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价值凸显 消费金融迎来新变化

来源:金融时报 2020-01-20 16:30:08

摘要
春节将至。每到春节,年货消费、文娱消费、旅游消费等需求旺盛,红红火火的消费市场让春节假期里的年味儿更浓,也带动了各类消费金融产品的走俏。岁末年初之际,回顾消费金融市场过去一年的变化,有亮点,有成绩,也有挑战与问题。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消费金融公司在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推动发展转

春节将至。每到春节,年货消费、文娱消费、旅游消费等需求旺盛,红红火火的消费市场让春节假期里的年味儿更浓,也带动了各类消费金融产品的走俏。

岁末年初之际,回顾消费金融市场过去一年的变化,有亮点,有成绩,也有挑战与问题。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消费金融公司在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推动发展转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

积极入局消费金融

2019年是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落地的第十年。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发展到24家,注册资本346亿元,资产规模4938亿元,贷款余额4604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亿人次。

消费金融行业的高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重量级市场参与者,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在24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中信消费金融是2019年新开业的一家公司,也是首个信托系的消费金融公司,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中信信托、金蝶软件共同出资。

除了直接参与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互联网巨头百度和新浪去年也分别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度小满和微梦创科网络科技,入股了哈银消费金融和包银消费金融,分别成为两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此外,金融科技公司与投资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去年9月,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华平投资入股了中原消费金融;玖富数科通过其全资科技子公司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股了湖北消费金融,二者都分别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随后,玖富在2019年12月还与泰国的金融公司“G Capital”在海外合作成立了消费金融合资公司。

除了已开业的24家公司外,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有望进一步实现扩容。云南富银消费金融、冀银消费金融、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分别于2015年、2016年、2017年拿到相关牌照,但尚未开业,重庆小米消费金融目前正在等候监管部门的牌照批复。

经营发展分化明显

事实上,从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对外披露的经营业绩看,头部机构凭借自身资源优势迅速壮大,处在尾端的公司经营压力陡增,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经营业绩与发展方向的分化在2019年也更加凸显。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19)》课题组分析认为,由于各家公司自身及股东的资源禀赋不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同,发展方向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一是发展策略出现分化,部分公司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不再追求规模的盲目扩张,而是以控制风险和提升收益能力为主要目标;部分公司依然坚持规模优先,继续大力拓展客户和提升投放,实行以规模扩张带动盈利增长,并力争形成竞争优势甚至壁垒的策略。二是发展路径出现分化,部分公司坚持以线上获客为主要发展途径,部分公司则以发展线下业务为主,也有机构兼顾线上和线下的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机构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融资渠道的影响。融资多元化加速了消费金融公司中主要参与者的资产流转,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因为客群广泛、业绩卓越等因素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形成了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另一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因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出现困难而面临较大的资金来源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融资能力的不断增强,为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将进一步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020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一开年,由光大银行发起设立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消费金融”)就收到了银保监会的筹建批复。据悉,光大银行出资6亿元,股权比例为60%,中青旅与王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2亿元。目前,北京市已有在业的北银消费金融和中信消费金融两家公司,若阳光消费金融顺利开业,将打破一省市最多两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局面。

随着金融整治的不断深入,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牌照价值进一步凸显。在监管重拳出手,清理P2P等网贷机构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持牌金融机构规范化运营的程度。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规范经营,发展空间逐步得到释放,竞争优势也在进一步显现。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机构主要分为银行系和互联网两大类主体。银行系包括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则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和第三方网贷平台。这四类消费金融主体,既有行业内竞争的关系,又相互有业务往来和合作;既有各自优势的特色经营,又都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整个消费金融领域的参与主体可能会从相互竞争逐渐向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多方面的需求互补,形成一个更加融合和完整的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最终达到消费金融机构、消费者及消费市场的共赢局面。

展望2020年行业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既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以及金融牌照优势日益显现等方面的有利机遇,也面临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资本实力、融资渠道、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只有通过场景与金融深度渗透、线上与线下紧密融合、风控与获客全面强化、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才能应对未来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

关键字: