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保险资金为中国经济做了哪些事
摘要 2019年12月16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核心清洁能源投资平台—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混改暨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正式落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作为领投本次交易的基石投资人投资90亿元,成为青海黄河水电的第二大股东,该投资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受托实施。青海黄河项目是2019年规模最大的央企混改
2019年12月16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核心清洁能源投资平台—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混改暨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正式落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作为领投本次交易的基石投资人投资90亿元,成为青海黄河水电的第二大股东,该投资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受托实施。
青海黄河项目是2019年规模最大的央企混改项目,这是国家电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策部署,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的重大实践。这是继2017年80亿元入股黄河水电基金、2018年80亿元入股中电核投资之后,中国人寿集团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第三次握手。这也是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点战略项目的一个缩影。
时间轴上的“赶超者”
有一种说法,150亿年前,宇宙只是一个质量和体积无限小的奇点,构成宇宙的粒子在爆炸前都挤在一起,它所具有的无限大的能量在大爆炸之后,诞生了宇宙,而这些粒子布满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保险业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也可以借此来打个比方。
数据显示,保险业年度保费首次达到万亿元是在2009年,后于2014年突破2万亿元,很快于2016年突破3万亿元。2018年,中国保险市场保费收入3.8万亿元,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从增速上看,除2018年行业总保费为3.9%的个位数增长外,近年其他年份都维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
银保监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业总资产20.12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96万亿元;保险资金除投资银行存款外,累计通过股票、债券、股权、债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15.55万亿元。
保险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对于险资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它意味着保险业跻身为银行、信托行业后又一个资产超过20万亿元的金融行业。由此,保险业成为继2016年信托规模超20万亿元后,另一个跨入20万亿元的金融子行业。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脚步中,保险业不像它的“兄弟”银行业那样熠熠夺目,也不似“小弟”信托业那样后生可畏。来自于券商中国的统计,国内保险业自1979年复业以来,发展在近年明显加快。从总资产看,突破上一个10万亿元的重要关口,耗时35年;其中,从1万亿元到10万亿元用了10年。如今,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仅用5年。
总资产的增长,是保险业行业实力增长和快速发展的一个数字体现,背后承载的是行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增强。如今,保险资金已经渗透在中国经济版图的各个角落。银保监会2019年12月20日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19年前11个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新进展。其中,1至1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7314亿元,特别是11月增长显著。大型银行制造业全部贷款、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余额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统计还显示,今年以来,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962万亿元,赔款和给付支持1.15万亿元,充分发挥了保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中长期建设资金的“提供者”
从国寿资产的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到“华泰-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150亿元支持国产大飞机的研发,从“平安养老-中集蓝鲸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50亿元建设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再到棚户区改造与保险资金支农支小融资业务试点……今天的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由北至南,从东到西,中国大地无处不见保险资金护航的身影。
2019年12月12日,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主办,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保险资金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与合作展望工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在致辞中指出,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保险资金参与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保险业服务大湾区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险业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广东银保监局将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支持保险机构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原则,在合规经营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领域,推动投融对接,促进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地实施,同时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无疑,保险资金投资大湾区建设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保险资金自身配置的内在需求。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大湾区的优质资源可以成为保险资金长期配置的优质标的;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自身需要从传统公开市场为主的投资逐步调整到以股权、债权等方式直接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帮助被投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价值实现更多收益,进而实现自身价值成长。据此前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保险在粤投资余额约9000亿元。在过去的两年间,累计3000亿元保险资金流入广东(包含深圳),参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直接投资,成为广东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助推器”。
险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9年一季度,人保集团在广东设立及投资的项目累计450亿元;平安寿险累计投资额近400亿元;平安产险的投资额达到300亿元。2017年,平安集团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了规模1500亿元的“广东平安发展基金”,用于投资大湾区内包括高快速铁路、城际铁路、机场等在内的大型基础设施。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末,保险资金通过企业债券、股票、股权、债权投资计划等,直接投资制造业金额达2.83万亿元。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265只,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91万亿元。其中,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6149.81亿元,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2549.22亿元,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569.02亿元。目前,保险资金参与市场化债转股落地总金额超过700亿元,标的企业涉及煤炭、能源、船舶制造、电力等行业。在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方面,截至2019年9月末,保险机构共投资41个养老社区项目,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金额847.5亿元,设计床位数5.67万个。
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银行体系、汇率市场一样,是经济的血脉、是资源配置的中枢。从保险资金自身属性来看,作为一级市场的发行参与者和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其长期、稳健的特性,既能增加资本市场资金的供给,又能削减投机者给市场带来大幅度波动的风险。保险资金可通过新股配售、战略增发、场内交易等方式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账面余额14.94亿元,投资股票规模1.81万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3.31%,是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与此同时,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并在产品投资范围和权益类资产比例上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目前,专项产品已注册规模达1360亿元。
保险资金在投资方式上也将坚守多元化和分散化理念。目前险资已涉足金融、消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技术、新能源、基础设施、不动产等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并积极参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等不同市场板块,发挥其支持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创新和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有很大作用。而保险业正在举行业之力,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更高的标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全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