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性化差异化非银金融机构发展之路

来源:金融时报 2020-01-07 08:52:04

摘要
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银行业保险业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意见》提出,“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业内认为,在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特色发

  1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银行业保险业下一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意见》提出,“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业内认为,在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关键。

  五次提及信托

  三大本源业务受关注

  《意见》要求,坚持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作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信托业也不例外。

  2019年,中国信托业在艰难转型中强调回归本源。虽然信托资产总规模不断下降,但信托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减。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剔除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规模,全行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信托资的资金产余额为13.25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60.24%,较2017年年末提高6.94个百分点。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意见》多次提及信托,分别涉及回归本源、业务创新与防控风险等方面。对未来发展的指向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培育特色业务,三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坚守合规底线。

  《意见》提出,到2025年,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金融租赁市场和不良资产市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信托公司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积极发展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精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逐步清理压缩不合规的表外理财非标资产投资、表内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同业理财等业务规模,严控银信类通道业务。

  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这三大业务板块受到《意见》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监管部门近年来一直酝酿完善信托业务分类体系,此前《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曾按照信托活动形式、法规适用范围、具体业务属性将信托业务划分为三大板块,即资金信托、服务信托、公益信托。”

  邢成认为,服务信托将成为支撑新时代信托业务转型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业务类型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包括证券投资运营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家族信托三大类业务模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支持银行、信托等开发养老型储蓄和理财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信托公司可在养老产业链的细分领域进行更多挖掘,开发如企业年金信托业务、个人养老金信托以及个人财产传承及遗嘱信托等在内的养老信托产品与服务。

  丰富金融供给

  突出非银金融差异化特色

  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定位?《意见》的指向十分明确,即“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

  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何在?除了上述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意见》强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合理拓展与企业结构调整相关的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金融租赁公司“拓展租赁物的广度和深度,优化金融租赁服务”。

  对于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意见》提出六大领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绿色金融、社会民生领域以及增强科技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这六大领域是未来非银行金融机构需着重关注的方向,建议从加大创新、优化结构、丰富供给三方面入手。比如,在优化“三农”金融产品供给方面,创新“三农”小额贷款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积极支持农业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发展;完善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和加工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等。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方面,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金融科技在客户信用评价、授信准入、风险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在“三农”领域,完善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和加工设备融资租赁服务等。

  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非银金融重点领域防控

  《意见》第四部分为“精准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保险体系各类风险”,其中提及“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包括“逐步清理压缩不合规的表外理财非标资产投资、表内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同业理财等业务规模,严控银信类通道业务”。

  据了解,银信类通道业务一直是当前以及未来严控的重点。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信托资产规模降至21.99万亿元,比2017年年末最高点减少4.04万亿元,压降25.84%。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专职副会长漆艰明介绍,压降的主要是通道类业务,行业交叉嵌套、资金空转现象等通道乱象得到整治,信托业在减少通道业务中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房产地市场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也是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和防控的领域。另外,非银行金融机构要筑牢“防火墙”,进一步严防并打击一些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非法金融活动,防止其风险向银行保险机构传染渗透。

  邢成认为,2019年部分信托公司盲目从众,一哄而上开展消费信托业务,部分金融科技平台缺乏相应的放贷资质,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衍生了一系列潜在风险。在严监管背景下,消费信托业务逐步规范,预计2020年消费信托业务规模将有所下降。同时,信托公司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业务创新时,也应注意有效防控风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