间要求不是那么紧急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复杂的流程实现较高的业务数据质量,也未尝不可成为一种尝试。
系统架构
先说一个笑话,为了说系统架构层面的差异,一位就职于外资基金公司的IT总监表示:在系统架构层面, 境内外是没有差异的。当然了,说了是笑话嘛,差异肯定还是有的,否则我大可以说,大家都是一米多高,一百来斤,所以大家都长得一样。想要了解差异,我们除了看架构图之外,还要看每个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境外系统普遍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组合管理系统(PMS),可以接收订单管理系统(OMS)发送过来的交易订单,接收外部各类资讯数据和公司行为信息,并基于此形成投资账簿(Investment Book of Record)。投资账簿的数据,首先是全量的,其次是半实时的,然后基于此,基金公司可以计算风控指标,回传绩效指标,运营工作的大头也落在PMS系统的数据清洗层面。在完成PMS系统的数据处理之后,日终的静态数据才会被发给后台进行会计核算相关的处理。可以说,从数据和业务的角度来看,PMS是一个数据交换和业务交互的核心节点,整体系统构架是以PMS为核心向外发散性的架构。
而国内基金公司的系统架构,更像是一个衔尾蛇。投资交易系统产生投资指令,同时完成风控;投资指令经过清算之后传给后台,后台日终处理完毕后将日末数据发送至前台系统作为第二天日初的状态。在这种模式下,风控指标更多的是基于前一估值日日终的数据进行计算,如果出现了靠近临界值的情况,就必须得加入人工判断,排除数据滞后性引起的失真。
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涵盖了数据架构、数据流程、数据职能、数据组织、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各个方面,各家公司也有各家公司的做法。这里想分享的是,在境外机构长期的摸索中,基本上在数据治理工作的起点达成了行业共同的做法,即主数据管理,。
所谓主数据,指的是对所有业务对象的属性进行描述的集和。细分的话,资产可以有主数据,记录了资产的代码、名称、发行人、行业、地域、收益特征等信息;基金产品可以有主数据,记录了基金的当事人、结构化、分类、费用、收益分配方式等信息;交易对手方可以有主数据,记录了对手方的名称、身份类别、信用等级等信息。主数据是非常基础的数据,就像数据大厦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稳了,才可以盖得起高楼。
目前国内还存在着在估值系统的会计分录里,用摘要的形式去记录一些主数据或者业务信息的做法。这些做法在目前监管数据报送要求越来越严,数据量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会越发的力不从心。所以真心希望主数据的管理能够在行业里得到普及,免去在业务后端大量初级数据清洗的工作,让从业人员从事更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的工作。
差异原因分析
市场基础设施
关于境内外基金运营模式差异的原因,始终未能找到一个非常确切的词汇去描述它,最终还是决定用“市场基础设施”这个词。在中国,就像其他所有的行业一样,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基础设施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从一开始即设立起了比较成熟的运作架构。在基金运营领域,中国的做法是设立全市场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比如TA业务接口规范、交易所和中登的数据接口规范),然后由中登向全市场提供统一的集中登记结算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公司只要采购了能处理接口规范的系统,建立符合通讯规范的信息通路,即可完成每日基础运营。
而在境外,不是每个市场都有一个机构为全市场提供统一的集中清算服务,数据接口规范也不会统一。很多基金公司必须求助于第三方来完成每日交易的清算工作,并且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接口团队,来对接不同的经纪商和服务商。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好像在中国,高速路已经被铺到家门口了,所以大家直接买辆小轿车就可以上路了;而在境外很多市场,高速路没到家门口,路网也没连成片,大家只能选择要么自己把家门口的路修好,接到高速路网,要么买辆重型皮卡才能上路。
精细化管理需求
在之前供职于海外基金行政服务商的时候,有一个概念FTB。FTB有两个解释,一个是FrontTo Back,指的是业务数据流向的方向,它代表的是一个流程设计理念:通过强化流程中的数据流向,扩大正向流程覆盖范围,从而实现流程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另外一个解释呢,则是Fund-Trader-Broker,即对于任何一笔交易,它是属于哪个Fund,是哪个Trader通过哪个Broker做的。所有的交易以及后续的持仓管理,都是基于三个标签进行,不同基金、交易员或者经纪商的交易不能混在一起。事实上,除了这三个标签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标签,比如策略。在这些标签都打好之后,后续做一些精细的数据分析,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境外有些市场的交易下单方式与我们国内不同。有些地方,基金管理人可以以管理人的名义进行下单,之后再进行交易分拆,拆到具体的基金和策略。而在国内,所有的交易在下单时,就已经精确到具体的基金了,因此在这个层面,我们的颗粒度是天然的高的。然而在业务规则之上的层面,比如具体的策略、交易员等等,我们的颗粒度还没做到很细致。五年前对于多策略的账户,按照不同策略分别估值核算、计算业绩指标的需求,到现在,还是会不时的从其他机构听到这个需求,但至今实现起来,依然困难重重。因为这需要我们做一些超出市场基础设施的事情。原先的基础设施水准太高了,大家形成了路径依赖,想再摆脱的话,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投入。而境外机构,由于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必须自力更生,反倒提高了对于系统、数据的把控程度,实现了比较精细颗粒度的数据管理。
市场惯例
市场惯例与其说是一个原因,不如说是一个结果。但在某些场景下,出于风险的考量,大家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时候惯例就成为原因了。
首先是业务外包的文化。如上文所说,在中国,业务外包的法律依据是在13年才有的,运营外包行业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五年,且主要针对的是私募业务,服务内容以估值核算和份额登记为主。对于公募业务,或者持牌金融机构的、参照公募监管要求的资管业务该如何外包,目前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事实上,据了解,有一些服务机构已经承接了一些公募子公司的业务外包了,服务范围也从TA和FA扩展到交易支持、账户管理、信息披露、监管报送,目前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就是业务流程设计的思路,是效率导向还是风险导向。目前我们的业务流程很大程度上是系统厂商定义的以效率导向为主的设计,数据中间处理过程或者是黑箱,或者是缺乏控制点(尤其是TA业务),大量的风险是在业务后端进行暴露和控制。今年年中一个新成立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运营讨论会,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对于日终的运营业务,最主要的工作量不是完成既定流程,而是纠正之前流程带下来的错误点。当前的业务流程,如果仅仅是对内依赖厂商、对外依赖外部核对方,那运营的价值的的确确不能完全得以体现。
展望
最近几年,数据治理是运营圈子一个比较火的概念,大家纷纷认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这背后应该还是体现了各家机构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追求。举个例子,一家券商资管,希望通过数据治理实现所有的业务指标可以量化,实现对员工业绩量化考核,拉开优秀员工和落后员工的收入差距,并且会拉到一个很惊人的程度。这个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在运营层面,把数据的颗粒度做到细化。另一个例子是一家保险资管,为了精确的核算同一产品下不同策略的业绩表现,自主开发了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并且在运营上也把业务重心放在数据中台的维护上面,基本上突破了行业内重心在后端的运营模式。
数据治理是运营模式转型、运营价值提升的可行路径。对比境外的运营模式,可以得出结论,抛开形式上的种种差异,真正的差异还是落在理念上:运营的作用,是止于消化业务压力,还是随着业务的进行,不断产生新的优质数据?在目前这个时点,可以看到的是,随着个性化核算需求逐渐增多,标准化账户和运营体系会不断受到冲击;后台会向前台延伸,直至打通;中台业务逐渐从后台剥离,更加贴近前台;随着投资标的逐渐丰富,对人员专业度要求逐渐提升,会形成细化分工管理。所有的这些变化,都会要求运营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审慎的态度做出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